立枯型
自幼苗开始到花盘形成前都能发生。幼苗期发病主要在茎基部,绕茎形成水浸状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干燥后病部收缩变细,茎内形成黑色菌核,植株呈立枯状枯死。成株期发病也以茎基部为主,呈现出淡褐色的湿润状病斑,逐渐扩大到整个植株的茎部,后期病斑干枯呈灰白色,边缘呈褐色,表皮破裂,由于茎内输导组织遭受破坏,影响养分的运输,叶片开始由下向上逐渐变黄、枯萎而脱落,最后造成整个植株枯死。
烂盘型
这种病症在谢花期以后最重,当花盘受害时,在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花托呈褐色且软化。遇多雨天气,病斑迅速扩大,可穿透花盘,由背面转向正面,长出一种白色菌丝,造成花盘腐烂,使籽粒不能成熟,严重时可造成籽仁腐烂或籽粒自行脱落。
1.发病原因
主要由菌核萌发侵染引起。病菌以菌核状态在土壤、病残组织及种子中越冬,在土壤中可生活2~5年。其侵染方式有二:一是菌核萌发后产生菌丝,当它与寄主相接触后即直接侵入,苗期和成株期发病即为这种侵染方式;二是菌核可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经过风雨或昆虫传播到寄主作物上,子囊孢子发芽后即侵入寄主内,向日葵烂盘就是子囊孢子侵染后引起的。当气温在20℃、相对湿度达80%时,最适于菌核的萌发,也是花盘发病最严重的时期。尤其是在多雨之年,在一些低洼排水不畅、通风透光不良和连年重茬或迎茬的地块上发病率最高。7~8月份如果遇到多雨低温时,发病率较高。
2.病源及流行规律
病原菌是核盘菌科核盘菌属菌核病菌,黑色。病害发生在茎部的菌核形成少,花盘发病时菌核较多。菌核在-40℃或湿热55℃时经10分钟仍有生活力,水淹状态下仅30天即腐烂死亡。条件适宜时菌核开始萌发,可直接形成菌丝侵染寄主,也可形成子囊盘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到寄主表面后,发芽成菌丝侵染,致使向日葵发病。病原以菌核形式在土壤种子中越冬,菌核病严重地块种子带菌率为10%以上,果皮、种皮、子叶和胚均可带菌。播种后可造成幼苗死亡或幼苗根部及根茎部发病。土壤中的菌核大多分布在0~10厘米的土层中,菌核萌发的菌丝直接可从伤口侵入向日葵的根或根茎部位而发病。土壤表层的菌核都可产生子囊盘并释放子囊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到茎叶或花盘,可直接或从伤口侵入。病原菌在侵染过程中分泌草酸和酶类,促使寄主组织腐烂分解,出现病害症状。
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 2.药剂防治
①用40%纹枯利800~1000倍液,在向日葵现蕾前或在盛花期,喷洒植物的下部和花盘背面1~2次。
②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向日葵现蕾前或在盛花期喷洒1~2次。
③用50%速克灵500~1000倍液,在苗期或开花期喷洒,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④当气温达18~20℃、0~5厘米深表土含水量在11%以上、子囊盘开始出土时,是地面撒药的最佳时期,每公顷可用70%五氯硝基苯30~45千克,加湿润的细土150~225千克,掺拌均匀后撒在田间,可抑制菌核的萌发和杀死刚萌发的幼嫩芽管,抑菌率可达91.3%,防治效果达78.5%以上。
3.滴灌防治
①利用滴灌控制水量。利用膜下滴灌调节供水量,避免了低洼积水现象,控制田间湿度,从而降低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
②利用滴灌进行随水施肥。膜下滴灌提高了作物抗病的能力,亦可做到适时适量,可省肥20%左右。膜下滴灌节水50%,减少深层渗漏,能较好地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滴灌随水施肥、施药,既节约了化肥和农药,又减少了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二、向日葵列当病
向日葵列当又称毒根草、兔子拐棍,是1年生草本植物,属双子叶植物,列当科。茎单生,直立,肉质,有纵棱,淡黄色至紫褐色,地下部分为黄白色,高度不等,一般为20厘米,最高达50厘米左右。叶退化成鳞片状,小而无柄,无叶绿素,螺旋状排列于茎秆上。无真正的根,有短须状的吸根伸入寄主根内夺取营养。花序排列成紧密的穗状,花小,为两性花,每株有花20~70朵,最多达两百余朵,花蓝紫色,也有米黄、粉红、褐色等,长10~20厘米;花冠合瓣,呈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呈曲膝状;花萼5裂,苞叶狭长披针形;雄蕊4枚,2长2短,长的位于短的之间,着生在花冠内壁,花丝基部黄色,其余部分白色;花药2室,黄色,有白色细长的绒毛。雌蕊1枚,柱头膨大呈头状,2裂,也有3裂,花柱弯,子房上位,由4个心皮合成一室,也有多到8个心皮合一室的,侧膜胎座,胚株多数。朔果常2纵裂,内含大量深褐色极小的种子。种子大小差异很大,一般长度为0.2~0.5毫米,宽度0.2~0.3毫米,种子不规则形,有纵横网纹,重量极轻,千粒重仅1.22~4.17毫克。
向日葵列当的鉴定
1、室内人工接种鉴定向日葵列当的防治
1、不同的向日葵品种对列当的寄生程度明显不同,所以选用经过鉴定在当地对列当具有抗性的品种是防除列当的经济有效措施。 常见虫害防治
1、草地螟:
防治方法:
⑴每公顷农田用2.50%溴氰菊酯乳油200-375毫升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450毫升,加水450-600千克稀释后喷雾;
⑵用2.50%敌百虫粉或0.04%除虫精粉喷撒幼苗,每公顷用药20-25千克;
⑶用50%辛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500-1000倍液喷雾。
2、向日葵潜叶蝇:
防治方法:
⑴用2.50%敌百虫粉或2%杀螟松粉喷撒;
⑵用90%敌百虫乳剂1000倍液喷雾。
3、黑绒金龟虫甲:
防治方法:
⑴用2%杀螟松或2%百治屠粉剂喷撒,每公顷用药15-23千克;
⑵用35%或50%甲基硫环磷乳油500-800倍液喷雾;
⑶把榆树带叶的枝条剪成60厘米长,浸在40%久效磷或50%甲胺磷50倍液中10小时,在下午2时后插到向日葵地里,每公顷插200-300枝即可。
4、蒙古灰象虫甲:
防治方法:
⑴用1.50%甲基1605粉剂,每公顷用药15-23千克,对细潮土230-300千克制成毒土,混合均匀后撒在幼苗的周围;
⑵用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喷雾。
5、网目沙潜:
防治方法:
⑴用1.50%甲基1605或0.04%除虫精粉防治,每公顷用药30千克;
⑵用50%甲胺磷乳油500-1000倍液喷雾。
6、黄腹灯蛾:
防治方法:
⑴喷撒2.50%敌百虫粉或5%西维因粉,每公顷用药30千克;
⑵用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公顷用药液300-400千克。
问题防护
有些向日葵品种在叶腋间长出分枝,也叫分杈。多出现在现蕾至开花阶段。徒耗养分,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据观察,打杈3次的增产46.6%,打杈4次的增产56%。此阶段至少要打杈3次以上。打杈要“打早打小”,嫩小杈一抹就掉,省力又不伤茎叶。至于有些地方有打叶的习惯,要千万注意中、上部叶片坚决不能打,据试验,打掉中、上部5-10片叶的,一般要减产20%-25%。至于生育后期的下部老叶,为了便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可打掉少部分。
不良症状
(1)向日葵缺氮: 苗期生长不快,植株纤细瘦弱,叶片小且薄,呈黄绿色或浅绿色;生育中期缺氮,下部叶片早期变黄,花盘小,营养器官生长明显变差,造成植株早衰;
(2)向日葵缺磷: 植株和花发育不良;
(3)向日葵缺钾: 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黄,叶上现褐色的斑点,这些斑点最后干枯成薄片破碎脱落,含油量下降;
(4)向日葵缺钙:在形成花前后均出现茎弯曲现象;
(5)向日葵缺硫:叶和花序色淡,节间较短,植株矮小;
(6)向日葵缺镁:脉间失绿;
(7)向日葵缺锰: 叶片呈网状失绿;
(8)向日葵缺硼: 子叶张开后生长点受损或死亡或腋芽萌发形成植株,生育不正常,植株矮小,茎秆具褐钩纵带状痕。花盘形成后,支撑花盘的茎失去跟着太阳转的能力,有的总低垂着头,有的头总朝天,下部老叶肥厚,暗绿色,上部叶小且卷曲,叶肉失绿,叶脉突出;
(9)向日葵缺锌: 生长受阻,上位叶黄化坏死;
(10)向日葵缺铁: 上位叶片全变黄,叶脉仍为绿色;
(11)向日葵缺铜: 上位叶与花冠畸形。
相关知识
鲜花养护:向日葵的病害防治以及注意事项
向日葵病害篇之菌核病如何防治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
向日葵有哪些病虫害,应如何防治
向日葵锈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向日葵的技术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浅谈向日葵锈病流行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向日葵锈病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
真菌性病害有哪些?真菌性病害如何防治?用什么药剂好防治?
真菌病害如何有效防治?
网址: 向日葵病害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5647.html
上一篇: 藏红花病害防治 |
下一篇: 榆树病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