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黄冈市林业局提供
闻花识城,寻树知根。“市树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它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
2021年6月,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作出《黄冈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市树市花的决定》,决定批准榉树、银杏为黄冈市市树,梅花、映山红为黄冈市市花。
《决定》作出后,各地纷纷响应,迅速行动,广泛动员,将市树市花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中,贯彻落实到推进国土绿化、义务植树、村庄绿化、省级森林城市创建等具体工作中,开展了大规模的栽植以及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双市树、双市花深入人心。
据统计,《决定》出台以来,全市已累计栽植榉树2.1万多棵、银杏7.1万多棵、梅花3.6万多棵、映山红54.5万多株。全市市树市花古树名木1260株,其中银杏古树占比93.81%,榉树古树占比5.87%。市花市树焕发出特有的魅力,与城市风光交相辉映,为多姿多彩的黄冈增添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制定发展规划,高位推进绘就绿美图
“将榉树、银杏推荐为市树,梅花、映山红推荐为市花,符合黄冈自然生态特点和地域人文特色,会议决定,黄冈市的市树为榉树、银杏,市花为梅花、映山红。”
2021年6月24日,黄冈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批准黄冈市市树市花的决定》,黄冈再添一张生动鲜活的特色名片。
将市树定为榉树、银杏,市花定为梅花、映山红,理由何在?
“以乡土树种、花卉为主,具有鲜明的黄冈特色,体现东坡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内涵,符合广大市民群众追求吉祥祥瑞的意愿,助推黄冈城市绿化提档升级。”市林业局局长骆明正解释,市树市花推荐坚持这一原则作出决定。榉树广泛分布于我市,是集观赏、生态、经济、文化价值于一身的乡土树种,大别山区种植榉树称“种榉”,有“中举”的美好寓意。银杏树种植历史悠久,古树名木数量众多,是老区人民的致富树。黄梅“晋梅”为“中国五大古梅”之一,距今近1700年历史,东坡寓黄有多首咏梅诗,梅花的独特品格更是老区人民不屈不挠革命精神的生动写照。我市映山红资源丰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花开鲜红灿烂,体现和象征着黄冈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
“市树市花同时也是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宜居黄冈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我市知名度、美誉度,促进我市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骆明正说。
绘制城市建设绿美图,提升市树市花发展水平,我市高度重视,高位推进,齐心协力——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先后4次深入黄州区、英山县、黄梅县、武穴市等地开展调研,了解基层工作推进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工作措施,统筹推进市树市花推进工作。
市政府召开《全市推进国土绿化暨贯彻落实<批准黄冈市市树市花的决定>》专题会议,部署安排市树市花工作。
在义务植树活动中,全市掀起市树市花种植高潮,市城管执法委、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在城市园林绿化和交通道路绿化中结合工作实际,大力推广和种植市树市花。
市绿化办积极引导各地制定市树市花发展规划,目前,各县市区均已完成《市树市花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发展规划要求,在城市建设中提高市树市花应用比例,在推进国土绿化、义务植树、乡村绿化等工作中,将市树市花作为首选品种,加大栽植力度。通过加大市树市花苗圃基地建设,办好市树市花示范项目,打造市树市花景观,筑牢大规模推广的基础。
近三年,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以榉树为行道树的道路32条,总长度达75公里;建成以银杏为行道树的道路84条,道路总长度达356公里;映山红栽植面积达3400多亩;梅花栽植面积达830多亩;建成市树市花苗圃基地47个,面积达8400多亩。
培植景观特色,因地制宜展现地域魅力
黄冈无地不见绿,城市无处不飞花。点缀于城市街头、公园、商圈等周边的绿色草坪、花坛花箱,以及各种林木高低分布错落有致,组成一条条林荫大道,共同演绎黄冈城市四季美景。而市树市花是当之无愧的“明星”。
立春刚过,遗爱湖公园的梅花竞相开放,层层叠叠的花朵奏响春天的序曲,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打卡拍照。梅花是遗爱湖公园重要的景观植物之一,全园共种植梅花5000余株,大部分集中于红梅傲雪景区,共有腊梅、宫粉梅、朱砂梅、绿萼梅等18个品种。梅花盛开时期,日均人流量最高可达3万人。
每年秋季,黄州城区的明珠大道、赤壁大道、黄冈大道、宝塔大道等主干道,银杏树叶如金色的蝴蝶翩翩起舞,将城市描画得诗情画意。麻城4.4公里的五脑山旅游示范公路、京广大道、乘马岗红色公园等各县市主次干道、乡村道路,一树树的杏黄如一帧帧富有生机的油画。
榉树一条街的打造是市城管执法委2022年“大力抓场景”的重点工作之一。白潭湖大道种植榉树1953株;黄州区望湖路种植榉树173棵;苏林路种植榉树276棵;路口镇路太公路栽植的榉树,全长十多公里,春天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秋天满树褐红、极为惊艳。
映山红是黄冈名花,麻城龟峰山古杜鹃群落总面积达10余万亩,是全国目前所见的最大映山红生态古群落;英山天马寨原生态五彩杜鹃日渐成为热门旅游景点;城市绿地和公园建设中也大量采用映山红,部分县市区的主要交通干道护栏也挂上了映山红盆栽。
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打造精品亮点,形成地方特色。力争到2025年,建成一批以市树市花为主题的城市公园、文化广场、公共休闲绿地。建设以市树为行道树的道路200条以上,栽植市树10万株以上。各县市区每年新栽植以市树为行道树的道路不少于3条,总长度不少于2公里,市花栽植面积不少于50亩。
在国土绿化中,将其作为栽植或配植的主要品种,每个县(市、区)打造一个以上市树市花主题公园和二处以上以主干道为主线、包含重要节点的城市街道市树市花绿化风景线,进一步彰显市树市花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特色。
在城市重要山体、城区重要出入口通道、城镇乡村等绿化节点广泛推广,打造一系列以市树市花为主的最美山体、最美通道、最美城镇绿化景观,进一步彰显城乡绿化区域特色。
在学校、医院、企业、单位庭院、社区推广种植,打造一批具有市树市花绿化特色的机关、学校、单位和社区。
依托林业工程项目,建设一批以市树市花为主的特色景观林、珍贵树种用材林和以市树市花为主的产业花卉林,逐步形成以市树市花为特色的森林景观。
科学推进种植的同时,我市还要求结合现有种苗生产基地,积极引导鼓励种苗苗圃业主扩大生产销售;鼓励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市树市花栽培管理及应用技术研发、推广,培育市树市花优良品种,不断提高市树市花推广栽培成效。
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品牌发展产业
挖掘文化内涵,赋予市树市花灵魂。
我市不仅注重市花市树在主要交通干道、城市公园以及文化广场、名胜古迹等公共绿地的景观应用,使其融合到园林绿化美化建设之中,从而凸显品牌独特的地域景观魅力,还注重结合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深度挖掘、充分赋予市花市树应有的文化特色与深刻内涵,进一步展现黄冈的地域文化和城市特质。
一朵花,火了一座城。麻城市有100多万亩杜鹃林,仅龟峰山上就有10万亩连片成林的古杜鹃群落。每年春夏之交,杜鹃花次第开放,漫山红遍,蔚为壮观。麻城的杜鹃文化旅游节,叫响了“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旅游品牌。麻城先后荣膺中国县域旅游之星、中国映山红第一城、湖北旅游强市等称号。
黄梅县梅苑景区深挖蔡山“晋梅文化”,以梅花品种齐全、颜色多样、集中连片而闻名,现种植各种梅树2万余株,将打梅花牌、唱梅花戏、喝梅花茶融入文旅产业发展,每年春节梅花盛开季节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带动周边村庄脱贫户就业100余人。目前,蔡山镇已制定梅树种植五年行动方案,计划投资1.1亿元,栽植梅花,筹建梅花品种博物馆等,做足梅文章,开发“梅花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蕲春县围绕“药旅联动”战略,把银杏产业发展融入到全县大健康产业发展格局中,在银杏果、银杏叶、银杏药材等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银杏药膳食疗、观光旅游、养生休闲等业态,延伸产业链条,让银杏产业成为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已建成银杏基地21个,面积达3000余亩。
一棵古树,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与一种文化的记录,是一部生态史、文化史。罗田县致力于古树名木保护,建成全省唯一一家古树名木展馆,深度挖掘其文化,赋予昔日的故事传说新的时代内涵,让生态文化活起来美起来。为了保护雷店镇曹家店村一株树龄610年的榉树,英山县在实施“过石公路”改造时,拆除建筑为古树保留生长空间,通过砌石岸、土壤改良、植草皮、缓流浇水灌溉等措施改善生长环境,目前古树枝繁叶茂。
“演绎市花市树的历史渊源,弘扬市花市树的品格象征,展现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审美需求,激发市民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骆明正表示,市树市花作为黄冈文化符号之一,将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市树市花发展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方能见效。(记者 熊庆萍 通讯员 刘利南 黄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刘钰
相关知识
闻花识城 寻树知根——我市全力推进市树市花发展厚植城市生态底色
植出一片绿 扮靓一座城——衡水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综述
金坛茅山厚植绿色基底 擦亮生态底色
数载“点绿成金” 今朝“生态富民”
市树市花
邢台市大力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打造高品质生态环境——为做大做强做热中心城区注入绿美底色
漳州持续推进绿化花化彩化建设 提升城市生态美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防城港:厚植生态优势 推动绿色发展
做实城市绿化 擦亮生态底色
成都城市道路增花添绿 未来道路景观四季有花
网址: 闻花识城 寻树知根——我市全力推进市树市花发展厚植城市生态底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619.html
上一篇: 长留春城绿昆明蓝四季花 |
下一篇: 广州花城打造美丽生态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