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道鲜花创意庭”销售品种丰富的花卉。
宁夏宏茂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打理花卉。
花卉能带来什么?对消费者而言,是一时间的好心情;对花农而言,是一份收入;对一个地区而言,是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在精神需求倍增的今天,花卉承载着超乎以往的功能,也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经济动能。
从“礼物”到“生活”
近年来,随着市民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升,日常买一束或一盆花点缀生活,让花卉变身家居“软装”,成了越来越多人的消费习惯。
杨云琴在兴庆区文化西路开了家“花之道鲜花创意庭”,虽然只有十几平方米,但生意很好,有时都忙不过来,“以前除了逢年过节过生日,很少有人买花,觉得买花很奢侈。而现在买花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消费,品种多,价格也合适。一些老顾客有时候在附近买菜就顺带着过来买上一束,家中一年四季鲜花不断,他们都说过去鲜花是礼物,现在鲜花是生活。”杨云琴说,店里上了新品种,她会在朋友圈里广而告知,不少顾客会一次性订上好几种。
在宁苗花卉市场,花商们为顾客介绍花卉的声音与胶带打包的声音交叠,随着人流不断增加,市场也在喧哗热闹之中蒸腾出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只见各色各样的花卉盆栽占据许多摊位的“C位”,吸引市民驻足观赏购买。
王梦玲经营的“令仙花卉”在市场上有3个摊位,与花卉打交道20多年,她发现随着“浪漫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优质花卉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对花型、花香、花色的需求更加具体,“新奇特”的产品更加受欢迎。于是,她进购龙须盆栽、蓝花楹等本地少见品种,“以前大家就喜欢茂盛的、颜色鲜艳的花卉,现在造型独特的深受欢迎,像龙须盆栽销售价格在几百元甚至上千元,适合摆在公司,放在家里也赏心悦目。”
市民石卿和母亲是市场的常客,家中的花都在这里买,“你问我为什么买花?单纯为了愉悦吧。”她笑着对记者说。在“悦己经济”和消费升级的驱动下,花卉消费正在撑起一个庞大市场。
唤醒花田里的富民梦
美丽的花卉一头连接着城市消费者,另一头则连接着广袤花田。繁荣发展的鲜花消费也引得越来越多的花农加大投入、寻求新的利润点。
在兴庆区鲜花港花卉小镇温室大棚里,各式各样的多肉植物错落有致地摆放,时不时传出一阵阵讲解声,花农夏瑛正通过直播平台向全国的粉丝们推荐着基地的多肉产品。
夏瑛告诉记者,最初夫妻俩只是把种植多肉当作一种爱好,后来发现喜欢养多肉的人越来越多。2015年,她前往昆明进行学习交流,决定发展多肉产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可如何销售让夫妻二人犯了难,看着大棚里几万株多肉没有销路,夏瑛想到了网络直播,在兴庆区妇联的帮扶下,直播间顺利开播。就这样,夫妻俩种植的多肉通过网络直播卖到了昆明、江苏、山东等地,销量也与日俱增,年销售额达七八十万元。“每天都会不定时直播1场至3场,直播结束后第一时间就要对货、发货,一场直播收入在1000元左右,回购率也是比较高的。”夏瑛说。
通过多肉植物获取收益的不仅是夏瑛,近年来,兴庆区通过帮扶妇女掌握花卉新品种种植技术,创造就业岗位60个。大新镇新渠稍村村民严菊香是出了名的能干,最初以养牛为生,听说种植花卉能挣钱,她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果断卖了牛,建设大棚改种花卉,村上也找来专家教授技术。她把心思全放在花卉上,种出来的鲜花品质好,总能一售而空,也逐渐有了固定的客户。
看着严菊香的生意越来越好,周围村民纷纷种起花来,因为缺乏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收益并不理想,严菊香便决定帮村民代管大棚,提供种植销售一体化服务,帮助大家增收。随后,她成立专业合作社,又招收村民到大棚打工。如今,严菊香自己种了十几栋棚,又帮村民代管几十栋棚,带动就业五六十人,她种植的百合、康乃馨、菊花已经销售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每天生活在花海中,闻着花香还能挣到钱,心里也是美美的。”她说。
让鲜花产业长久“怒放”
如何让“花经济”常开常新、常开常艳?这就要勇于破题,主动求变,以产业作支撑,逐步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多元化新业态。
走进兴庆区各乡镇的种植大棚,花农正忙碌于鳞次栉比的花卉之中,采摘、打药、剪枝、施肥,一片姹紫嫣红的景象,作为辖区主导产业,兴庆区连续3年举办花卉产业发展大会,促进花卉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宁夏宏茂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携手众多花卉企业,充分挖掘“花经济”潜力,共同打造集种、销、游、购于一体的花卉小镇,通过设置盆花区、鲜花区、多肉区、休闲娱乐区、餐饮区、花艺体验馆,开发研学游、亲子游、科普游,建设集花卉观光体验、花卉展示展览、产品销售、科普教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平台,让“赏花+”产业吸引大批“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宁夏丰植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培育出的蝴蝶兰、君子兰等花卉具有色彩艳丽、花期长、品质高的特点,受到广州、北京、上海、福建等地及宁夏周边地区花卉商的认可,企业还将农业和休闲旅游结合在一起,每天来园观赏的游客络绎不绝,年接待量达5万人次。接下来,园区会充分发挥生态功能、旅游功能、教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让游客体验农耕和丰收的喜悦、采摘和垂钓的乐趣,在参观游览中让身心得到放松。
利思·田园蜜语农业产业园开发生态农业、农耕体验、餐饮服务、田园居住等“一站式”农旅服务,又引进企业打造润丰宿集,一到周末节假日园区格外热闹,周边的游客自驾来打卡,白天露营烧烤、采摘鲜果、游园赏花,夜晚观星休憩,给心灵放个假,使“到此一游”变成休闲游、度假游、魅力游。
花卉,可以成为一张城市名片,带动城市更新、产业升级,让“颜值”与“产值”齐升。如今,各县(市)区、各企业在“花经济”中破圈而出,成为八方来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肖梦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