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额尔古纳:让生态、美丽、宜居成为城市发展关键词

额尔古纳:让生态、美丽、宜居成为城市发展关键词

被湿地包围的城市一角

金秋时节,额尔古纳湿地景区内层林尽染,色彩斑斓。站在湿地景区山顶的观景平台,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拾阶而上的木质栈道两侧,格桑花争相绽放,透过花海,美丽的额尔古纳小城尽收眼底。

“一座城市能被森林、草原和湿地浸润包围其中,真的是难能可贵。每天早上我都步行到湿地上来晨练,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特别好。”正在湿地晨练的市民王波自豪地对笔者说。

额尔古纳市位于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与俄罗斯隔河相望。是内蒙古纬度最高的城市,也是中国最北的边境城市。凭借着有效的生态保护、宜居的生态环境、蓬勃的生态产业、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额尔古纳获得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该市先后获得“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最中国生态城市”“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 “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中国北疆生态旅游目的地” 等称号,并被列入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建设试点。

手握这么多的旅游资源,创下这么多的荣誉称号,自然离不开对城市的科学规划和发展定位的谋篇布局。

街头游园

持续不断 做绿色“加法”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额尔古纳在城市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打底,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把好山好水融入城市,形成处处可见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和谐相融景象。

今年以来,额尔古纳市坚持还地于民、还景于民,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景观绿地。见缝插针增建3处“口袋”公园,改造了3个街头游园,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游园舒适度和满意度,使城市融入自然,让“推窗见绿、出门游园”成为市民美好生活的现实场景。

“这些‘口袋公园’,都是利用城市‘边角余料地块’和‘巴掌地块’打造。面积最大的三万余平方米,最小的仅三千平方米。里面进行了园林绿化,安放了休闲座椅、健身器材等设施,可以满足市民出门见绿地、休闲游玩的生活需求,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额尔古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陈刚说。

从城市南入口进入额尔古纳市,迎面正在建设的是一处以蒙元文化建筑元素为主的民族团结口袋公园。公园内新栽种的树苗、绿篱、花卉为城市增添了新绿,各种雕塑、休闲娱乐和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设备也正在加紧安装中。

“我们每天都在关注着公园的建设进展,等投入使用后我就能带着家人来遛弯了。”家住盛达小区的吕炎告诉笔者,他家小区就在附近,这个“口袋”公园建成后他就不用每天开车带着孩子跑到市中心去散步了。

今年,该市还投资6718.27 万元,对城市东西环路老旧道路进行升级改造,环路沿线将摆放特色廊架、景观亭、休闲座椅、健身器械、雕塑小品等设施,届时,市区东西两端将新增近两万株乔木、灌木和16万多平米的地被花卉、草坪,让额尔古纳置身于无限绿意之中。

城市夜景

持之以恒 做污染的“减法”

额尔古纳市扎实推进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营造山青水绿天蓝的生态环境。

在额尔古纳市东出口,总投资2.9亿元,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的集环保、节能、降耗的热电联产工程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该项目采用目前国内热电的最新成果和理念优化设计,运用了新技术和新工艺,项目的除尘、脱硫、脱硝设施均按照超净排放设计,排放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项目将于2022年投入使用。届时,额尔古纳市城市不仅供热质量能得到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将得到明显提升。

近年来,额尔古纳市累计投入生态保护建设资金7亿元,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32个,保持了森林、草原、湿地、河流完好的生态底色。围绕“生态环保,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市域内9个A级景区所有景区观光栈道和游步道建设均依地势而建,保障野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不被破坏,并引入生态保护监测设施、建立围栏,修建生态厕所、景区生态路和生态廊道。2020年该市全年空气质量有效天数352天,优良天数标准达99.4%。

如今,额尔古纳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加清新,盎然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额尔古纳市持续不断做绿色的“加法”,做污染的“减法”,既筑牢生态屏障,又削减污染,逐步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哈萨尔广场

驰而不息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额尔古纳市推动城市建设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修复自然生态,修补城市功能,进一步加大对湿地和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促进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高度融合,建设全区旅游名城。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筋骨,城市创建只有在“强筋骨”的前提下,先树其“型”才能慧其“智”。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快,人们对城市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服务和方便居民,才能不断促进城市发展。我们通过统筹规划、建管并重,大手拉小手,城乡齐头并进,着力打造宜业宜居宜养宜游的美丽额尔古纳。”额尔古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游迁介绍说。

近年来,额尔古纳市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投入资金4.2亿元,相继实施了中心城区老旧小区、老旧道路、城市管网、城市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及市政设施改造工程,解决了百姓出行难、如厕难、停车难、供热难、排水难等一批急难愁盼问题,使城市功能逐渐完善,城市更加干净整洁,出行更加便利,处处彰显着文明和美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

额尔古纳市城市建设给市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比比皆是,一件件民生好事实事,温暖了民心、凝聚了力量,为城市长足发展攒足后劲!

旅游景区

重拳整治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额尔古纳市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也是呼伦贝尔旅游黄金线路中的重要一站,每年游客接待量达到五百万人次。在提升旅游业品质的同时,额尔古纳市将旅游沿线环境卫生整治与文明城卫生城创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相结合,整合全市力量,出重拳解决多年来影响额尔古纳旅游形象的难题和顽疾,市域内所有的乡镇、村屯和旅游景点景区以及旅游沿线环境卫生“死角”和“盲点”得到了彻底根治,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一条条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串联起各具特色的苏木、乡镇,形成了旅游沿线入目皆风景,乡镇村屯处处皆景观,不仅给来往游客留下美好的记忆,也为当地百姓营造良好宜居的生活环境。

“通过这次整治,我们多少年这个堆积的牛粪堆、柴草堆啊,一并都给整理了,我们的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让我们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在这生活。环境改善了游客都来了,对我们下一步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条件。”额尔古纳市旅游沿线居民王建鹏高兴地说。

环境好了,生态美了,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就上升了,额尔古纳自然成为百姓心中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城。

“城市好不好,群众最知晓。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额尔古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福双认为,建设生态城市的根本目的,正在于让“城中人”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唯有坚持以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导向,补短板、锻长板,全面提升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才能真正让城市安居、宜居、宜业、宜游。”

如今,额尔古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加清新,盎然绿色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为旅游业蓄满力量。

“十三五”期间,额尔古纳市累计接待游客22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0亿元,分别是“十二五”的1.7倍和1.9倍。(秦绪伟 张宏)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知识

额尔古纳:让生态、美丽、宜居成为城市发展关键词
勾勒美丽生态画卷!昆山花桥让“绿”成为城市发展主色调
陕西汉中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
绽美城市花园,生态宜居固安
用绿色渲染生态宜居武汉 武汉市花木公司创造本色城市空间
打造美丽宜居花城,广州要做好生态建设以强化生态系统服务
福州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园林城市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五大模式及对策建议——来自5省20村调研的启示 原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孔祥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卢洋啸来源:《经济纵横》2...
姜楼镇建设花园式小镇 为居民打造宜居宜业生态“打卡地”
“灰色”变“绿色” 城市更宜居

网址: 额尔古纳:让生态、美丽、宜居成为城市发展关键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66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灰色”变“绿色” 城
下一篇: “多彩贵州·花漾中国” 市州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