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布局艺术鉴赏 第一节 风景与园林风景欣赏? 第二节 景观的艺术处理(造景的艺术手法) 第三节 园林色彩艺术处理 园林132班 汪恒言 梁子贤 2014.10.17 风景与园林风景欣赏 一、风景 风景是指自然的(人工的)具有符号和自然美及艺术构图规律的形象色彩的,供欣赏和游息的空间环境。园林和风景名胜,是由许多孤立的、连续或断续的风景,以某种方式组接和流通所构成的空间境域,黄山之奇,泰山之雄,峨嵋之秀和华山之险,都是这些空间境域内的风景特征。由众多的景构成和谐的统一体,统一性越强,其风景特征越明显。风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图形性。风景的外在表现,其体量、大小、色彩、轮廓、质量。如高山峻岭,江河湖泊,草原深林,均是风景的外在表现。 象征性。风景的思想内容,文学艺术特征等。常因意境丰富的命名、题咏传播而有深刻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功能性。游、息、赏、玩、生态等功能。 二、 景的感受 风景被感知的途径有两个系统。首先景的感受是通过人体的五种感觉器官去感受的,即眼、耳、鼻、舌、身。按感觉的重要性,以视觉为最,视觉作用于客体,首先是物体的形状与色彩,所以景观的空间轮廓和色彩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还有许多景是要配合其它器官去感受的,如西湖十景的柳浪闻莺和南屏晚钟,突出的就是音响效果。兰花的幽香,梅花暗香,均需要嗅觉器官来配合。重庆的南北温泉,西安的华清池和青岛的海滨浴场,都是全国的闻名的风景区,但只有当人们咏沐其间,才能感受其间的奥妙。这正是触觉的作用。 歌德说“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的能力的统一体,人的眼、耳、鼻、舌、身在一个统一体上,会共同发生作用。人的大脑发达,又具各种器官,所以产生美感的条件胜过任何动物。”其次,由于人具有大脑,所以人能思考,能联想,当人身临其境的时候,审美的客体和主体产生了互动,作为客体的风景对人的作用由人的年龄、职业、性别、文化水平、社会经历、兴趣和爱好的不同而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就在于强调感受,即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产生意境。 对同一景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同一景色,同一个人,由于视点、位置不同得到的感受也不同。 三、 观赏点与观赏视距 观赏点是指游人所处的位置。观赏点的布置最好能因高就低,位置错落,或登高(山、楼)眺望,或临水入榭平视。使游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程欣赏风景、增加景色的变化。主要观赏点所在的位置,要考虑安置休息设施如亭、榭、廊、花架、坐椅等。有些设施本身就构成风景点。 观赏视距,指观赏点——被观赏景物之间的距离。观赏视距恰当与否之间影响到观赏的艺术效果。正常人的明视距离是25 厘米,4公里以外的景物就看不清楚了,在大于500米时,对景物有模糊的形象。如果要看清楚景物的轮廓,如雕像的造型,识别花木的类别,则距离更缩短到250—270米左右。 三、 观赏点与观赏视距 观赏视域指正常人的眼睛在静止时,所能看到的视场范围。正常情况下,不转动头部,而能看清景物的垂直视场为26°— 30°,水平方向为45,超过此范围,就要转动头部去观察,对景物的整体构图或整体印象就不够完整,而且容易疲劳。 根据以上视距和视域清晰范围,在园林景物中,垂直视域为30°时粗略估计,大型景物的合适观赏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3倍,小型景物的合适观赏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倍。 水平视域为45°时,其合适的观赏视距为1.2倍。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观赏景物时,对景物高度的完整性大于宽度的完整性,所以在园林绿地规划时,应注意当景物宽大于高时,以高为主综合考虑。当景物高大于宽时要以宽为标准,计算观赏视距。 四、不同视角的风景感染 游人在观赏游览过程中,因所处的位置不同,或高、或低,使得观赏视角有了变化。在平坦地区,江河之滨,向前观赏,景物深远,多为平视。从低处抬头仰望(高山、高楼、高楼),则为仰视。登高而居高临下,景色全收,则为俯视。 1、平视观赏 平视是中视线与地平线平行而伸向前方,游人头部不必上仰下俯,可以舒适的透视全景而不感到疲劳。在平视观赏中所看到的景物就叫做平视风景。 平视风景由于与地面垂直的线组在透视上无消失感,景物高度效果较少。但不与地面垂直的线组均有消失感,因而景物的远近深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有较强的感染力。 四、不同视角的风景感染 平视观赏具有平静、深远、安宁的气氛,没有紧张感,可以消除疲劳。 平视风景宜选在视线可以延伸到较远的地方,如西湖、太湖等有平静水面的地区,或者有大面积的草地,以及较空旷的
相关知识
园林景观布局艺术设计案例分析.ppt
花店装修布局及注意事项详解
花店装修注意事项及花店装修设计布局详解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详解.docx
中国艺术设计史全套ppt课件.ppt
现代园林艺术设计范文
园林花卉种植设计及布局
「长沙园林景观设计师招聘信息」
浅谈景观园林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论文
网址: 园林景观布局艺术设计详解.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8319.html
上一篇: 兰圃景观生态设计浅析 |
下一篇: 兰花花店电话,兰花花店电话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