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1发病症状
细菌性软腐病以危害边叶、心叶、叶鞘、基茎为主,危害边叶时,先在叶片正面出现绿豆大、圆形、水渍状斑点,扩展速度特快,条件适宜时经5~8h能迅速扩展成直径3~4cm圆形水渍、烂斑,进而蔓延成片状乃至全叶,使叶片软腐,叶肉软腐后残留丝状叶脉,并溢出脓样渍液,散发出烂苹果气味[1]。危害叶鞘时,从包茎膜开始沿叶脉向上,使叶片局部变黄,扩展后叶鞘连叶基部分变色软腐,整片叶片脱落。心叶发病和边叶发病症状基本相同,严重时连同基茎一同腐烂,整个植株死亡。
2发病原因
,病菌基数大
引起软腐病的病菌有细菌和真菌2种,它们都在土壤、杂草、钵苗床、种苗上越冬,经风雨传播,从伤口和气孔侵入,条件适宜时均可发病,成为初始病株的主要侵染源。病菌基数越大,当年病害发病程度越重。目前蝴蝶兰多采用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由于棚室重复利用,室内土壤、苗床、盘钵、墙壁上都寄存有大量病菌,使该病一年重于一年。即使是新棚,由于从疫区引种,种苗本身带菌,也成为该病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
据观察,温度超过26℃、湿度超过60%时,植物开始发病,随着温度、湿度的增加病斑扩展迅速,传播速度加快[2]。温室大棚在保温的同时,也增加了棚内湿度,特别是夏秋季节,湿度接近饱和,温度也大大高于室外温度,即使有风机通风和水帘降温,白天温度仍在30℃以上,夜间也在27~30℃。水帘在降温的同时,又增加了棚内湿度。因此,温室内较室外更具发病条件。浇水时,溅起的水珠极易把病株上的病菌向周围传播,形成以老病株为中心的发病中心区。风机在通风的同时,又加速了室内室气流动,加快了病菌在棚内的扩散。同时,由于夜间湿度更大,病斑扩展速度和植株发病率大大高于白天。一夜间小斑变成大斑,健株变成病株。植株品系间感病程度有很大差异。一般大叶品种较感病,叶面蜡度厚的较抗病,未开花的植株较抗病,开过花的植株较感病,红宝石品种最感病,台村红天使、世华钻石不抗病。
蝴蝶兰是需水量多的花卉,但是浇水量过大、过勤,钵体内基质含水量过多,长期处于饱和状态,通气性差,容易引起烂根,影响植株健状生长,降低抗病性。每次浇水时应做到干干湿湿,不干不浇,缓水慢浇,防止水溅到叶片上。以水刚渗到钵底基质为宜。一般以上午浇水为好,避免傍晚浇水和叶片带水过夜,水温尽量和室温接近。对基质长期过湿苗,可去除钵袋晾苗。蝴蝶兰施肥一般都是结合浇水进行。施肥应遵循薄肥勤施,以富含氮磷钾的复合肥和有机肥为宜,幼苗期可施含氮素高的复合肥,催花期施磷钾素高的复合肥,夏季高温发病期还可增施钙、镁等微量元素。
、湿度,加强巡园
蝴蝶兰生长最适温度在25~30℃,最适湿度在60%~70%,但是夏季棚内温湿度都会大大超过此界限,加盖双层遮阴网,不但可降低棚内温度,还可防止强光灼伤叶片[3]。无抽风条件的简易棚应揭开周边棚布降温降湿。装有风机水帘的温室,特别应注意减少晚间水帘淋水时间而延长抽风时间。苗床种苗不要摆放过密,要留有一定的株行距,避免叶片交叉重叠,以利通
蝴蝶兰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蝴蝶兰软腐病的病状危害特点 蝴蝶兰软腐病怎样防治?
蝴蝶兰细菌性软腐病.pptx
蝴蝶兰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蝴蝶兰细菌性软腐病
蝴蝶兰病虫害防治
百合细菌性软腐病
温室栽培蝴蝶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蝴蝶兰常见病害防治
兰花细菌软腐病如何识别与防治?
蝴蝶兰病害防治
网址: 蝴蝶兰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8388.html
上一篇: 花椰菜黑腐病的发病症状、发病特点 |
下一篇: 西兰花黑腐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