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霜霉病,病原称霍尔斯轴霜霉或向日葵单轴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国内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局部地区。是重要的检疫性病害。向日葵播种后遇有低温高湿条件,容易引起幼苗发病,生产上春季降雨多,土壤湿度大或地下水位高或重茬地易发病,播种过深发病重。向日葵进入成株期以后抗病性明显增强。
向日葵霜霉病为害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造成植株矮化,不能结盘或死亡。苗期染病2~3片真叶时开始显症,叶片受害后叶面沿叶脉开始出现褪绿斑块,叶背可见白色绒状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病株生长缓慢或朽住不长。成株染病初近叶柄处生淡绿色褪色斑,沿叶脉向两侧扩展,后变黄色并向叶尖蔓延,出现褪绿黄斑,湿度大时叶背面沿叶脉间或整个叶背出现白色绒层,厚密。
后期叶片变褐焦枯,茎顶端玫瑰花状,病株较健株矮,节间缩短,茎变粗,叶柄缩短,随病情扩展,花盘畸形,失去向阳性能,开花时间较健株延长,结实失常或空秆。国内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局部地区。是重要的检疫性病害。
向日葵霜霉病病原特征
Plasmoparahalstedii(Farl.)Berl.etdeToni称霍尔斯轴霜霉或向日葵单轴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孢囊梗1~4根从气孔伸出,具隔膜,大小350~630μm,主轴长105~370μm,占全长1/3~2/3,粗9.1~10.8μm,上部单轴分枝6~11次;末端直,圆锥形,长1.7~11.6μm,常3~4枝簇生成直角分枝,顶端钝圆。孢子囊卵圆形、椭圆形至近球形,顶端有浅乳突,无色,大小16~35×14~26(μm)。卵孢子球形,黄褐色,直径23~30μm。已发现有8个生理小种。
向日葵霜霉病发病传播
向日葵霜霉菌随带菌的种子传播蔓延。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卵孢子潜藏在内果皮和种皮中,种子间夹杂的病残体也带菌,春季气温回升,卵孢子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侵入向日葵,形成全株侵染症状。该病有潜伏侵染现象,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常不表图168向日葵叶片上的霍尔斯单轴霉孢囊梗和现症状,生产上播种带菌种子,当年只有少数出孢子囊现系统症状的病株,相当多的植株为无症带菌,生产上要注意,必要时需连续种植进行检查。16~26℃适其发病。
向日葵品种间存有抗病性差异。该病发生程度与播种及出苗期间温湿度有关,一般早播发病轻,旱地发病轻。向日葵播种后遇有低温高湿条件,容易引起幼苗发病,生产上春季降雨多,土壤湿度大或地下水位高或重茬地易发病,播种过深发病重。向日葵进入成株期以后抗病性明显增强。
向日葵是可以给人带来正能量的植物,但是向日葵也是会发生病害的。向日葵霜霉病就是向日葵常见的病害之一,那么如何进行向日葵霜霉病防治呢?向日葵霜霉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向日葵霜霉病防治措施 (1)建立无病留种田。严禁从病区引种,千方百计地保护无病区。 (2)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 (3)选用抗病品种如辽葵2号、汾葵杂1号、抗3a×恢6、cm592等。 (4...【查看详情】
相关知识
凤仙花霜霉病巧防治
月季霜霉病
植物花卉容易感染霜霉病,前期还发现不了,可咋解决?
如何防治白粉病霜霉病
玫瑰花霜霉病最快解决方法
防治霜霉病的高效药剂
花椰菜霜霉病的防治
向日葵品种比较试验
怎么治疗玫瑰花霜霉病
2022年向日葵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网址: 向日葵霜霉病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8460.html
上一篇: 玫瑰疹常见于什么疾病 |
下一篇: 汉傣藏三民族健康婴幼儿及少年念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