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理脱落的原因来讲,一是肥水施用过多,造成旺长,前期养分消耗过大,后期供不应求;二是棉田密度过大,枝叶阴蔽严重,光照少,光合作用减弱,制造的养分减少;三是部分棉田缺硼,致使棉花花而不实;四是高温干旱,肥水不足或者温度过高棉花花粉败育;五是阴雨频繁,授粉不良。从病虫危害来讲,棉盲蝽、棉铃虫、枯黄萎病等防治不力,很易导致蕾铃大量脱落。从机械损伤来讲,主要是人们在田间管理时操作不当引起的。另外,近两年盲目施用除草剂造成蕾铃脱落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为了提高棉花的成桃率,我们必须采取以加强肥水管理为主的综合措施,主攻伏桃当家,秋桃累累,三桃齐结,夺取棉花高产丰收。
首先,科学施好肥料。当前,正是棉花因苗施好花铃肥和桃肥的关键时期,要结合近期预报的降雨,一是正在开花结铃的棉花,每亩应施用高含量的复合肥30~50斤,配施钾肥30斤;
二是单株已经结有2~3个成桃的棉花,每亩施用尿素20~30斤,缺钾棉田,还应补施钾肥20斤;
三是当单株结有8~10个成桃时,每亩再追尿素30斤左右;
四是缺硼严重的棉田,每隔7天左右喷施速乐硼等硼肥2~3次。
根据抗虫棉前期结桃多的生育特点,提倡初花期施肥,一般亩施尿素15~20公斤。施肥时应根据棉花长相和天气变化灵活掌握。底肥、蕾肥施得较少,且地力较薄、棉株长势较弱的棉田,花铃肥应早施、重施,做到“花施铃用”。同时,8月初补施盖顶肥,每亩尿素5公斤;对中上等肥力棉田,为争取植株多结铃,增加铃重,夺取更高的产量,在初花期追肥的基础上,7月底8月初每亩可追施尿素2.5~3公斤,有早衰趋势的棉田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肥沃棉田只施初花肥,少施或不施盖顶肥。一般棉田可结合治虫从8月中旬开始进行叶面喷肥。可喷0.5%~1%的尿素溶液、2%~3%的过磷酸钙溶液或800~10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周一次,连喷三次。
其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为了增强棉田的通透性能,从两个方面增加光照强度,一是彻底整枝打杈,将阴蔽较大棉田的叶枝、赘芽全部整除,密度较稀的棉花,可留1~2个叶枝,摘除顶尖,保留2个二次果枝;二是采用延缓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喷施,每亩因苗制宜,用缩节胺1~2克,可较好地控制棉花株型,防止过早封行,确保通风透光。同时,要及时去掉立秋后现的蕾和白露后开的花,摘除无效花蕾,促进棉花早熟、优质、高产。
第三,预防虫害。第二代棉铃虫、棉叶螨和棉蚜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要在高峰期到来之前及时预防,可分别采用高效代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预防。有枯萎病的棉田增施钾肥可增强防御和恢复能力。
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请酌情参阅。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相关知识
棉花人工打顶后化调及水肥管理
棉花打顶后进入花铃期,水肥该怎么把控?
超级秘诀!调好水肥,棉花产量直线上升!
棉花各期壮苗标准及水肥管理
棉花需水需肥技术问题
主干型桃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应用
做好棉花水肥调控,促转化控旺长
棉花花铃期水肥管理、化控要如何把控?
棉田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棉花全程施肥方案
网址: 加强棉花水肥管理,提高成桃比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2093.html
上一篇: 花多多1号是什么肥 |
下一篇: 堆肥水肥饼肥菜枯发酵步骤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