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切花芍药种植技术

切花芍药种植技术

切花芍药种植技术

2012/5/7 14:36:47

  芍药是我国传统名花,被称为花后。其鲜艳美丽,瓶插时间长。近年来,芍药越来越受到花农的青睐。

  一、切花芍药的栽培管理

  1.繁殖方法。切花品种芍药的繁殖,以分株苗为主,该法见效快,且能保证品种的特性。

  2.分株的要求。分株的季节宜于每年秋季的10月份前后,即白露至立冬间均可进行。分株时,要利用其自然纹理小心地分开,每株一般保留3-5个芽,剪去腐根及不必要的大根。分株时注意不要碰伤芽体,对于修剪好的分株苗稍阴干后,用草木灰涂抹伤口,或用50-100倍多菌灵水溶液浸泡30分钟,以杀死其附生的病菌。

  3.品种选择。宜选择适于切花的芍药品种,如黄金轮、冰山、玉洁、春晓、菱花晨浴、山河红、竹叶红、红峰等。

  4.栽植。株行距按70厘米×70厘米栽植。穴的深度为20-24厘米,穴口直径为18厘米。然后将分株苗放在穴内,一边填土,一边轻提分株苗。上提的标准以芽尖与土壤表面相平为宜。最后填满土,捣结实,并封地堆,以利越冬。

  5.田间管理。早春要深锄一次,并挖松年前栽植时所封的土堆,注意不要碰伤芽体,不要使芽尖过早的裸露于土表面。中耕除草一年要进行8-10次,结合雨量控制锄地的深浅和次数。其需肥量较大,一般分为花前、花后、越冬三次施肥。以越冬肥为主,越冬肥每667平方米施堆肥2-3平方米,饼肥150克。根外追肥是在芍药展叶后,一般每5-7天向叶面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次,连续4-5次即可。

  芍药为肉质根,比较抗旱,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保持土壤干湿相宜。

  切花芍药一定要及时摘除侧蕾,花蕾在生长期内,应及时喷水除去粘液。

  6.病虫害防治。①叶部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灰霉病、红斑病等。防治方法:定期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②根部病害。主要有白绢病、紫纹羽病等。防治方法:实行轮作,减少重茬;再后及时排水,避免积水;栽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按1∶1000的比例对水浸泡消毒;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对其周围土壤进行消毒,以减少病害的侵染。③虫害。根部虫害主要是蛴螬,4-9月份危害最严重。防治方法:结合施肥每667平方米施15千克呋喃丹颗粒剂。叶部虫害为蚜虫,防治方法:结合喷施叶面肥,加入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可消灭蚜虫。

  二、芍药鲜切花的采切

  采切应在上午露水晾干后进行。可选择紧实、显色的花蕾贮藏,或选择萼片松散的花蕾即切即售。重瓣花应比单瓣花稍后些采切,红色品种应比白色品种稍后些采切。采切时,当长度达到需要的标准,应使母株上的叶片尽可能多留一些,以保证其光合作用继续进行,使根系不再腐烂,保证下一年的产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

相关知识

切花芍药种植日益全球化
芍药切花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切花芍药繁殖与栽培养护 | 技术
芍药切花栽培技术
芍药切花,怎么保鲜
芍药花的种植技术
观赏芍药,芍药花盆栽种植技术
芍药切花新品种引进及生产技术集成示范
切花芍药繁殖与栽培养护
芍药切花 供不应求是关键词

网址: 切花芍药种植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399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灯台树繁殖技术
下一篇: 台湾切花菊种苗繁殖图解与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