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观赏花卉植物组织培养育种扩繁微生物污染的类型及解决措施

观赏花卉植物组织培养育种扩繁微生物污染的类型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 组培扩繁 组培实验室 组培脱毒苗 花卉组培 脱毒种苗 外植体消毒 种子消毒 真菌细菌霉菌污染 愈伤组织

植物组织培养扩繁是一种利用植物体内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或细胞进行体外生长和繁殖的技术。以下是对植物组织培养扩繁的详细解释:

一、概念与原理

概念: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体的部分组织或细胞置于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而扩繁则是指通过该技术大量繁殖植物的过程。

原理: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每个细胞都包含着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通过适当的培养条件,可以激发这种潜能,使植物组织或细胞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二、植物组织培养扩繁的类型

分生组织培养:

利用植物体内具有分裂能力的分生组织(如根尖、茎尖等)进行体外生长和繁殖。分生组织细胞具有高度的分裂能力,能够快速增殖并形成新的植株。这种培养方式在植物学、农学、园艺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快速繁殖珍稀植物、培育新品种、生产无病毒植株等。

植物器官培养:

对植物某一器官的全部或部分或器官原基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这包括营养器官(如根、茎、叶)和繁殖器官(如果实、种子、花器官)的培养。通过将活体植物的一部分器官在不损伤正常组织结构的条件下进行分离,以形成体细胞胚或茎芽,并在人工控制的无菌环境中进行培养,进一步再生成完整植株。

三、植物组织培养扩繁的过程与步骤

1、准备阶段:

选择植物材料:

根据实验目的和植物种类,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生长旺盛的植株作为外植体来源。通常选择代谢活跃的器官或组织,如根尖、茎尖、嫩叶等。

实验器具准备:

准备超净工作台、切割工具(如刀片、剪刀)、培养皿、组培瓶、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激素等添加物)、移液管、标签纸等。

培养基制备: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如MS、B5、White等,并根据需要添加适当的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将培养基的各组分按照配方比例称量,溶解在蒸馏水中,调节pH值至适宜范围,加入琼脂粉,搅拌均匀后加热至完全溶解。分装至适当大小的培养皿中,密封后于高温高压灭菌锅内灭菌。

2、接种阶段:

外植体消毒:

将外植体置于无菌操作台上,用无菌水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使用70%~75%酒精对外植体进行初步消毒,浸泡数秒至数十秒,然后用无菌水冲洗。接着使用升汞溶液、奥克泰士溶液或次氯酸钠溶液进行二次消毒,浸泡时间根据植物种类和外植体大小而定。消毒后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外植体,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制备外植体:

在无菌条件下,使用切割工具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切成适合接种的小块或小段。注意保持工具的无菌性,并尽量减少对植物材料的伤害。

接种:

将切割好的外植体接种到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培养基的配方应根据植物种类和实验需求进行选择,并调节好pH值和渗透压。

3、培养阶段:

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光照培养箱中,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外植体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一团未分化的薄壁细胞,即愈伤组织。可以通过调整光照、温度、湿度以及激素浓度等条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再分化形成组织或器官:

在适当的条件下,愈伤组织会开始分化,产生出植物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如根、茎、叶等。可以通过调整培养基中的激素比例和浓度,促进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多次继代培养,即将愈伤组织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注意保持培养环境的无菌和适宜条件,定期检查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并及时调整培养条件。

生根培养:

当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后,可将其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生根培养基的激素浓度和营养成分应适当调整,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4、驯化栽培阶段:

驯化:

在生根培养后,将植物逐渐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称为驯化。在驯化过程中,逐渐减少对植物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条件的控制,使其逐渐适应自然环境。

移栽:

当植物生长健壮、叶片丰满时,可以进行移栽。移栽前应先浇透水,然后轻轻挖出植物,尽量保留根系上的土壤。移栽到合适的土壤中后,置于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养护。

后期管理:

移栽后需要观察移栽后的植物生长情况,记录成活率和其他生长指标,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实验方法。同时,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进行浇水、施肥等管理措施。

四、植物组织培养扩繁的优势

快速繁殖: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满足市场需求。

保持优良性状: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扩繁的植物,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有利于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去除病毒: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去除植物体内的病毒,生产无病毒植株,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产量。

节省资源:

相较于传统的繁殖方式,植物组织培养扩繁能够节省大量的土地和种子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提供研究材料:

植物组织培养扩繁技术为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提供了实验材料和研究平台,有助于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五、微生物污染的类型

细菌污染:

细菌是生活中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广泛分布于空气、泥土、水源等环境中。

在植物组培中,细菌污染主要表现为植物材料表面或培养基表面产生黏液状物体、浑浊水迹状或泡沫发酵状。

细菌污染通常在植物材料接种后的1~2天内就能被发现。

常见的细菌污染种类包括芽孢杆菌、葡萄球菌等。

真菌污染:

真菌喜好潮湿、温度高的环境,因此在植物组培过程中,特别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真菌污染的风险较高。

真菌污染主要表现为出现毛绒状、絮状菌斑,并产生不同颜色的孢子,有时会散发出霉味。

真菌污染多在植物材料接种后的2~3天内被发现,会形成较大面积的菌落。

常见的真菌污染种类包括青霉菌、黑曲霉菌、芽枝霉菌、酵母菌等。

病毒污染:

病毒是另一种常见的植物组培微生物污染种类。

病毒污染可能通过外植体、培养基、培养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等多种途径传播进入实验室。

病毒污染对植物组培的危害程度取决于病毒的种类和植物的敏感性。

病毒污染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仅凭肉眼观察是难以发现的,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来具体观察。

六、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

1、外植体带菌:

外植体,即用于组织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可能本身携带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能通过植物的自然气孔、伤口或表面附着的方式进入植物组织内部。如果外植体在采集、处理或消毒过程中未能彻底去除这些微生物,它们就会成为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源。

2、培养基污染:

培养基是植物组织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如果培养基在制备、灭菌或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就会成为微生物生长的温床。培养基的污染可能来源于原料本身的质量问题,或者是在制备和灭菌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的。

3、操作器具和环境污染: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器具(如剪刀、镊子、接种针等)以及培养环境(如培养室、操作台等)都可能成为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如果这些器具和环境未能得到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微生物就会在其上滋生并传播到培养物中。

4、人为因素:

操作人员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他们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就可能成为微生物污染的源头。例如,操作人员的手部、衣物或头发等可能携带微生物,如果未进行充分的清洁和消毒,就会将这些微生物带入培养环境中。

5、交叉污染: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同批次或不同类型的培养物可能共用同一培养环境或设备。如果其中一个批次或类型的培养物受到微生物污染,就可能通过空气、水或接触等方式将污染传播到其他培养物中,造成交叉污染。

七、微生物污染的防控措施

1、选择健康的外植体: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部分作为外植体,降低初始带菌的风险。优选生长旺盛的幼嫩组织,如茎尖、嫩叶等,因为这些组织相对较为干净,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2、严格的外植体消毒:

先用流水冲洗外植体,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杂质。使用生态无残留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如75%酒精、次氯酸钠溶液、过氧化氢溶液、奥克泰士消毒剂等,消毒时间要严格控制,避免对外植体造成伤害。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多次,以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3、建立无菌操作规范:

培养空间应选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合理规划布局,确保工作流程顺畅,同时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操作室应保持清洁,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剂等方法进行定期消毒。

室内的空气应通过过滤装置进行净化,确保空气洁净。

培养容器如培养瓶、试管等应使用高温高压灭菌或干热灭菌的方法进行消毒,消毒后的容器应存放在无菌环境中,使用时避免用手直接接触。

4、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对培养室和操作台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环境的洁净。及时发现并处理污染的培养物,避免污染扩散。

5、改善培养环境:

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真菌数量。

使用空调“除湿”功能或采取其他去湿措施,保持室内空气干燥,减少真菌生长繁殖。

保持室内较好采光,利用紫外线杀灭或抑制真菌生长。

6、使用抗生素或抗菌剂: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抗生素或抗菌剂来抑制或杀灭微生物。但需要注意抗生素或抗菌剂的选择和使用浓度,以避免对外植体产生毒害作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花卉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微生物污染问题如何解决?
花卉组织培养过程中微生物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案
花卉组织培养中污染的发生与防治
花卉组织培养中污染的发生与防治.pdf
花卉组织培养过程中造成污染的原因有哪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花卉组织培养中污染的发生与防范治疗
大花萱草扩繁技术研究及管理
云南开远“克隆花”扩繁成功
花卉组织培养种苗快繁技术的论文(精选11篇)
植物组织培养对月季观赏性状的影响

网址: 观赏花卉植物组织培养育种扩繁微生物污染的类型及解决措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423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玫瑰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下一篇: 一种花卉组织培养瓶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