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喜马拉雅地区植物花部性状与传粉昆虫的协同进化

喜马拉雅地区植物花部性状与传粉昆虫的协同进化

李庆军 2016-04-27

李庆军研究员课题组利用分布于喜马拉雅尼泊尔地区的高山姜科植物紫花象牙参(Roscoea purpurea)为材料,验证了达尔文“花冠管长和传粉者喙长的进化是受到双向选择驱动协同进化结果”的假说。紫花象牙参在喜马拉雅地区仅有一种有效的传粉者,即具有长喙的双翅目虻科昆虫长喙虻(Philoliche longirostrs)。在紫花象牙参尼泊尔分布区内,分别对五个不同居群的紫花象牙参进行了传粉生态学观察和人工添加花粉实验,同时测量了这些居群内紫花象牙参花冠大小、花冠管长度和花序高度,以及传粉昆虫长喙虻的喙长和身体大小,结果显示五个居群的紫花象牙参在自然授粉条件下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花粉限制;不同居群的紫花象牙参花冠管长度和虻的喙长显著不同,但同一居群的花冠管长和喙长是协同变异的;而所有居群的紫花象牙参花冠大小、花序高度,以及虻的身体大小均无明显差异。对其中两个居群的花冠管长度和花粉落置量(植物获得的利益)、虻的喙长与花蜜获取量(传粉者获得的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度量,结果显示同一居群中花冠管较长的花,其柱头上落置的花粉数量较多;同样,喙长较长的传粉昆虫获取花蜜的量也较多,进一步证明了花冠的长度和喙的长度是相互选择的。该研究成果2016年发表于国际植物学著名期刊New Phytologist

紫花象牙参与传粉昆虫长喙虻

相关知识

花的形态与传媒界的协同进化.ppt
植物和昆虫神奇的协同进化
科学网—[转载]植物花色演化与传粉动物介导的花色性状选择研究特邀综述
蝶形花亚科植物花部适应机制与传粉系统
被子植物花部进化:传粉选择作用的客观评价
花的进化与传粉机制.pptx
植物花色演化与传粉动物介导的花色性状选择研究特邀综述
【科技进展】植物花部特征与访花昆虫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麻疯树花部特征及其对传粉昆虫的影响
昆明植物所有色花蜜植物传粉与化学生态学研究取得新成果

网址: 喜马拉雅地区植物花部性状与传粉昆虫的协同进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488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虫媒植物与传粉昆虫协同进化的研究
下一篇: 法国娇兰御廷兰花卓能焕活密集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