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熟制:一年内同一块田地上收获作物的季数。
单作:同一块田地上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清种、纯种、净种、平作等。
混作:同一块田地上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季节相近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混种。
间作:同一田地上分行或分带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季节(生育期)相近作物的种植方式。
轮作:指在同一块地上,在一定年限内,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为撂荒。
套作:同一块田地上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套种、串种。
换茬:指前后作物茬口的调换,又称为倒茬。
连作:指在同一块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连茬:指在同一块地上同一种作物接连种植。也叫重茬。连茬仅指同一作物前后重复种植,而连作则强调同一作物在一定年限内的连续种植。复种:指在一年内同一块田地上接连种植一茬以上生长季节不同(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休闲:指农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以息养地力的方式。休闲并非撒手不管,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如翻耕、耙耱等)来恢复地力。
撂荒:指耕地较长时期弃而不种,待地力恢复后再行开垦种植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生产实践中,当休闲年限在两年以上并占到整个轮作周期的2/3以上时,称
少耕: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或在全田间隔耕种,减少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
免耕:又称零耕、直接播种,指作物播前既不用犁、耙耕整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又不在作物生育期间进行任何农具的土壤管理,只在播种前后喷洒化学药剂、除草剂、除虫剂,以及液体肥料的一类耕作方法。
宜耕期:土壤适于耕作的含水量范围叫做土壤宜耕期。
耕作学:即农作学,是研究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技术与管理体系及其理论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农学的一个分支。水分的适应性;作物对地貌的适应性;作物对土壤的适应性。
生态位: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的对环境的综合适应特性。不仅包括生物在群落中占有的物理空间(空间生态位),而且还指生物在群落中的功能与如何生活(营养生态位)以及活动的时间(时间生态位)等。
未来农业:由生物生产与其产前产后工商业,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管理体系与科教体系共同构成的产业部门。
耕作制度:即农作制,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制度与养地制度2部分,以种植制度为中心,养地制度为基础。
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它是耕作学的中心。
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空间配置的总称。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包括该单位种植作物的种类和品种及其比例;另一方面包括各作物及品种的空间配置,即作物布局要解决的是种什么,种多少和种在哪里的问题。
多熟种植:一年内同一块田地上同时或先后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国际上包括:复种、间作、混作、套作等。国内一般不包括间作、混作(单季复合群体),因此不包括“同时”种植……)
立体种植:同一块田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包括木本)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实际上是间混套作的总称。也包括山地、丘陵、河谷地带不同作物沿垂直高度形成的梯度分层带状组合。
立体种养:在同一块田地上,作物与食用微生物、农业动物或鱼类分层利用空间种植和养殖的结构;或在同一水体内,高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与鱼类、贝类相间混养、分层混养的结构。如:玉米(甘蔗)和菌菇、稻和鱼、藻(海带)和扇贝、海参共养等。
水旱轮作:指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水稻和旱作物的种植方式。
草田轮作:指在田地上轮换种植多年生牧草和大田作物的种植方式。
茬口:在作物轮(连)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作物及其茬地的泛称。
茬口特性:指栽培某一作物后的土壤生产性能,是作物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措施对土壤共同作用的结果。
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养地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体系
农田保护:指农田不受自然与人为的破坏,防止跑水跑土跑肥,保护作物正常生育。
土壤耕作: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表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即:通过农机具的机械作用,调节土壤肥力条件而控制土壤肥力因素的农业技术措施。
土壤耕性:影响土壤耕作难易和土壤耕作质量的土壤属性叫土壤的耕性
基本耕作:入土深、作用强烈、能显著改变耕层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土壤耕作措施。一般在作物播种之前进行。
表土耕作:或称次级耕作,是配合基本耕作措施使用的入土较浅、作用强度较小,旨在破碎土块、平整土地、消灭杂草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常规耕作(传统耕作):指用有壁犁翻耕土壤,其后以耙、压、整地,并在作物播后至收获期间进行土壤管理的一类耕作方法。
种植指数:指某一生产单位全年作物总收获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种植指数≦100%。它是衡量耕地有无休闲或撂荒的指标。
复种指数:指某一生产单位全年作物总收获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复种指数≥100%。它衡量耕地每年收获的次数。
土壤耕作制(耕法):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一整套土壤耕作体系,叫做土壤耕作制(耕法)。
土地当量比(LER):在管理条件相同情况下,为获得与间混套作中各个作物同等的产量,所需各种作物单作面积之比的总和。
生态适应性:指农作物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与当地实际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程度。包括作物对光的适应性;作物对热量(温度)的适应性;作物对
二、填空
1.“-”年内复种;“→”年间接茬播种;“‖”间作;“/”套作;“×”混作。
2.一年一熟:春玉米、棉花;一年二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三熟:小麦-早稻-晚稻;二年三熟: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
3.休闲方式:全休闲;半休闲;绿色休闲。
4.间作的几种方式:成行、成带、株间。
5.混作方式:同时撒播;同行内混作;间隔播种;一种作物成行种植,另一种撒播于田间。
6.套作方式:行间套种;带状套种;连环套;整田套(下茬作物混种在整个前茬田间)。
7.天然群落有两个重要特点:植物空间上的成层性;植物时间上的演替性。
8.生态位理论认为:复合群体内不同生物要共存共荣,就要选择不同的小生境或人为创造不同的小生境。
9.轮作类型:单作轮作(小麦―→大豆―→玉米);复种轮作(春玉米-→小麦-花生);水旱轮作(大麦-水稻-水稻-→马铃薯/玉米-水稻)。
10.连作类型:单作连作(小麦→小麦→小麦);复种连作(小麦-水稻→小麦-水稻)。
11.忌连作的作物:马铃薯、烟草、番茄、西瓜、亚麻、甜菜;陆稻、豌豆、大豆、蚕豆、菜豆、大麻、黄麻、菊科等。
12.耐短期连作作物:甘薯、紫云英、苕子等。
13.耐连作作物:水稻、棉花、麦类、玉米等。
14.耕作制度包括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的内容: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
15.灌溉方法:地面灌溉:畦灌法、沟灌法、淹灌法
16.影响土壤黏结力(结持力)、黏着力和可塑性的因素:土壤结构与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分。
17. “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湿得所为佳”;“若水旱不调,宁燥勿湿。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则粉解,湿耕坚实,数年不佳”;“湿耕泽锄,不如归去”:就是说要在土壤水分适宜的时候进行土壤耕作效果好,尤其强调不能湿耕。
18.基本耕作措施和使用的机械:翻耕:壁犁、铧犁;深松耕:深松犁、铲;旋耕:旋耕机。
19.表土耕作措施包括:耙地;耱地(耢地、盖地或擦地);镇压(压地);中耕(锄地、耪地、铲地);作畦;起垄。
20.作畦分为:平畦(为浇水,四面高埂15厘米);高畦(为排水,四面挖沟10-15厘米深,15-20厘米宽)。
21.土壤耕作制:平翻耕法;垄作耕法;深松耕法;马尔采夫耕作法;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丰产沟)。
22.立体种植主要类型:粮粮型;粮棉型;粮油型;粮棉油型;粮瓜型;棉瓜型;粮棉瓜型;粮棉油瓜型。
23.轮作因采用方式的不同,分为定区轮作与非定区轮作(即换茬轮作)。
三、简答
1、农业生产的性质?特点?
性质: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
特点:①农业的生物性(按自然规律办事)。②严格的地域性(因地制宜)。③强烈的季节性(不违农时,适时进行)。
④生产的连续性(瞻前顾后,用养结合,可持续发展)。⑤生产的社会性(按社会经济规律办事)。
2、耕作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技术体系?性质?任务?
研究对象:耕作制度,即农作制。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制度与养地制度2部分,以种植制度为中心,养地制度为基础。
研究内容:理论:核心是用地养地相结合。促进大农业全面发展;增进经济效益;提高土地生产力,全面持续增产。多熟、多样、多利、多养。
技术体系:种植制度,养地制度。
性质:生产性、综合性强的农业应用学科
任务:(1)建立合理(科学)的耕作制度。(2)建立与优化高效种植制度。(3)提高有限资源的生产潜力。(4)发挥农业地域资源优势。
3、耕作制度的目的?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发展规律?
目的:①提高土地与其它资源利用率,增加农业产量,满足社会需要。②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益。③科学利用资源,保护改善环境,实现持续发展。
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1)技术指导功能。(2)宏观调控功能。
相关知识
如何复习《园林花卉学》?专业课《园林花卉学》考试题目题库及答案+重点知识梳理
如何复习《园林花卉学》?
《植物保护学》期末复习整
西华师大生物科学花卉学复习重点(教学资料)
河北统招专升本花卉学考试复习重点:生态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如何复习《园林花卉学(含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090700考研资料大全,代码822历年考研真题+复习大纲+内部笔记+题库模拟题
花卉种苗学相关复习汇报材料(7页)
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第十一章花类中药复习要点总结
耕作学考查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农学专业在职考研复习备考指导
网址: 耕作学复习重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5032.html
上一篇: 种植制度 |
下一篇: 响水县人民政府 其他公示 响水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