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3日讯 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轮作制度对盐碱地综合生产力与生态功能调控的研究与示范”项目在潍坊高密市启动。项目汇聚科技企业、高校多个创新团队,采用“集团作战”的组织方式对盐碱地农作物的轮作模式和配套技术体系进行联合攻关。
3月1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轮作制度对盐碱地综合生产力与生态功能调控的研究与示范”项目在我市正式启动。该项目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专项“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程”,由山东菲达种业牵头,联合青岛农业大学共同组织实施,主要聚焦不同轮作制度对土壤质量的恢复作用以及对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影响与应用。山东菲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仪美芹告诉记者:“山东的盐碱地就达到900万亩,所以我们改良盐碱地对粮食安全丰收有一个非常好的储备。”
近年来,菲达种业不断与高校合作,“以种适地”加快选育优质耐盐碱小麦新品种,充分挖掘盐碱地的粮食生产潜力。此次与青岛农业大学联合实施“轮作制度对盐碱地综合生产力与生态功能调控的研究与示范”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确定适合莱州湾盐碱地的轮作制度和模式,组配高效的粮经——粮饲复种轮作模式和配套技术体系,创新盐碱地土壤微生态的调控核心技术,建立 “上行下行效应”的农田有害生物生态调控技术和模式。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教授吕昭智告诉记者:“把这里面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搞清楚,我们要回答为什么这种轮作制度会提高产量或者抗病疗物或者盐碱地的盐渍化程度下降。”
该项目通过研究主粮作物与经济、饲料作物轮作的生态生理基础和途径,揭示轮作制度下均衡增产和农业生态功能提升机制,创建用养结合、持续丰产的绿色种植制度,并在渤海湾盐碱区域粮食主产区进行应用示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科科长战金辉告诉记者:“我们高密农业农村部门将会采取更多的措施,来保障这个项目的实施,我们的农技人员也会积极的落实好项目专家的这些技术措施,把这些技术方案更好的传达给我们高密的粮食种植户,提升小麦地产田的产量,大家来共同推进小麦整建制单产提升的这项工作。”
记者 王镜涛 呼江林 谭浩
来源:高密融媒 编辑:邱佳 责编:单伟 审校:何煜鑫 主编:韩信
作者:邱佳
阅读量:25.9W
相关知识
植保所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顺利启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活体生物农药增效及有害生物生态调控机制”项目启动
我校“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东北重度退化森林生态修复技术与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我校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生物制造”重点专项项目启动会召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通过验收多项科技成果用于荒漠化退化草地治理
金正大再次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部委通知】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十个课题顺利通过绩效评价
“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约11.072亿元,2019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密集发布!
网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轮作制度对盐碱地综合生产力与生态功能调控的研究与示范”项目在潍坊高密启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5035.html
上一篇: 药用植物的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
下一篇: 专家:确定合理补贴标准是有效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