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关于做好耕地治理因地制宜 、分类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建议

关于做好耕地治理因地制宜 、分类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建议

  根据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农业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开始在部分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湖南是农业大省,水稻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同时又是有色金属之乡,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重金属超标严重。按照农业部试点方案,对于湖南等重金属污染区,应连续多年实施休耕直至检验达标,但推进休耕试点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由于种粮风险大、粮食收购价格低,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粮食种植面积已呈不断减少的态势,如果从政策层面提出实行耕地连片休耕,可能进一步给粮食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导致抛荒等严重后果;二是重金属污染涉及范围广,目前仅仅对污染较为严重、区域特别敏感、群众反映大的区域进行了勘查、检测,对耕地污染的整体情况还没有摸清,对重金属污染地区开展科学治理仍存在难度;三是休耕并不能解决土地重金属污染问题,重要的是对污染土地开展综合治理,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资金和技术保障不足等因素显著影响了土地综合治理的开展。  

  为此,建议:  

  1.优化试点方案,对于粮食主产区不实施休耕。对于粮食主产区,应以稳粮增收调结构为主,用地养地相结合,重视酸化土壤和中低产田改良,加大耕地保护和污染耕地治理力度,提升耕地地力。可大力推广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而不应宜提倡耕地休耕,以避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性。  

  2.做好顶层设计,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对耕地分类施策。省政府要成立耕地保护和治理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任组长,农业部门牵头,财政、国土、环保、水利、林业等部门参与。首先要做好耕地普查这一基础性工作,对耕地地力情况、面源污染情况、重金属污染情况、“三废”污染情况以及农业种植结构情况开展全面普查;在摸清底子和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耕地进行统一规划,分类制订治理方案和补偿标准:对于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建议从永久基本农田划出,改为种植非食用农作物如棉花或种植草皮、花卉苗木等观赏植物来进行养地;对于重金属污染不太严重的耕地,实行休养结合,通过种植镉低积累水稻品种和绿肥等方式进行养地和综合治理;对于没有被污染的中低产田,应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耕作制度调整,推广秸秆科学还田和一季水稻加油菜(或蔬菜、玉米、大豆)的水旱轮作方式等综合措施,实现种养结合,提升耕地质量;对于经济作物区耕地,重点推行种植结构改革,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分别推行水旱轮作、双季稻种植或一季稻+再生稻、一季稻+油菜等模式,以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兼顾的目的。  

  3.加强法制建设并完善监督、追责体系,推进耕地保护改良与污染耕地修复治理。一方面,应尽快修改和完善耕地保护的规章制度,使耕地保护改良与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切实保障耕地保护改良与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应建立耕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体系,明确政府责任主体,科学整合分散在农业、环保、国土资源等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监察职能,将耕地环境质量纳入政府日常监测范畴;建立“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制订和执行环保准入制度,建议修改相关农业投入品生产标准,提高农业投入品准入门槛,重视源头治理,防止“边治理、边污染”现象的发生,对造成耕地污染的企业责任人要加大处罚追责力度;建立严格的轮作休耕验收补偿制度,轮作休耕验收补偿,只对在休耕范围内的面积进行补偿,实行“谁签字,谁负责”原则,对因休耕造成抛荒不能复垦或难以复垦的,不仅不能补偿,并且要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  

  4.加强科技攻关,提升污染耕地修复治理的科技能力。建议整合农业、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及各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着力开展酸化土壤和中低产田地力提升改良、重金属污染耕地的治理和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的研发,建立起基于国情、接轨国际的耕地环境质量评估与污染治理技术标准体系,科学制订重金属污染耕地休耕的划分标准和轮作休耕技术规范,研究和形成配套实用、安全、成熟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技术体系。  

5.健全投入机制,保障耕地保护改良与治理规范化、持续化进行。中低产田改良、耕地污染治理尤其是重金属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治理资金应以省级财政投入为主,市、县地方政府投入作为配合,并融入市场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改良、修复治理主体,争取民间资本进行耕地保护改良与治理领域,确保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性的耕地保护改良与治理的投入机制。另外,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基于不同类型污染耕地和休耕耕地的治理补贴标准,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以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对耕地保护改良与治理的投入,要整合各个部门的项目经费进行综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国家政策投入应区别对待。

相关知识

2万亩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实施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耕地轮作休耕制度?
农业部副部长就《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答问
《关于推进苏州市耕地轮作休耕的实施意见(试行)》解读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江苏规模化推进耕地轮作休耕
论述我国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目的、原则、主要目标及具体措施
轮作休耕—让超负荷的耕地“喘口气”
中央财政安排25.6亿元继续支持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
抓好耕地轮作休耕
中国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问题的战略思考

网址: 关于做好耕地治理因地制宜 、分类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建议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504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米豆轮作”帮黑土地“减压”
下一篇: 主要蔬菜栽培制度有A.连作B.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