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多发于40岁以上成人,男性发病早于女性,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 根据2013年中国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城市15岁及以上人口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为12.3‰,农村为8.1‰,城乡合计为10.2‰。60岁以上人群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为27.8‰。以此数据为基础,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3年中国大陆15岁及以上人口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人数约为11,396,104人 。 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6)》,2012年以来,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特别是农村地区,死亡率明显上升,至2015年已略高于城市水平。2015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110.67/10万,农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110.91/10万。......阅读全文
1、阿司匹林:术前3-5天开始服用,每天100-300mg。术后每天100mg,长期服。 2、氯吡格雷:术前4-6天每天服用75mg或术前6小时负荷300mg。术后每天服用75mg,维持1个月到1年不等,根据支架的种类和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目前还有一些同类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在研发当中,包括普拉
1、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将以不锈钢或合金材料制成的网状带有间隙的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内狭窄的阶段支撑血管壁,维持血流通常,可减少PTCA后的血管弹性回缩,并封闭PTCA是可能产生的夹层,大大减少了PTCA术中急性血管闭塞的发生。但由于支架置入部位内膜增生性改变,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仍是主要的问题。早期
血液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类含量是导致冠状动脉疾病(CAD)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也是防治该种疾病的重要标靶。一国际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刊登报告称,他们研究确认了95个与人类血脂代谢相关的基因座,可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记。研究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应用特制的带气囊导管,经外周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送到冠脉狭窄处,充盈气囊可扩张狭窄的管腔,改善血流,并在已扩开的狭窄处放置支架,预防再狭窄。还可结合血栓抽吸术、旋磨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良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急性期首选急诊介入治
(1)住院后初始处理所有STEMI患者到院后应立即给予吸氧和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伴有严重低氧血症者,需面罩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镇痛治疗。 (2)溶栓治疗STEMI急性期行直接PCI已成为首选方法,但由于能开展直接PCI的医院不多,当前尚难以普遍应用。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便、
1、假性动脉瘤 指血液自股动脉穿刺的破口流出并被邻近的组织局限性包裹而形成的血肿,血液可经此破口在股动脉和瘤体之间来回流动。假性动脉瘤与真性动脉瘤的区别在于瘤壁由血栓和周围组织构成,而无正常血管壁的组织结构。其常见症状为局部疼痛,有时较剧烈,瘤体过大时也可产生周围神经血管压迫症状。触诊可发现皮下
正常值 冠状动脉的解剖无畸形及无阻塞性病变。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对于有不典型心绞痛症状,临床难以确诊,尤其是治疗效果不佳者,以及中、老年患者心脏扩大、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电图异常,怀疑有冠状动脉病变或畸形,但无创检查结果不能确诊者,冠状动脉造影可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需要检查的人群:具有心血管
摘要目的:总结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经验和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4月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62例,治愈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死亡6例,死亡率8.82%,死亡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3例,左心衰
1.稳定型心绞痛 胸痛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疼痛多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一天劳累之后。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重复发生,但有时同样的劳力只在早晨而不在下午引起心绞痛。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在3~5
(1)戒烟 (2)运动ACS患者出院前应作运动耐量评估,并制定个体化体力运动方案。对于所有病情稳定的患者,建议每日进行30~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快步行走等),每周至少坚持5天。此外,还可建议每周进行1~2次阻力训练。体力运动应循序渐进,并避免诱发心绞痛等不适症状。 (3)控制体重
检查过程 具体做法是,通过在大腿股动脉或其它动脉插入导管至冠状动脉口,注入碘对比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能检查冠状动脉血管树的全部分支,较明确地揭示冠状动脉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等。其结果可为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术方案的选择奠定科学依据。 相关疾病 心绞痛,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
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一种高分辨率断层成像技术,可以更好的观察血管腔和血管壁的变化。左心室造影可以对心功能进行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
1.症状 (1)典型胸痛 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疼痛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向上放射至左肩、臂,甚至小指和无名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胸痛放散的部位也可涉及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胸痛也可出现在安静状态下或夜间,由冠脉痉挛所致,
据《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带有某些基因或与使用抗凝血药物氯吡格雷有关的特别因子的患者,更可能在支架放置后不久在其冠状动脉支架内出现凝血块。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安放支架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人们用诸如球囊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放置等术疗来打开狭窄的冠状动脉
当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症状或心电图动态改变而无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时,可诊断为心绞痛。 存在下列任何一项时,可以诊断心肌梗死。 1.心脏生物标志物(最好是肌钙蛋白)增高或增高后降低,至少有1次数值超过正常上限,并有以下至少1项心肌缺血的证据: (1)心肌缺血临床症状; (2)心电图出现新的心
1.主要的危险因素 (1)年龄、性别本病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 (2)血脂异常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极低密度脂
术后第二天,出现心动过速(>160bpm),持续30分钟,静脉推注5次艾司洛尔(总共120mg)予以控制,此后患者对静脉β受体阻滞剂尚未表现出极速心动过速。术后第3天停用类固醇。TFT结果显示,术后第4天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T3,0.87ng/ml;游离T4,2.86ng/dl。之后胸片显示右上肺野
目前除了药物治疗外,冠状动脉介入(PCI)已经成为冠心病患者治疗的重要措施,其在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介入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术后血栓形成、急性血管闭塞、支架术后再狭窄等,常导致病人死亡或心肌梗死,带来严重的临床后果,其中血小板活性在其病理过
1.心肌损伤标志物 AMI时会出现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且其增高水平与心肌梗死范围及预后明显相关。①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起病3~4小时后升高,cTnI于11~24小时达高峰,7~10天降至正常,cTnT于24~48小时达高峰,10~14天降至正常。肌钙蛋白增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
冠状动脉CT检查介绍: 冠状动脉CT检查是一项用于检查动脉血管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 CT设备主要有以下三部分: (1) 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和扫描架组成 (2) 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贮存运算 (3) 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将经计算机处理、重建的图像显示在电视屏上或用
甲状腺危象是一种罕见的威胁生命的疾病,是由急性事件或外伤(例如甲状腺手术或其他部位的手术以及感染)引发的。本文分享一例因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引起甲状腺危象的病例,甲状腺危象引起的心血管事件是高输出的心力衰竭,伴有明显的心动过速,极易诱发死亡。很少有报道因非甲状腺手术引发甲状腺危象,尤其是CA
典型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闷痛,紧缩压榨感或压迫感、烧灼感,可向左上臂、下颌、颈、背、肩部或左前臂尺侧放射,呈间断性或持续性,伴有出汗、恶心、呼吸困难、窒息感、甚至晕厥,持续>10~20分钟,含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时常提示AMI。 部分患者在AMI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
患者,女,43岁。因“主动脉瓣置换术后10年,发现再狭窄2天”于2016年3月22日入院。患者10年前因“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左室肥厚”行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手术过程顺利。2年前我院超声心动图随访示:主动脉瓣位人工生物瓣前向血流速度稍增快(AV=3.6m/s),主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的禁忌证 1、对碘或造影剂过敏。 2、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 3、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 4、电解质紊乱。 5、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 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前 1、导管室应具备一定的设备、药品及工作人员。 2、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手术的知情同
正常值 冠状动脉的解剖无畸形及无阻塞性病变。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CTA(CT血管成像)可以用于判断大动脉炎,动脉硬化闭塞症,主动脉瘤及夹层等病征,用于帮助临床诊断。 需要检查的人群:具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作者:**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汤喆,白静,王禹。多种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高血压、高脂血以及糖尿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基本与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相似。且在调整上述CAC的相关危险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又称冠脉搭桥术(CABG),是公认的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有效的方法,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当冠脉狭窄达到75%或以上时就会明显影响血流流动而产生心绞痛症状。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行介入支架手术或是外科搭桥手术治疗。对于左主干伴(或)多支冠状动脉的弥漫性狭
采用股动脉途径或桡动脉途径,将指引导管送至待扩张的冠状动脉口,再将相应大小的球囊沿导引钢丝送到狭窄的节段,根据病变的特点用适当的压力和时间进行扩张,达到解除狭窄的目的 [2] 。 但单纯PTCA发生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和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急性闭塞多见于术后24小时内,发生率在3%-5%,可导致患
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多在近侧段,且在分支口处较重;早期,斑块分散,呈节段性分布,随着疾病的进展,相邻的斑块可互相融合。在横切面上斑块多呈新月形,管腔呈不同程度的狭窄。有时可并发血栓形成,使管腔完全阻塞(图8-28,图8-29)。根据斑块引起管腔狭窄的程度可将其分为4级:Ⅰ级,管腔狭窄在25%以下;
NSTE-ACS的处理旨在根据危险分层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冠脉血运重建策略(表1)。可使用TIMI或GRACE积分系统对NSTE-ACS患者的缺血风险进行危险分层。使用CRUSADE出血积分系统对NSTE-ACS患者的出血风险进行危险评估。 (1)抗栓治疗与STEMI相似。 (2)抗心肌缺血
相关知识
冠心病最好的自愈方法 四种方法调理冠心病
花卉疗法防治冠心病的机制
冠心病的自然疗法——休闲疗法
冠心病输液有用吗
花卉疗法防治冠心病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花卉对冠心病患者康复的有益作用
简述动植物检疫法规的基本内容
简述花坛的设计形式。
简述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
简述园艺植物灌溉的方法
网址: 简述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6198.html
上一篇: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点,错误的 |
下一篇: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