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介绍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病原、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及发生条件,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瓜;根结线虫病;发生;防治
黄瓜根结线虫,又称南方根结线虫[1]。随着设施蔬菜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加和种植年限的不断延长,使固原市原州区设施蔬菜园区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2]。据2009—2010年调查数据表明,黄瓜根结线虫病在头营镇马园蔬菜园区、官亭镇乔洼设施园区发生比较重,棚室死苗率一般为15%~42%,最严重的几乎绝收。为了探明黄瓜根结线虫病在原州区的发生规律,有效指导菜农开展防治工作,笔者于2009—2010年连续2年对黄瓜根结线虫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初步摸清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1病原
经室内鉴定表明,幼虫呈细长蠕虫状,病原线虫雌雄异型,雄成虫线状,无色透明,尾端稍圆,大小1.00~1.50 mm×0.03~0.04 mm。雌成虫梨形,多埋于寄主体内,大小0.41~1.59 mm×0.26~0.81 mm,每雌线虫可产卵300~800粒。
2发病症状
该病仅在根部发生,尤以侧根和枝根最易受害。须根或侧根染病后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对根结解剖后可发现有很多细小的乳白色线虫埋于病部组织[3]。根结上长出的细弱新根可致寄主再度感染。染病后轻者地上部症状不明显;重者植株发育不良、矮小、叶片中午萎蔫或逐渐黄枯,影响结实,有的甚至全田枯死。此外,感染该病后,黄瓜对其他病害的抗性也明显减弱。
3传播途径
初侵染源:病土、病苗及灌溉水;远距离移动和传播则依靠流水、风、病土搬迁、带病的种子、农机具沾带的病残体和病土和其他营养材料以及人的各项活动。
4发生条件
雌虫产卵后经数小时在寄主根内形成1龄幼虫,脱皮后钻出卵壳即为2龄幼虫,后在土中移动,寻找根尖,从根冠上方侵入,定居在生长锥内,并分泌刺激物,形成巨形细胞和根结(虫瘿)。病原线虫以2龄幼虫和卵囊中的卵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生长季节可呈对数进行增殖。
温度:适宜的繁殖温度是25~30 ℃,低于5 ℃或高于40 ℃则活动较少,
相关知识
花卉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原因与症状
根结线虫病怎么防治,如何用药防治根结线虫?
花生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花卉根结线虫病的防治(21页)
花卉根结线虫病的防治(10页)
根结线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花卉根结线虫病的识别与防治
如何防治凤仙花根结线虫病
牡丹根结线虫病
网址: 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7430.html
上一篇: 根结线虫病原相关分(略)g |
下一篇: 根结属线虫形态鉴定多歧检索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