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逵 1912-2001年,浙江宁波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1948年获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哲学博士学位。著名土壤学家,我国土壤学和农业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曾任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长沙农业现代化所所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第四届国际土壤学会副主席、国际磷酸盐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肥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科委副主任、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五、六、七届代表)等职。
主要从事土壤-植物营养和施肥,红壤基本性质、发生分类及利用研究。1937年发表的《土壤分析法》和1953年以后多次再版的《土壤分析法》在我国土壤分析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0年代初,我国迫切需要发展橡胶生产,他接受国家任务,带领科技人员参加橡胶宜林地考察,提出选择北回归线以南种植橡胶树的土壤学依据,通过对橡胶树生长气候、土壤条件和有效施肥的研究,将橡胶树栽培线推广到北纬18-24度,为世界上热带北缘种植橡胶树提供了样板。1981年我国干胶产量达12.5万吨,居世界第六位。这项成果1982年获国家科委发明一等奖。
70年代初,他提出的碳酸氢铵深施技术,为氮肥的合理施用和提高氮素利用率作出了贡献。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他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土壤中磷、钾元素的状况和磷、钾肥施用效应,并主持编制了中国第一幅土壤磷素分布图。为中国磷钾化学 肥料的发展和施用提供了依据。其中,有关磷矿粉的有效条件和合理施肥技术,生产上进行了大面积推广,最高年份推广面积达1000多万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所主编的《中国磷矿的农业利用》专著对中国磷矿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磷肥品种的技术和合理施用磷肥都有参考价值。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多年研究红壤的基础上,主编了《中国红壤》对中国红壤的生成发育、基本特性、开发利用和改良措施进行了系统论述,积累了完整资料,在生产上发挥了积极作用。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59-1980年间三次当选为江苏省劳动模范。曾担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土壤学报”、“土壤学进展”、“及农业现代化研究等全国性刊物编委,国际《肥料研究》杂志编委。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2名。先后主编了《中国红壤》、《中国土壤》、《中国磷矿农业利用》、《中国水稻土》等专著,刊出论文90余篇。
相关知识
院士
【中国新闻网】2019年分子植物育种大会在长召开
山花烂漫时 警惕花粉过敏偷袭
Nature Commun |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揭示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的遗传调控机制
辨草识木 绘图修志 ——植物分类学家王文采的学术人生
我院青年教师张敖博士在全国分子植物育种大会上作主题报告
园艺
2024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迎来60华诞
网址: 院士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75.html
上一篇: 土 |
下一篇: 生态环境部发布《土壤和沉积物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