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儿扎根高校应成为新常态

花儿扎根高校应成为新常态

认清形势,转变观念

花儿是国家级和世界级非遗项目,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野曲儿”。流传在大西北广袤土地上的山野民歌花儿,2006年被纳入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范围,2009年被联合国纳入人类非遗项目保护范围。两次认定,体现了花儿独具特色的本质特点,花儿迈上了两大台阶。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野曲儿”,以它雅俗共赏的姿态登上大雅之堂。是非遗项目,就得保护和传承,真正体现它的文化价值。

花儿文化最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青海花儿是西北花儿的重要一支。青海文化,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相融合,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相融合,汉族文化和众多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民间文化和宗教文化相融合,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在独特的文化背景下的青海花儿成为多民族共有的文化遗产,最具民族亲和力、民间认可度和最富青海特色。花儿文化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受到人们关注。

花儿文化的五大优势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已唱红河湟地区,其起源当在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地域辽阔。河湟花儿传唱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以及与四省区相连的陕西、内蒙、西藏、四川一些地区,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也在传唱;青海省境内,除玉树、果洛以外的所有州地市都有传唱。曲令众多。河湟花儿曲令至今多达200余种,成为民族和地域特色鲜明的音乐语言,旋律独特,感情丰富,生动形象,堪称高原音乐宝库。内涵深邃。唱词涉及社会历史、民情风俗、天文地理、民间传说、方言口语等许多方面,具有多门类多学科的文化研究价值,堪称地方文化“小百科”。民族众多。世居青海高原的9个兄弟民族热爱和传唱花儿,培育和繁荣“花儿”,使之具有极强的民族认同性,成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特殊文化粘合剂。实践表明,青海花儿作为特殊的文化载体表现了极强的生命力、传播力和渗透力,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一种全方位全景式的高雅艺术,可当之无愧地成为高校一门学科。

传承和繁荣花儿是贯彻十八大关于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这个极具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和市场经济直接联系,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成为一种经济和文化的联合体,具有了经济的意义和文化的内涵;成为一种驰骋市场经济,开展竞争的平台;成为一种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和载体。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因此,文化实际上是市场经济中竞争激烈的一个方面军。它随着现代化经济竞争而日趋激烈,这种软实力对经济和社会进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体现其独特价值。青海花儿要想在新时期为民造福,走出高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必须放眼全球,放眼未来,用超前的思维构思未来,用全新的眼光认识未来。新的竞争,就是面向世界的文化创意的竞争。谁率先认识了未来,认识了自身,抢占了先机,谁就能赢得未来。高校便成为传承“花儿”最肥沃的土地。

打造花儿品牌,高校应该率先垂范。花儿文化品牌说,已在全省形成共识。花儿的传承,也逐渐呈现出原生态保护与创新发展两条腿走路的大趋势。作为前沿阵地的高校音乐艺术专业,已经具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应当顺势而为,加快改革步伐,摈弃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走在全省前面,尽快按照市场经济需求设立专业,抢占人才高地,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使花儿扎根高校,成为新常态。其实,这也是另类形式的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前瞻性和战略性。

时不我待,兄弟省区已经迈出了花儿扎根校园的步伐。我们应急起直追,不失时机地乘着“传承经典,放飞梦想”花儿进校园活动的东风,构筑起培养专门人才的坚固阵地。

花儿扎根高校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必然性:

高校应该抢抓机遇,让花儿落户扎根,这是一项关系到全社会在保护原生态花儿的同时,与时俱进,鼓励创新与发展,使之向艺术殿堂迈进,进而大规模培养专门人才的战略决策。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必然。

花儿的优势和特色是它进入高校的有利因素。截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民歌完全具有花儿的优势和特色;也很少有一个文化像花儿文化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高校要加快培养打造花儿品牌亟须的高端人才。打造品牌实际上是保护与传承两条腿走路举措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需要创新,需要精品,更需要众多的专门人才。而这些恰恰是现状的一个缺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专门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脱节,高级人才培养没能跟上,先天不足,是教育界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

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艺术,是高校艺术专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就是为发展地方经济与社会进步服务,地方的文化特色应该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地方的人才需求应该是学校的培养方向。当下的保护与传承,是一种社会行为。尤其是对草根阶层产生巨大影响花儿的保护与传承,举全社会之力,才能取得实效。高校是其中一分子,有着优势和长处的音乐艺术专业,更应当仁不让。

可行性:

全社会形成品牌的共识,宝贵的民间资源,是花儿能扎根高校的外部有利因素。花儿品牌共识的形成,反映了一种社会的倾向和草根的愿望,这是难得的社会基础。有了这种基础,高校就有了选拔人才的富矿。富矿越广越多,人才选拔的概率就越大。花儿还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广阔的流传地域、广泛的民族认可度这些极为宝贵的民间资源,这使它成为全人类的文化。所有这些,无疑会增加办学信心,坚定办学方向。这些良好的外部因素,提供了选拔人才的最佳入口。

关注和传承地方艺术的群众需求,是内部的有利因素。综上所述,办学必须和当地经济与社会紧密相连,做到息息相关,这是成功的保证。音乐艺术专业,应主动成为保护非遗和打造花儿品牌所需的人才基地,给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合格人才,使他们创作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精神产品。花儿歌手张朵儿,之所以能够在声带小擞唱法的探索中获得成功,与她所受的高层次教育,高层次辅导是分不开的。

高校已有的人才优势,是诸多因素中的关键。师大的音乐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了广大师生的努力,饱含了所有领导和老师们的艰辛和心血。这些奋斗,是可贵的财富,也给花儿扎根高校,积累了宝贵的人才优势。这是办学所必须的软件,是诸多因素中的关键,是我们发挥正能量的保证。

音乐专业的硬件优势,是设置相关专业的基础。逐步具有基本的硬件设施,是让花儿扎根高校的极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应看到资源的优势,坚定信心,开创新局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基于新常态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
人民体谈:让健身成为生活新常态
“政府+高校”探索“绿美大院”建设新路径,树木也有“家庭医生”
海南打造花卉休闲旅游新常态
新常态下新思路 投资苗圃种苗木赚钱有绝招
花儿长沙将诞生20强 高校上海郑州上演决赛
花儿长沙成都打响预选赛 周晓晓高校唱区做评委
《花儿绽放》总导演杨子扬:花儿们有颜值、有技能、有创造力
高校艺术家齐聚金山意库,为花儿艺术旅行发展献计献策
红白喜事弃鞭炮迎鲜花 文明环保成万宁新常态

网址: 花儿扎根高校应成为新常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903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七夕将至,芍药、舜华、并蒂莲,这
下一篇: 原生骨里红梅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