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2001~2005年国家东北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品种抗病性评价

2001~2005年国家东北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品种抗病性评价

《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年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红   晋齐鸣   武海锋   宋淑云   张伟   王立新   隋晶   开通知网号

【摘要】:<正>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面积,因各地的气候、环境等条件的不同,种植的品种也不同,因此病害的发生情况各异,生产上流行的病害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国家开展的玉米新品种试验、审定、展示、示范等工作,对促进玉米成果转化,加快良种推广,繁荣种子市场,提高其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2001- 2005年国家东北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抗病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审定品种的抗病性总体变化情况,为玉米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依据及参考。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秀艳;晚熟春玉米新品种利禾716区域试验[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年07期 2 栾奕;白岩;卢实;李磊鑫;王德强;高婷婷;石洁;杨洪明;路明;“十三五”国家东华北春玉米区域试验品种抗病性评价[J];作物学报;2023年04期 3 程芳媛;雷秋萍;西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研究[J];种子科技;2018年10期 4 马静文;丁一;张萌;吴桂波;徐长营;2017-2021年东北春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中先玉335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年06期 5 龚辉;何文建;彭昌家;刘利;王婉秋;西南地区春玉米区域试验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8年11期 6 岑健枝;唐光顺;刘珍珍;陈光能;2023年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A组区试试验结果分析[J];种子科技;2024年19期 7 谢志坚;杨金梅;阳贵清;2019年国奥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西南春玉米(中高海组)结果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20年07期 8 王荣;白润标;2020年山西特早熟春玉米组试验结果报告[J];种子科技;2022年22期 9 张钧寿;黄杰;周林;丘陵平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8年18期 10 杨海丽;陈怀军;杨曙辉;李国庆;陈贵荟;杨帜辉;2023年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组联合体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研究报告[J];农业科技通讯;202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晋齐鸣;武海锋;宋淑云;张伟;王立新;隋晶;2001~2005年国家东北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品种抗病性评价[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曹永强;路洁;冯兴兴;辽西北春玉米旱灾灾损风险区划[A];辽宁省水利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1年 3 韩祥飞;董立娜;吕艳杰;王立春;王永军;基于生长环境与干物质生产的春玉米播期优化[A];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4 武佳颖;武敏桦;黄智鸿;刘子刚;赵海超;卢海博;不同覆膜方式对寒旱区春玉米土壤水温及产量的影响[A];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5 武敏桦;武佳颖;卢海博;赵海超;黄智鸿;刘子刚;不同春玉米品种抗倒性与茎秆生理生化性状的研究[A];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6 张明伟;杨恒山;范秀艳;张瑞富;张玉芹;刘晶;邰继承;王宇飞;浅埋滴灌下水氮减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A];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7 郑培峰;吕艳杰;王立春;王永军;深松对东北春玉米土壤物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A];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8 宋振伟;张卫健;寇太记;邓艾兴;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特征的影响[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9 陈尚洪;陈红琳;沈学善;王昌桃;刘定辉;水改旱种植模式对地震灾区稻田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12[C];2012年 10 宋振伟;郭金瑞;邓艾兴;寇太记;任军;张卫建;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特征的影响[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12[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翔;地膜覆盖对旱作春玉米田水碳通量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2 李伟玮;沟垄集雨栽培模式下沟垄比对旱作春玉米生长及土壤碳排放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3 张涛;西北半干旱区春玉米生产力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及模拟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4 周珊珊;黄土塬区旱作春玉米蒸腾与农田蒸散过程及其对地膜覆盖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5 闫鹏;播期、品种、氮肥管理对华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6 赵蓉蓉;玉米种植体系生态集约化管理的农学与环境效应[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7 曹国军;超高产春玉米氮磷营养特性及养分调控技术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8 曹庆军;春玉米抗茎倒能力评价及其化学调控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6年 9 唐靓;覆盖和施氮对旱作春玉米农田水氮迁移利用和生产力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 10 李小勇;南方稻田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力优势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祥齐;秸秆还田下施锌对土壤养分及春玉米生长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2 苏东伟;施肥处理对春玉米中单509主要理化指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D];天津农学院;2015年 3 陈宗政;寒旱区春玉米覆膜高产及籽粒直收技术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9年 4 王昕;乙烯利—胺鲜酯(玉黄金)对春玉米不同器官的调节效应[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5 苏国龙;毛乌素沙地农灌区滴灌条件下水分调控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6 张瑜;不同覆盖耕作方式对土壤环境及春玉米生长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9年 7 朱彤;基于遥感物候参量的春玉米面积提取及长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 8 胡蜀东;东北黑土区不同施氮条件下春玉米生物性状及水氮利用效率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 9 蒋文瑛;播期和品种对冀东地区春玉米倒伏及产量的影响[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9年 10 严富来;滴灌施肥条件下宁夏扬黄灌区春玉米水肥耦合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运海;良种配良法 春玉米丰收[N];河南日报;2024年 2 通讯员 任景全 王灵玲;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研发春玉米农气指标融入省服务平台[N];中国气象报;2022年 3 本报特约分析师 梅立红;春玉米悄然上市 短期市场流通趋增[N];粮油市场报;2020年 4 本报特约分析师 梅立红;南方春玉米零星上市 市场关注点悄然改变[N];粮油市场报;2018年 5 本报特约分析师 谌琴;华北春玉米供应量小 影响时间短暂[N];粮油市场报;2018年 6 ;不一样的春耕[N];新农村商报;2017年 7 记者 赵红梅;我省农用废旧地膜回收率力争达到60%[N];河北农民报;2017年 8 记者 黄彬 通讯员 何亮;全国大部目前春播基本顺利[N];中国气象报;2017年 9 本报特约分析师 汤薇;预计今年南方春玉米将高开高走[N];粮油市场报;2017年 10 记者 刘叶琳;春玉米陆续上市 市场博弈谨慎[N];国际商报;2017年

相关知识

2004年天津审定农作物品种
2007年内蒙审定向日葵品种
2009年内蒙审定向日葵品种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关于印发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绿色品种指标体系的通知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在作物品种适应气候变化研究中取得进展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高产、早熟、抗病性强 科学家育出38个百合新品种
玉米茎腐病的研究现状及防治策略
草地早熟禾在青海同德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天和2号玉米种子怎么样天和2号玉米品种介绍
各省份春玉米播种时间表看这里!什么时候播种才最好?种对产量翻倍!

网址: 2001~2005年国家东北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品种抗病性评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003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一种多肉植物用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下一篇: 麒麟花怎么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