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绿绒蒿——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具有很高的医药和观赏价值
原创 Isabell PlantScience 2024年09月19日 22:33 北京
红花绿绒蒿(Meconopsis punicea)是罂粟科绿绒蒿属多年生草本,高30-75cm,基部盖以宿存的叶基,其上密被淡黄色或棕褐色、具多短分技的刚毛。须根纤维状。叶全部基生,莲座状,叶片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长3-18cm,宽1-4cm。叶柄长6-34cm,基部略扩大成鞘。花单生于基生花葶上,下垂。花芽卵形;萼片卵形,长1.5-4cm,外面密被淡黄色或棕褐色、具分枝的刚毛;花瓣4,有时6,椭圆形,长3-10 cm,宽1.5-5cm。蒴果椭圆状长圆形,长1.8-2.5cm,粗1-1.3cm。种子密具乳突。花果期6-9月。
宋鼎拍摄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
该种原产于四川、西藏、青海、甘肃,一般生长在海拔2800-4300m的山坡草地,其花茎及果入药。
在西藏,红花绿绒蒿几千年来一直被作为治疗人和动物疼痛、发烧、咳嗽、炎症、肝热河肺热的重要的传统藏药。2015年,中国科学家发现红花绿绒蒿乙醇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且含量在125、250、500mg/kg提取物对小鼠具有良好的镇痛、镇咳活性,且呈现剂量依赖性。这说明红花绿绒蒿提取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陈又生拍摄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2020年,科学家获得了红花绿绒蒿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其全长152933bp,由四个典型的部分组成,即LSC区(83031bp)、SSC区(17920bp)和一对IRs区(25991bp)。基因组由131个基因组成,包括86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7个tRNA基因、8个rRNA基因和一个假基因。基于对叶绿体完整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在罂粟科中,红花绿绒蒿于罂粟有密切关系。
陈又生拍摄于四川省雅安市夹金山
在全球气候改变的环境下,红花绿绒蒿的自然生境呈现出退化趋势,这给该物种的拯救和保护带来了巨大威胁。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种植物资源,2022年,科学家对气候变迁过程对该物种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预测,科学家得出结论2050年和2070年气候变化将使红花绿绒蒿潜在生境急剧下降,适合该物种分布的自然生境的平均海拔可能会向上移动。
气候变化增加了该物种灭绝的风险,研究气候对濒危物种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来说非常重要。2023年,科学家研究发现温度季节性、最冷季度的平均温度、降水季节性和最热季度的降水是影响红花绿绒蒿潜在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相关知识
三江源“梦幻之花”绿绒蒿
西藏人工培育的红花绿绒蒿惊艳绽放
探秘高原之花:红花绿绒蒿的奥秘与美丽
气候变化对濒危藏药红花绿绒蒿适生区分布格局的影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扩容,牢底坐穿花变多了?
绿绒蒿被称为稀世之花的原因 绿绒蒿属的花语和传说
一生只开一次的花竟被摘下拍照 卧龙自然保护区将调查
采个野花牢底坐穿?最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来了
科普丨绿绒蒿 绽放高原的稀世之花
高山花卉绿绒蒿引种驯化的生理适应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网址: 红花绿绒蒿——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0566.html
上一篇: 为啥很少看到绿色的花呢? |
下一篇: 翡翠花绿色是什么品种,探索翡翠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