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缅怀陈俊愉先生辉煌的学术成就、创新的学术精神、笃实的教育理念,由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林业大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中国园林》杂志社、合肥植物园协办的“只留清气满乾坤 ——陈俊愉院士园林成就展”于2019年9月21日至12月22日举办,以表达对先生的敬仰之情。
1
开创二元分类
花卉的分类是开展观赏植物研究的重要基础。陈俊愉先生早在1945年就与汪菊渊先生在《中华农学会报》提出了“梅花品种分类体系之建议”。1947年在《巴山蜀水记梅花》进行第一次修改,提出8类梅花品种。1962年进行第二次修改,在《园艺学报》上发表了4类13型的“中国梅花的品种分类”,开创了花卉二元分类法。
二元分类法独树一帜,在菊花、荷花、山茶、桃花等传统名花分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陈俊愉先生1962年在《园艺学报》
发表中国梅花的品种分类论文
1989年,陈俊愉先生出版了《中国梅花品种图志》,记载梅花品种137个。并对梅花品种分类进行了第三次修改,新系统包括3系5类16型。第四次修改在1992至1996年,由陈俊愉和包满珠发表。1996年还出版《中国梅花》,收集记载了全国323个梅花品种。
陈俊愉先生(右二)在武汉华中农学院
观察‘华农宫粉’梅(1980年)
1999年陈俊愉先生又对梅花分类做出了较大修改,提出了3种系5类18型的系统。五次修订反映了他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
2001年陈俊愉先生主编的《中国花卉品种分类学》正式出版,书中体现了二元分类的成果,这本书是他准备了10年,写了20年,凝聚了大量心血编写而成。
陈俊愉先生主编的《中国花卉品种分类学》
2
梅花国际登录
1998年,陈俊愉先生被国际园艺学会任命为梅品种国际登录专家,成为我国获得的第一个花卉国际登录权。此后又积极倡导并促成了木犀属(2005年)等植物的国际登录权,体现出世界眼光和对中国花卉园艺的贡献。
陈俊愉先生在记录梅花品种
(2008年北京植物园)
还积极倡导建立了北京鹫峰梅品种国际登录精品园、无锡梅品种国际登录园、武汉梅花研究中心,并陆续出版《梅国际登录年报》,有序开展梅品种国际登录工作。
梅品种国际登录
3
攻克南梅北移
陈俊愉先生在1957年就开始了梅花的引种驯化试验,通过播种育苗、阶段迁移、斯巴达培育、远缘杂交、严格选择等方法,选育出了可在北京露地生长开花梅花品种。
陈俊愉先生试验的‘送春’梅在内蒙古赤峰市开花
《中国花卉报》刊文
“梅花北行4000里”(2005.7.5)
他总结提出的“通过实生繁殖、斯巴达式管理、循序渐进”的引种驯化理论,为其它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也提供了指导。
4
创新名花研究
陈俊愉先生自1961年开始就开展菊花起源研究,验证了栽培菊花杂交起源的假说,并于2012年出版了《菊花起源》。还勇于创新,选育出了植株紧密、低矮、抗寒、抗旱、耐半阴、耐盐碱、耐污染、耐粗放管理和花期长的新型开花地被植物--地被菊,在全国进行了推广。
陈俊愉先生在选育地被菊品种(1998年)
自1973年起,陈俊愉先生就开始对金花茶进行杂交研究,1980年组织领导全国协作组,建立2座金花茶基因库,研究成功多种金花茶营养繁殖方法,取得金花茶由珠江流域引种到长江流域的突破。
在月季育种上,陈俊愉先生也独辟蹊径,指导博士研究生开展刺玫月季的杂交育种,为干旱寒冷地区选育露地栽培月季新品种。
通过对中国花卉的研究,陈俊愉先生提出了“改革名花走新路”的观点,达到“传统名花国际化,世界名花国产化,野生花卉的引种驯化,花卉业规模经营化”的名花“四化”目标。
陈俊愉先生撰写的论文“改革名花走新路”
陈俊愉先生特别强调园林植物在城市中的作用,提倡物种多样性,强调城市建设中,既有生态问题,又有文态问题,要传承文明,与时俱进。
陈俊愉先生主编的
陈俊愉先生的一生,以花铭志。他所取得的成就,推动了中国园林在一个时代的进步,并为人们所铭记。欢迎观众朋友们走进园林,品悟陈俊愉先生的大家风范。
七十载潜心传统名花研究
梅花北移创奇迹
四十年致力菊花起源探索
传播花经著梅志
园林巨匠 梅花院士
铁骨冰心一树梅
永留花香在人间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园林“三陈”:陈植、陈俊愉、陈从周
科学网—追记陈俊愉院士:来生还会爱梅花
梅花的前世今生
著名花卉院士陈俊愉与花长辞
中国园博馆插花艺术展开幕 70组插花作品献礼国庆
中国园林博物馆“盛世花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插花艺术展” ——人民政协网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描写的是哪种花?蚂蚁庄园12.29今日答案最新
园博馆“秘密花园”重装亮相 首都园林绿化75年成就展开放
梅牡丹 中国国花不可总无主
春日寻梅何处去 十梅庵梅花节3月16日开幕
网址: 园博展览丨相约“只留清气满乾坤 ——陈俊愉院士园林成就展” 品味梅香悠悠 传承梅花精神(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0877.html
上一篇: 你知道如何分类花卉吗?教你四种最 |
下一篇: 凤仙花属总状花序组的花粉形态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