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望兰,属旅人蕉科鹤望兰属,学名Strelitzia reginage。别名天堂鸟花,极乐鸟之花。原产南部非洲,现在世界上许多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均有栽培。此花素有鲜切花之王的美誉,在国内外很受欢迎,是一种极有经济价值的花卉,而它的生产却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现将国内外有关的最新研究加以综述,旨在对鹤望兰的研究及生产者有所帮助。 鹤望兰是多年生常绿草木植物,植株高1~2 cm,宿根粗大,肉质。茎短缩不明显;叶基生,两侧排列,大而挺秀,长约40 cm,宽约15 cm,形似美人蕉,具长柄,质地坚硬。花梗从植株中部或叶腑中抽出,高于叶片。总苞片长15 cm,紫色,边缘呈暗红色晕;花6~8朵露出苞片之外,顺序开放,花被3片,天蓝色,外部萼片桔红或橙黄色。花色艳丽,姿态奇特,非常优雅,恰似仙鹤引颈遥望之姿,故得名鹤望兰。它是一种代表吉祥高贵的名贵观赏花卉,花期长达3~4个月,可作切花、盆花,或植于庭院、花坛中。自70年代初期以来,美国、荷兰、以色列、澳大利亚、南非和瑞典等国就广泛开展了对鹤望兰的研究。我国诸多单位从80年代开始也对鹤望兰的栽培管理、繁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1 栽培要点 鹤望兰性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充足的阳光有得植株的生长发育,阳光不足易导致花芽坏死;生长适温18~24℃,不耐寒。虽耐旱,但亦不可过分干燥,持续高温会导致生理障碍和花芽枯死。土壤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为佳,PH值为5.5~6.5。在碱性土壤中栽培该花,易黄叶直至烂根而死。 1.1 棚植技术 鹤望兰作为切花生产,一般栽植在塑料大棚内。定植前土壤要消毒,深耕使土壤膨软,并施入足够的经腐熟的有机堆肥,开好排水渠,以利雨季及时排水。在大棚内,3月至11月都可栽植,株行距80~120 cm,每公顷栽9000~13500株。也可先行密植,3~4个后再移栽。定植苗多采用2年生健康的实生苗或分株苗,定植前先将苗在水中浸泡1小时以提高成活率。定植已开花的植株,植坑直径为60~100 cm,栽植不宜过深,以植株基部的芽齐土面为好,以利于新芽萌发。 植后管理:定值后浇足定根水,第一周每天浇水一次,以后见干就浇,应视气候和土壤情况而定,保持土壤微湿,不宜过分干燥。鹤望兰生长期较喜肥,植前应施足基肥,开花前后需经常浇施,以勤施薄施为原则,切忌几种肥料一并施用。光照和温度对鹤望兰的生长和开花影响很大,光照越强越有利于生长开花,但在烈日曝晒下叶片易黄,应注意在夏季遮荫降温和通风透气。花期尤其要控制好温度,夜间温度过高会抑制花芽的形成,应掌握在15~24℃之间。低于5℃时植株将停止发育,冬季盖膜防冻也很有必要。鹤望兰栽培容易,很少发生病虫害。但排水不良,梅雨季节和植株过大都易导致病害发生。开好排水沟,摘除病叶,抽取清洁的水灌溉均可减少或避免病害感染。害虫主要有金龟子、介壳虫、袋蛾等,可用人工捕捉或药剂防治。 1.2 盆植技术 鹤望兰也可作盆花种植,其土壤要求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春秋季可置于全光照下,科季需搬进温室中并提供足够的光照。生长期间,每半月施腐熟肥一次,花期施2~3次过磷酸钙。成年鹤望兰2年换一次盆。盆中植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均和棚植相似。 2 繁殖技术 鹤望兰栽培容易,投资省,效益好。根据其生理特点,目前多采用种子育苗和无性分离两种方法进行繁殖,组织培养也取得了成功。 2.1 种育苗方法 鹤望兰种子如豌豆大小,圆形,黑亮而坚硬,脐小而尖,附桔红色绒毛。播前处理:鹤望兰种子播前需用药液清洗消毒,再用30~40℃温水浸种3~4天,每天换水一次,利于发芽。也可用极细的砂纸轻擦种子表面以加速其吸水发芽,但需注意避免擦去过多内部白色营养物。种子育苗和培养土宜采用透气性好的基质,但水分不宜过多,否则有利于透气和种子发芽。播种方法:用小花盆(或透气性好的大盆、木槽),先将细沙和培养土相混合,装盆口以下4cm处,再盖一层1cm厚的细沙,放上浸过的种子,种子间保持10cm间隔,然后盖上2cm的细沙土并浇水。也可以用深12cm左右的有排水孔的硬塑料盘作播种箱,装入8cm厚的经过消毒的蛭石作基质,按2cm×3cm规格点播后盖一层2cm厚的蛭石细粒。将播种后的花盆或播种箱置于温度较高、阳光不直射的地方,保持环境温度为20~32℃,空气湿度在65%~90%。9天后种子开始萌动,18天后开始出苗,大量出苗在播种后32~38天,此时室温应保持20~25℃,夜间不低于12℃,同时注意通风和用2只200W的日光灯补充光照。出齐苗后26天转入塑料棚内,稍加遮荫,10天后自然光照。细心养护,每周一次浇施淡水粪肥或0.2%复合液肥,勤浇水。 2.2 无性分离 分株宜在温度不高不低的早春或晚秋进行,可用利刀从植株根部切下10cm以上的幼芽或小株,切口用草木灰消毒防腐,上盆养护10~20天后即可成活,最好在养护期间套塑料袋。从10年龄老植株上切下的带8~10片叶的小株,栽培6个月后即可开花。 2.3 组织培养 受其生物学点的限制,鹤望兰种子育苗和无性分离均不能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鹤望兰种子繁殖因其幼龄期太长,需4~7年后才开花,且易产生遗传变异。种子也不易取得,需要在花期进行人工授粉(用毛笔),80天后才能得到成熟的种子。种子寿命不长,需即采即播;种子发芽率不高,发芽后6个月才长成小苗。无性分株繁殖多采用10年龄以上的植株,但每枝每年仅能分出0.5~1.5个小株,因效率大低而受到限制。 国外自80年代初就开始了采用组培法快速繁殖鹤望兰的研究。此方法已在许多单子叶观赏植物上应用,其成功皆取决于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的成分以及常规状态下合适的移栽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鹤望兰,常因其外植体的氧化褐化而告失败。以色列西伯莱大学农学院植物系的Meira Ziv 和A.H.Halevy研究发现,扩散到培养基中的褐色渗出物危害了鹤望兰外植体的进一步生长发育并导致其最终环死。他们于1983年报道组培鹤望兰取得成功。通过将鹤望兰的顶芽或腋芽消毒杀菌后再用抗氧化剂处理(用含柠檬酸、抗环血酸,PH值为4.5的预处理液暗处浸泡24小时)在MS培养基添加1%木炭或0.04%DTT(每升添加IBA2.5mg、NAA1mg、激动素5mg、2.4-D0.5mg),有效降低外植体的氧化褐化,2个月后即长出3cm高的芽。我国西安植物园的何俊彦等1996年也报道组织培养鹤望兰的胚芽2个月,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4个月后长成小芽丛,再2个月后可长成3~6cm高的丛生小植株。 但是,Meira Ziv的组培系统中使用的每个外植体(芽)最多只能增生出5个芽,繁殖率仍不尽人意。荷兰的P.A.van de Pol和T.F.van Hel于1988个报道,通过抑制鹤望兰的顶端优势诱导侧枝分化,有效提高其再生繁殖率取得成功。他们将鹤望兰单个体剪除上部,只留下基部培植一年时间后,每个单个体分化出2~30个小株或芽,这主要取决于植株个体的年龄和大小,这些小株第二年又进行同样的处理,大大提高了鹤望兰的繁殖率。( 不详)
分享到: 0
相关知识
鹤望兰盆养管理
名贵花卉养护技术
鹤望兰生长习性是什么呢?鹤望兰习性介绍
鹤望兰
鹤望兰的花栽培技术.ppt
盆栽名贵花卉
名贵花卉栽培市场前景 名贵花卉栽培效益分析
鹤望兰栽培要点
名贵花卉金棒锤
【经验】鹤望兰栽培要点和经验
网址: 名贵观赏花卉--鹤望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1111.html
上一篇: 都有哪些花草有毒不可以放在室内 |
下一篇: 家里冷的现象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