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畅)进入立冬,回暖也在路上了!随着冷空气影响的结束,江苏将开启升温模式,预计到8日部分地区最高气温重回20℃以上,而到11日,全省所有地区的最高气温都将回到20℃以上,最低气温也相应有所上升。南京虽然8日和9日都有小雨,但是妨碍不了升温的步伐,预计9日最高气温直奔21℃。
11月7日,我们将迎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通常在立冬节气期间,黄河长江之间的中原地区以及西南部分地区会入冬,古人以“水结冰,相态变化”判定入冬。立冬“水始冰”,也就是大致最低气温破0℃为入冬。现在气象标准为平均气温稳定低于10℃为入冬,两者其实比较接近。因此,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立冬入冬基本吻合,但对于其他地区就不能简单套用了。
经历了入秋后的最低气温后,我国多地气温“触底反弹”。根据中国天气网的预测,11月中旬我国多地气温将大幅偏高,预计11日至12日,华北南部、黄淮最高气温能达到20℃左右,而长江以南则超过25℃,华南部分地区甚至达到30℃以上。虽然气温有所回升,但昼夜温差依然较大,从常年来看,武汉、南京、广州等地11月、12月都是下半年昼夜温差最大时期,大家早晚出门记得多加一件外套保暖。
根据南京市气象台6日发布的天气预报,预计7日全市晴到多云,偏东风4级左右,最低气温8℃到9℃,最高气温18℃到19℃;8日全市白天多云,夜里多云转阴,部分地区有小雨,偏东风3到4级,最低气温9℃到10℃,最高气温18℃到19℃;9日全市阴有小雨,偏东风3到4级,最低气温12℃到13℃,最高气温20℃到21℃。
立冬时节怎样呵护健康?权威解答来了
11月7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节气。立冬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如何养生?怎样做好冬季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防治?糖尿病患者为何要特别注意?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时令节气与健康”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冬令进补适度平衡
民间有“冬令进补,来年打虎”的说法。这意味着冬季是调补机体、养精蓄锐、增强体质的好时期。中医专家认为,进补应遵循因人而异、因时制宜、适度平衡原则。
“进补要适度平衡。过度进补可能导致上火或消化不良,饮食应讲究多样化,荤素搭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唐旭东说,应针对不同体质,选择适合的食材和补益方法。比如,气虚体质者容易疲劳、气短懒言,可适当食用人参、黄芪等补气食材。
寒冷天气的刺激可能导致肠胃不适等多种健康问题。唐旭东介绍,秋冬季转换之际,较易导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复发。
做好呼吸道疾病防治
冬季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多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彭质斌表示,从防病和保护易感人群的角度来说,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一老一小”的健康备受关注。彭质斌介绍,儿童免疫系统还不健全,老年人通常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重环境清洁卫生等基础上,还需尽早做好疫苗接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儿童、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做好日常健康监测。
糖尿病患者要规范治疗
“糖尿病患者本身免疫力较低,冬季气温变化大,容易受寒感冒,这可能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病情。”北京医院主任医师郭立新说,应及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来调整冬季治疗方案。
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血糖。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多摄入蔬菜和水果,避免摄入高糖、高脂、腌渍和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及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生活方式调整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但并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据新华社
相关知识
有关立冬节气的花是什么
气温回暖 花卉市场走俏
立冬吃饺子祝福语
立冬后,6种花要“少水、断粮”,越是穷养,过冬越顺利
周六祝福语260句
周六问候语
把春天“带”回家,气温回暖“鲜花经济”也升温 ——凤凰网房产南京
立冬:冬油菜要平衡施肥
立冬时节,6种花入室前“剪一剪”,不生病虫害,明年长更旺
江华:花卉苗木市场回暖
网址: 立冬后还要回暖,周六南京最高气温21℃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1200.html
上一篇: 第十五届园冶杯环境艺术奖评审结果 |
下一篇: 玫瑰花的美容保健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