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牡丹根结线虫病的病状和防治(10)篇

牡丹根结线虫病的病状和防治(10)篇

相关文章10篇

1 . 牡丹根结线虫病的病状和防治

牡丹有着花中之王的美称,是一种很好的观赏花卉,常用于园林观赏,也可以根皮入药,有着不错的药用价值。牡丹根结线虫病是危害牡丹较为严重的一种花卉,会给牡丹带来较为严重的危害,所以,我们应当及时的对其进行防治。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牡丹根结线虫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1.根结线虫病分布与为害

牡丹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名花,根结线虫病是牡丹栽培中的重要病害之一。此病在国内分布较广,北京、菏泽、洛阳等地均有所报道。北方根结线虫还侵染芍药、仙客来、月季、瓜叶菊、一串红、珊瑚花、风仙花、玫瑰茄、马兰、秋海棠和景天等30多种。

2.根结线虫病症状

牡丹须根部有成串大小不同的圆形瘤状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虫体。地上植株表现矮化,生长衰弱,影响开花。叶片尖缘皱缩变黄,提早范叶。

3.根结线虫病病原及发生规律

病原为北方根结线虫,以卵和幼虫在土壤中或病体上越冬。翌年春季土温上升后,卵孵化,幼虫侵入牡丹营养根。最适宜生长发育土温为15—25℃。河北地区5月须根局部肿大,7月形成根瘤。该线虫借土壤、肥料和水传播。

4.根结线虫病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 严禁带病苗木调运。

(2)药剂防治 在露地种植的牡丹、芍药、月季、鸢尾等地块,每667平方米用10%克线磷颗粒剂2—3千克,采用沟施方法埋药,其后援土,并使土壤合较高的水分,以利于药剂在土壤中均匀分布。盆栽月季、瓜叶菊、仙客来等,3号桶盆用药1—2克,每增大1个规格,增加药量1克左右。

2 . 牡丹锈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牡丹有着“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牡丹锈病是牡丹常见的一种病害。对牡丹有着较为严重的危害,我们要及时的对其进行防治。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牡丹锈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症状:

牡丹叶片被侵染后,叶面无明显病斑,或有圆形、不规则形褐色小斑,叶背着生黄褐色小疱斑,破裂露出黄色粉堆,即夏孢子堆。后期叶背出现丛生或散生的暗褐色、纤细的毛状物,即冬孢子堆,在转主寄主松树上侵染枝干,引起纺锤形肿瘤。

病原菌:

(1)松芍柱锈菌为转主寄生菌。

(2)锈菌以菌丝在松树上越冬,4--6月在松树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锈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到牡丹上侵染危害,并产生夏孢子堆。生长期内夏孢子重复侵染,后期形成冬孢子堆,担孢子借气流传播侵染松树。

(3)一般于牡丹、芍药开花期后发生。7—8月危害严重。温暖潮湿、多风雨利于发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花圃容易发病。

防治办法:

(1)加强栽培管理,植株要种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

(2)秋未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残体。

(3)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800倍液喷施。

3 . 梅花黄化病的病状和防治

梅花黄化病,是一种在碱性土壤条件下,出现的缺铁性生理病害。这种病害会极大的影响梅花的生长和观赏价值,因此,我们要及时的进行防治哦。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梅花黄化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让大家能够更好的种植梅花。

梅花黄化病病因

淮河以北地区地栽或盆栽的梅花,由于土壤或培养土偏碱,或因长时间浇灌偏碱的用水,使梅株根系长期处于偏碱的环境中,导致营养须根坏死,从而引起叶片褪绿发黄。碱黄主要表现在新抽嫩枝的叶片上,叶片偏小,叶脉间褪绿呈黄白色,不很规则,但叶脉尚呈绿色,中下部的老叶一般不发生黄化。

梅花黄化病防治方法

盆栽用土或地栽园土,要将其pH值调整至6.5以下;用自来水浇花,要先放置3-5天,并在其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亚铁颗粒;生长季节每月浇施一次矾肥水,可预防黄化病的发生;叶片出现较严重的黄化后,可用0.3%的硫酸亚铁溶液浇施根部,用0.2%的药液喷洒叶面,半月一次,浇喷兼施、双管齐下,可促成其嫩叶褪黄变绿。少量盆栽也可考虑用1%的食醋液或0.5%柠檬酸液浇施根部。

4 . 梅花锈病的病状和防治

梅花叶片上的橙黄色粉末是锈病引起的。锈病对幼芽、叶、花及幼嫩枝梢均有危害。花芽受害后,常呈叶状;叶被害后,则多肉质变态。锈病的危害也不小,我们要尽早进行防治哦。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梅花锈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受害部位常产生星芒状橙黄色斑点,破裂后散生锈色孢子堆,这就是肉眼可见的橙黄色粉末。梅花锈病是受真菌类锈菌危害引起的。锈病病菌以菌丝体在受害部位潜伏越冬。第2年春天侵入幼芽,造成危害。

梅花锈病的防治措施:

一是:应及时将受害芽、叶、枝梢剪除烧掉。

二是:药剂防治,可以在发芽前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发病初期喷洒20%粉锈宁乳油1000~1200倍液。

5 . 梅花细菌性穿孔病的病状和防治

梅原产我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有着很好的观赏价值,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梅花细菌性穿孔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梅花细菌性穿孔病症状

梅花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上近叶脉处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点,病斑周围有水渍状黄色晕坏。最后病健交界处产生裂纹,而形成穿孔,孔的边缘不整齐。

梅花细菌性穿孔病病原

黄色单胞菌属甘蓝黑腐黄单胞菌,属细菌。菌体短杆状,大小0.3-0.8×0.8-1.1微米,两端圆,极生单鞭毛,无芽孢,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病菌发育适温24-28℃,最高38℃,最低7℃,致死温度51℃。病菌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10-13天,在枝条溃疡组织内,可存活1年以上。

梅花细菌性穿孔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被害枝条组织中越冬,翌春病组织内细菌开始活动,梅花开花前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从叶片的气孔、枝条的芽痕侵入,潜育期7-14天。春季溃疡斑易干燥,外围的健全组织很容易愈合,所以,溃疡斑中的病菌在干燥条件下以10-13天即死亡。气温19-28℃,相对湿度70-90℃利于发病。该病一般于5月间出现,7-8月发病严重。

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树势、管理水平及品种有关。温度适宜,雨水频繁或多雾、重雾季节利于病菌繁殖和侵染,发病重。大暴雨时细菌易被冲到地面,不利其繁殖和侵染。一般年份在春秋雨季病情扩展较快,夏季干旱月份扩展缓慢。该病的潜育期与温度有关:温度25-26℃潜育期4-5天,20℃9天,19℃16天。树势强发病轻且晚,树势弱发病早且重。

梅花细菌性穿孔病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修剪,使梅园通风透光,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

(2)清除越冬菌源。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

(3)喷药保护。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发芽后喷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机油乳剂:代森锰锌:水=10:1:500,除对细菌性穿孔病有效外,还可防治蚜虫、介壳虫、叶螨等。

6 . 紫薇绒蚧的病状和防治

紫薇绒蚧是危害紫薇比较严重的一种害虫,需要我们及时的对其进行防治。紫薇绒蚧主要危害紫薇的枝叶,造成严重影响,减缓紫薇的生长,造成不小的危害。这些整理的一些紫薇绒蚧的病状和防治方法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哦。

紫薇绒蚧病状:

紫薇绒蚧又名石榴毡介,1年发生2代,以卵或若虫越冬。以雌成虫和若虫在芽腋,叶片和枝条上吮吸汁液为害,致使枝叶发黑,叶片脱落,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发育,其排泄物能诱发煤污病,是危害紫薇的主要虫害之一。

紫薇绒蚧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防止病原流入,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虫能力,保持通风、透光,避免植株密度过大,结合冬季、早春修剪将虫枝集中烧毁。数量小时,进行人工刮除。

2.化学防治。

(1)冬季喷施10-15倍的松脂合剂或40-50倍的机油乳剂1-3次,消灭越冬代雌虫。

(2)发芽前,喷施3-5度石硫合剂或3-5%柴油乳剂消灭越冬代若虫。

(3)若虫是防治关键,首先对出土的初孵若虫,早春在树根周围土面喷撒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抓住孵化盛期介壳尚未增厚,药剂容易渗透的关键时期,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选用40%氧化乐果乳剂,80%敌敌畏乳剂,50%辛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剂1000-1500涪液均匀喷撒。

3. 利用高分子膜混合喷雾,喷撒在植株上形成一层薄膜,使虫体呼吸困难窒息死亡和利用天敌红点唇标虫捕食等均可收到良好效果。

7 . 梅花缩叶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梅原产我国南方,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有着很好的价值,不仅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缩叶病是没还常见的一种病害,对于梅花有着叫我严重的危害,主要危害梅花新发嫩芽,造成不小的影响。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梅花缩叶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一、梅花缩叶病危害症状

主要发生在春季,首先被害的是新发嫩芽和新出叶片,嫩梢节间变粗缩短,叶片密生,叶面皱缩变厚,呈肉质化,表面粗糙,向叶背卷曲。病叶初呈黄色、红色或紫红色,后逐渐变成灰白色,并有粉状物出现。发生严重时,病梢枯死,树势衰弱,花量减少。

二、梅花缩叶病发病规律

以子囊孢子及芽孢子在寄主芽鳞内外病梢上越冬。菌丝为1年生或多年生,芽孢子有薄壁和厚壁两种类型,前者可以继续芽殖,后者有休眠和抵抗不良环境的作用,在度过不良环境后,再萌发形成芽孢子侵染寄主。翌年4月上旬病菌开始侵染,5月上旬病害发生较重,6月停止发病。病菌1年侵染1次,偶尔也发生再侵染。但由于气温高,条件不适,危害不显著。冷凉湿润的气候最适于孢子的萌发和侵染。20℃ 左右最适于病菌的生长,28℃时病菌生长受到抑制,病害不能发生。早春连阴雨或多雾天气,不利病害发生。

三、梅花缩叶病防治技术

1、如冬季需要修剪,一定要捡拾干净掉落的梅叶、梅枝,打扫干净梅园。结合冬剪,在追肥管理时,多施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和磷钾肥,少施或最好不施氮肥,以促进梅树枝叶的健壮生长,提高植株对梅花缩叶病的抗病能力。

2、春季如需要剪枝,把剪掉的病枝、病叶带出园外,集中烧毁,以减少下一年的病菌来源。在剪除病枝、病叶时,可把剪刀放入1∶1 ∶100的波尔多液中浸泡3至5分钟,然后再剪。

3、可在梅花的叶芽刚膨大时,喷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或1∶1∶1 00的波尔多液。每年喷1至2次,连续防治2至3年,效果较好。注意,在喷药时,千万要均匀喷雾,使药液形成药膜。

4、对盆栽的梅花,除在冬、春季节进行剪枝、剪叶,并把病枝、病叶远离花盆烧毁外,花盆周围的环境要保持干燥,这样,有利于抑制病菌的发生。如已发生了梅花缩叶病,则按上述药及浓度逐盆喷洒。

8 . 梅花叶肿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梅花原产于我国南方,有着三千年的栽培历史了,梅花开于百花之先,以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激励着人们的进步。梅花叶片肿大肥厚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称为叶肿病或膨叶病。使梅花叶片变褐干枯。叶肿病对梅花的危害也是不小的,我们应当及时的进行防治哦。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梅花叶肿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梅花叶肿病症状

这种病害多发生于新梢和叶片。病叶局部或全部肿大肥厚,叶面粗糙,叶片皱缩畸形,开始时病叶呈现深红色,而后渐变为粉状层,最后叶片变褐干枯。枝梢受害后,节间变得粗短,叶片密生,造成病梢丛生,病叶卷缩。

梅花叶肿病病原

叶肿病的病原真菌是外囊菌属的一种。

梅花叶肿病发生规律

病菌冬季在被害枝梢上越冬,春天新芽萌发时侵害新枝新叶。这时如遇连续降雨,且土壤粘重积水,则发病较重。

梅花叶肿病防治方法

一是梅花不宜栽植在低洼、潮湿、通风不良的地段,盆栽梅花用土要通透性良好。

二是若发现梅花害病,应及时剪除病叶病枝,烧掉或深埋。

三是药剂防治,应抓住早春梅芽膨大时,周密均匀地喷洒1次药剂,以铲除越冬病菌并保护冬芽萌发。药剂可选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1∶1∶100等量式波尔多液。除梅花外,叶肿病病原真菌还可侵害杏树,也应注意防治。

9 . 腊梅花褐斑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腊梅的花蕾干燥,又名雪里花,一般在11月中旬开花直到次年3月左右,花期很长,有着较为不错的观赏价值的。褐斑病是腊梅花常见的一种病害,对于腊梅花有着不小的危害。褐斑病会在腊梅花叶上形成病斑,严重危害其观赏价值。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腊梅花褐斑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腊梅花褐斑病分布与危害

蜡梅花褐斑病是蜡梅花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在南京地区发生普遍。影响观赏效果。

腊梅花褐斑病症状

该病危害蜡梅的花和叶。感病初期,被害花瓣上出现针尖状小斑点,黑色。以后逐渐发展扩大成米粒大小的近圆形斑,发病严重时,病斑间互相连接成不规则形的大黑斑。叶部感病,病斑近圆形,黑褐色,边缘明显。

腊梅花褐斑病病原

病原为交链孢属真菌,隶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

腊梅花褐斑病发生规律

病菌在病残组织中以菌丝体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侵染危害植株叶片。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在蜡梅生长期内,分生孢子可进行重复侵染。当蜡梅开花时,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花上,开始侵染危害。

腊梅花褐斑病防治方法

①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清除枯枝落叶、病组织,并集中销毁。

②药剂防治:夏、秋季节,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1:160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1次,喷3-4次。

10 . 叶牡丹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蚜虫蚜虫繁殖力很强,一年可繁殖多代,大量蚜虫常群聚在羽衣甘蓝叶片、嫩茎上吸食汁液。防治方法:在蚜虫初发溡,可喷40%的氧化乐果、乐果1000~1500倍液或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

二、卷叶蛾卷叶蛾俗称卷叶虫,以其幼虫卷叶危害,常将叶片用丝卷起,躲藏在其中取食危害。

防治方法:

冬季把种植场地周围枯草、落叶清扫烧毁,消灭越冬虫躰。

发现有羽衣甘蓝卷叶蛾的虫苞溡,噟及溡摘除或直接捏死卷叶中的幼虫。

当卷叶蛾大量发甡溡,可喷50%的杀螟松或80%的敌敌畏乳油或50%的辛硫磷1000~1500倍液。也可用胺萘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喷施。

三、菜青虫菜青虫成虫白天活动,卵产在叶背,幼虫群居取食叶肉。3龄后,分散危害,早晚于叶背、叶面或嫩梢处取食,受害叶片呈缺刻状。防治方法:可人工捕捉幼虫。幼虫数量较多溡,噟及溡喷80%的敌敌畏乳油或杀螟松1000~1500倍液。用40%的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喷施也有一定效果。

四、软腐病软腐病发病初期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濧水600倍,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濧水500倍喷雾。

五、霜霉病霜霉病发病初期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濧水1000~1200倍,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濧水500倍喷雾。

六、菜青虫、小菜蛾、蚜虫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蚜虫,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濧水800~1000倍,或2.5%功夫乳油濧水2000~3000倍喷杀。

以上就是叶牡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相关知识

牡丹根结线虫病
花卉根结线虫病的识别与防治
如何防治凤仙花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病怎么防治,如何用药防治根结线虫?
榕树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docx
山茶花的致命病害——根结线虫病
花卉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花卉根结线虫病的防治(21页)
园林植物线虫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治
花生根结线虫病怎么办?花生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技巧

网址: 牡丹根结线虫病的病状和防治(10)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216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造句
下一篇: 酵母菌是真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