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鄱湖口 满眼新画卷”
湖口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实施绿色崛起
素有“江湖锁钥,水陆通津”之称的湖口县,是“江西水上北大门”。该县国土面积669.33平方公里,辖5镇7乡2场,人口近30万,建成区面积12.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1.32万。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2012年,湖口县作出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决定。在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民更幸福的共同愿景下,30万湖口人借助强工兴城的强劲东风,率先实施绿色崛起,用激情和梦想去谱写绿色发展新篇。
1、全面创建,掀起绿化热潮
三年来,湖口县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实施森林城市建设,以扩绿地、栽乔木、提品位为主线,在全县掀起了绿化建设热潮。城市规划区三年新增绿化面积502.78公顷,建成区新植乔木13.18万株,已初步形成以两大公园、三大广场、15个“森林十创单位”,以及多条道路和通道绿化为骨干的城市森林绿化体系框架,为创森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里青山半入城、江湖两岸作画屏”,三年来,全县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整合资金2个亿,集中力量推动创森工作提质提速、全面达标。
城区精品打造。建园布绿,石钟山公园、台山公园、体育公园相继建成,城防堤、纪念塔等公园全面完成升级改造,公园品质、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增加道路绿量,突出景观效果,建设并绿化了石钟山大道、台山大道、盛源路、通站大道、高速路口连接线等多条城市道路,老城区街道打造箱体绿化500组,形成了“一条道路一处景”的优美景致;坚持开展森林十创活动,各单位庭院、居民小区植树建绿,乔、灌、花、草,四季怡人。先后有行政中心等15个单位被评为全省森林十创先进单位。
森林乡村创建。三年来,全县森林乡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500万元,栽植各类树苗27万株,新增绿化面积200多公顷,武山镇、文桥乡、流泗长棉新村等乡村集镇成功创评省级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所到之处,路边有树木、庭院有绿荫、活动有绿地,农村绿化面貌焕然一新。
通道绿化提升。到2014年,全县通道建设绿化里程110.5公里,可绿化地段绿化率100%,高标准完成了通道绿化工程建设任务。
生态产业富民。县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奖励基金,重点扶持林业产业发展。已建成油茶、花卉苗木、黄栀子药材、九江水梨等四大特色林业产业基地4667公顷,2013年全县林下经济产值突破3亿元,辐射带动下的广大林农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到2014年,城市规划区森林覆盖率达40.12%,规划区村庄绿化覆盖率30.3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07%、绿地率40.32%、乔木绿地率33.76%、人均拥有乔木3.12株;城区建设各类公园、游园、广场16个,其中省级以上森林公园2个、湿地公园1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平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标准。
2、拥抱森林,尽显湖口人文
古城湖口,自然、历史、人文密不可分。
石钟山位于湖口县鄱阳湖出口处,因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撰写《石钟山记》而闻名天下。石钟山建筑群古朴典雅,集亭、台、楼、阁、塔、榭、舫、廊为一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景观。
新建的石钟公园,方正、大气,栽植大乔木近2000株,建有180吨天然巨石和200平方米纯铜浇铸的石钟山记铭牌及14幅湖口人文历史浮雕,绿色景观、人文气息在这里和谐交融,是森林与城市完美融合的精品;同一轴线上的台山公园,植物物种丰富,2010年被批准设立为省级森林公园,“霜草寒林、芦塘落雁”等湖口新八景错落其中,是人们在喧嚣闹市亲近自然、沐浴森林的较佳去处。
创森启动以来,“生态绿色杯”书法美术摄影展、“绿满鄱湖”专场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蓬勃开展。建立生态科普教育基地3处,设立森林湿地博物馆1处,注重在统一的绿色大背景中,融入本土元素,打造了有本地特色的“石钟文化”、“生态文化”、“杏林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民俗文化”等“十大森林文化”,让生态打上湖口标签,向市民广泛传播森林生态知识。
落实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采取认建、认养、营建纪念林等形式,动员全社会参与到城市绿化建设中来。近三年,全县共完成义务植树270万株,适龄公民尽责率每年都在85%以上。
今日的湖口,每一棵树,每一片林,每一处景,都渗透着人文关怀,“回馈自然、拥抱森林”的理念深入人心。
3、改善环境,绿色环保和谐
制定了生物多样性和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加快洋港湿地公园建设。全县划设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面积1200公顷,依山傍水、森林茂密,是国家保护动物鹤、鹳等候鸟、水禽栖息的天堂。目前,已查明县域野生动物80余种、植物物种570种,建成区绿化植物达到358种,各类动植物资源和湿地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养护管理,建立了管护队伍,健全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预警体系和林木采伐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措施,绿化江湖岸线38公里,森林储量逐年增长。现有林地面积17867公顷、公益林面积6000公顷,守护着湖口的青山绿水,使清澈之水长流、滨湖风光常驻,有效地保障了全县的生态安全。近年来,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三类以上,空气污染指数良好以上的天数99.6%,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超过700个/立方厘米,森林减排、环境改善效果明显,市民认同感、城市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城市公园各具特色,城市道路靓丽纷呈,单位小区舒适宜居,县域环境整体提升,森林减排、环境改善效果显著;白墙、绿树、碧水,新农村折射出当代农民的新追求;一批森林公园、森林园区、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校园、森林单位、森林营区、森林小区、森林社区、森林街道不断涌现。30万勤劳智慧的湖口人民,将满怀激情、创新实干,继续谱写建设绿色湖口、生态湖口、美丽湖口的新篇章。
“千年鄱湖口、满眼新画卷”。今天的湖口人民正满怀激情,谱写新篇,把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目标一步步变成现实,一个绿色环保、自然和谐、人居适宜的新湖口正在迎接她美好的明天。
相关知识
定州实施“六大工程”争创省级森林城市探访
固始县2021年林业生态建设和创建森林城市工作纪实
[邵阳]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大兴区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任务 营造出“花园式”城市景观
云南富源:滇南胜境崛起生态绿城
四川乐至获评省级生态园林县城 一场关于“绿色”的发展实践
让“金字招牌”永不褪色 ——我市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纪事
绿色崛起走活城乡生态建设“一盘棋”
甘肃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花落平凉
凝翠于山 披绿岸畔 太原市晋源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果显著
网址: 湖口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实施绿色崛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3219.html
上一篇: 核农学与绿色农业 |
下一篇: 关于迅速抓好当前春耕生产工作的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