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2016年绿色防控工作总结

2016年绿色防控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见》的精神要求,强化“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理念, 转变植保防灾方式,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现将近几年在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技术服务

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从2008年以来,每年成立了绿色植保防控领导小组,组长由农业局分管局长担任,农技、植保部门负责人及所属植保站站长为成员,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围绕农作物病虫草防治工作积极开展配套服务,搞好技术指导、编制技术方案、信息上报、督促检查,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项目实施县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

(二)加强宣传和开展技术培训。每年召开了病虫防控及虫情分析会议3次以上,就绿色植保防控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每年举办了不同形式的培训班不少于1期,参训人员达200人次以上;重点对示范区内所有农户、种田示范户、农机户进行培训。印发技术资料每年100余份。同时,利用电视、黑板报、墙报、标语、病虫情报等形式进行技术宣传与报导,使绿色植保防控技术得到宣传和普及。

(三)统一技术指导。绿色植保防控小组成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同时各县还抽调部分技术骨干一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在重大病虫发生关键时期,实地指导农户科学用药防治病虫。在防治技术上做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调查方法、统一防治方法、统一防治时间、统一防治药剂、统一施药。

展开剩余77%

二、主要推广应用技术

(一)发挥农业技术措施的生态调控基础作用。

1.加大防护林建设力度,改善农区生态环境 ,以利天敌的生栖。

2.科学调整作物布局,合理安排耕作制度,达到增益减害的目的。

3.扩大抗病虫的棉花新品种种植面积。

4.大力推广棉田生态带种植,达到增益控害的目的。

5.实行诱集带种植。

6.合理安排秋耕冬灌。

7.开展铲埂除蛹,人工捕捉活动,是降低害虫为害基数有效措施之一。

8.加强田间管理,加强健株栽培,达到控害目的。

(二)发挥病虫预测预报技术在绿色防控技术中的关键作用。

逐步完善我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近几年以提高病虫害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率为出发点,发挥虫情测报在防治病虫害工作中的前哨作用。

首先,我区各县测报站在区植保站的领导下,统一各项调查规范,并及时将病虫调查资料汇总分析,形成信息共享,提高对农田病虫害的预测准确率的时效性。其次,根据不同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我区棉田病虫害防治预案,指导各县植保工作,结合虫情发生情况,发布《病虫情报》或可视化预测预报节目指导各县、职工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做到每项植保措施科学合理、有的放矢,减少防治病虫害的盲目性,最终以较低的代价挽回最大程度的经济损失。

(三)应用诱杀技术,减少田间有害生物种群数量。

1.应用灯光诱杀害虫成虫,降低害虫的基数。

2.摆放杨枝把诱杀棉铃虫成虫,有效降低田间着卵量。

3.糖浆瓶诱杀:摆放糖浆瓶诱杀地老虎、三叶草夜蛾等。

4.性诱剂诱杀:发挥性诱剂对棉铃虫雄蛾具有较好的诱杀效果,同时为虫情预测工人提供及时准确的发生动态。

5.毒饵诱杀:毒饵诱杀主要控制地老虎幼虫和白星花金龟的危害。

(四)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控制害虫危害。

1.以保益除害为中心,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一是应用种子包衣;二是采取隐蔽施药 ,点片施药的措施,达到除害保益的目的;三是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或植物源农药;四是使用对天敌杀伤力较小专性农药,对保护天敌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目前我区使用的农药中90%以上都是生物性农药、专性杀虫(螨)剂。

2.采取以害养益、引益入田的措施 ,以控制棉蚜的危害。

三、主要工作成效

(一)病虫损失率显著下降,产量及质量明显提高。近几年棉花等主要作物历年重发生的棉蚜、棉叶螨、棉铃虫等通过各种措施的实施得到有效控制,病虫为害总损失率为3%以下。2016年其一县棉花绿色防控示范田1032亩棉花平均产量365公斤,比对照区平均产量352公斤增加13公斤,亩产量增加3.69%,平均喷施农药次数减少1.17次,每亩降低防治成本8.53元,防治成本减少了20.09%。

(二)减少了病虫防治成本:一是节约农药和人工费,棉花示范区每亩节约农药15-20元,节约人工费10-15元。二是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棉花示范区减少1-2次用药,少用20%左右的药量。示范区减少2-3次用药,少用20%左右药量。

(三)提高了病虫防治效果

通过各项绿色植保技术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各级领导和农户的一致好评。即提高了病虫防治效果,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玉米病虫害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棉花病虫害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甜菜病虫害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同时病虫防治成本比历年降低约15%,农药使用量较历年减少20-30%,为农业增产、农工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实施可延缓绿色防控区域的有害生物抗性水平,减缓农药更替,为病虫害的防治减轻压力,也为有害生物抗性治理提供有效控制。

(五)绿色防控不但为农业生产起到保驾护航作用,也起到减少污染,保护农田天敌等各类益虫,维护生态平衡,保证七师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和建议

近些年我区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组织有力,管理严密,落实到位,效果显著,显示出了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在看到技术实施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投入有限,技术实施年限短,技术的优势未能全部发挥出来,随着科技进步,技术要长期持续完善地开展下去,必须在各方面进一步加强力度,如在加大我区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在防护林建设上更科学,力度要更大一些,以求快速改善改善农田生态系统,在棉田三诱技术的应用上范围还不够大,推广面积还不够广,其它的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力度不足,类似赤眼蜂等天敌释放与控害技术的应用的还很有限,生态带种植在选择生态带作物的研究、推广还有限,生物性、植物源农药的应用力度还有较大空间,对各县病虫测报站的投入上还显不足,人员素质和设备配置还不够,如果能够在政策和资金上加以扶持,将大大强化绿色防控技术服务与推广工作。

目前,此绿色防控技术在我区的广泛实施取得很好的效果和成绩,但我区不会满足于现状,还将再接再厉,不断丰富和完善农业绿色调控技术和集成,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区农业植保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关知识

2023年绿色防控工作总结
2024年绿色防控工作总结
植保绿色防控工作总结精选
2021年绿色防控工作总结
002019年绿色防控工作总结
什么是绿色防控(绿色防控技术有哪些)
弥渡推广蔬菜绿色防控技术
浅论林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梨绿色防控操作技术规程
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网址: 2016年绿色防控工作总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332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智慧农业花卉产业的发展路径
下一篇: 苏南地区城市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