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北京城市副中心推广绿色防控,确保“有虫不成灾”

北京城市副中心推广绿色防控,确保“有虫不成灾”

  180万头肿腿蜂、一亿头周氏啮小蜂、两亿头赤眼蜂,再加林业保护人员布下的天罗地网和飞鸟军团助阵……

  今夏,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场战斗在树林中、花丛间上演。对阵的一方是由林保人、天敌、飞鸟组成的“联合军团”,另一方则是盘踞林间、臭名昭著的林木害虫,这场战斗在秋后已有定局。

  据北京市林业保护站的调查判断,截至目前,在林保人员的助力下,有着绿色防控杀手锏的“联合军团”旗开得胜,已经处于上风,城市副中心林木害虫处于“有虫不成灾”状态。

刘平通州林业02_副本.jpg

  林保部门布下“天罗地网”林木害虫有翅难逃

  笔直挺拔的杨树矗立两旁形成林荫大道,翠绿敦实的国槐遮出一片清凉,走在城市副中心的各条道路上,几乎满眼都是绿,一阵风吹过,无论是公园,还是城市森林更是荡漾开层层“绿波”。市民们享受着生态建设带来的绿色福祉,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里在上演着一场无声的“搏杀”。记者跟随北京市林业保护站的工作人员来到通州区西集公园,大家首先来到一个挂着四角灯笼的古色古香立柱前,这个立柱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打眼一看,以为这是一盏公园里的路灯,可北京市林业保护站副站长潘彦平走过去后,熟练地从柱子上摘下了一个细眼网罩,这时记者才看见,里面装着足有上百只各种飞蛾。

  “这是小木蠹蛾,这是国槐尺蠖的成虫,这个是美国白蛾!”外人根本看不出这些长相差不多的飞蛾的区别,就看了一眼,潘彦平像看到了熟悉的老朋友一样,一个个点着名儿。点名的同时,他还伸手轻轻地从网罩里捉出两只草绿色的草蛉和一只瓢虫放掉,“害虫一只都不能放过,它们可是林木的好朋友,让它们回到树林里做贡献去!”

  他告诉记者,草蛉和瓢虫可能是误入了网罩,林保人员在监测虫情、检查网罩时,都会把误打误撞进来的益虫放飞,让它们重回战场“杀敌”。

  “长相”与周边环境融合,而且很“古典”的灯柱谁也想不到,它是害虫们的“坟场”,而经介绍记者了解到,它是林木害虫诱捕器。北京市林业保护站防治科科长赵佳丽给记者做了一个科普,为了不让害虫诱捕器显得突兀,与公园或绿地、道路的整体环境格格不入,她们要求生产厂家都要进行人性化或仿生设计。这样,就有了一个融入环境的林木害虫诱捕器,不是专业人士看不出它有着诱杀害虫的功能。这个诱捕器“本领”很大,赵佳丽介绍,它是一个独立运行的系统,诱捕器不需要另外拉线供电,所以,它能在很偏僻的野外应用。给它独立供电的是它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白天,它自动收集太阳能给诱捕器充电,晚上则是它大显身手的时候,利用害虫成虫的趋光性,通过特殊灯管发出特殊光源,引诱害虫飞到诱捕器的周边,而害虫们意料不到的是,“死神”正等待着它们。

刘平通州林业01_副本.jpg

  诱捕器上设置有低压电网,一触网,害虫就被“啪”得一声电晕过去,就势落进了口小底大、只能进不能出的网罩中,就算苏醒,它们也有翅难逃。

  另外,这个诱捕器像汽车雨刷一样,还能定时自动对电网进行清理,以保证其作业效率。赵佳丽告诉记者,这个诱捕器设置在公园、绿地及道路旁有两大功能。

  第一,它是一个“情报站”。它能进行林木害虫的发生发展和密度调查。林保人员会定时检查诱捕器里的害虫种类、数量,对一定面积内安装的诱捕器的害虫进行统计后,他们就能准确地测算出林木害虫的发生发展情况,为之后精准地消灭它们提供“情报”,所以,这个诱捕器的“情报”功能很强大;

  第二,它是一个害虫“死亡陷阱”,能对林木害虫进行有效消灭。落入诱捕器的害虫都是成虫,它们一旦产卵,就可能孵化出成几十倍多的幼虫,对林木造成很大危害,杀死一只成虫就相当于消灭了几千倍甚至上万倍多的幼虫,这不但早早阻止了它们危害树木,更会大大降低控制害虫的成本。

  古典害虫诱捕器只是西集公园内其中的一种林木害虫“陷阱”,这里机关重重。在一个绿色的三角形纸盒里,林保人员发现了15只松梢螟成虫,它们被牢牢粘在了盒子里,这是因为盒子里涂了特殊的胶水,只要飞进这个“小屋”,松梢螟就别想再出屋,它会被活活饿死在里面,而它是松树的主要害虫。走不了几步,记者又在白蜡树上被一个吊着的一个小屋子吸引,而和绿色的“小屋”不同,这个小屋下还挂着一个精致的小瓶子,它只有成人的小拇指长,潘彦平给记者解开了其中的秘密,这个小瓶子里装着性诱激素,它散发出只有白蜡窄吉丁能接收到的激素,当它飞来时,就又落入“陷阱”,被牢牢粘住,北京的主打树种白蜡的主要害虫白蜡窄吉丁也就踏上了不归路。

  害虫们魔高一尺,但林保人员却道高一丈。他们给害虫设置了重重陷阱,记者看见,在北京市树国槐的树干上绑着一圈上面有着“北京市林业保护站”字样的塑料环,赵佳丽介绍,这是她们用于防治春尺蠖的围环,就是春季能把杨树大面积吃光吃花的一种害虫。在早春给杨树套上围环实行阻隔防治后,春尺蠖就没有办法上树,不再危害树木,大大减少害虫的发生。不同的林木害虫有不同的防治手段。潘彦平也告诉记者,北京林保充分利用现代科研成果,为北京园林绿化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林保部门在摸清了林木害虫的发生发展规律后,给她们布下了“天罗地网”,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消灭它们。

刘平通州林业07_副本.jpg

  强大并快速反应的“天敌军团”加鸟助阵共灭林木害虫

  林保部门在林间树上布设下天罗地网的同时,它们手中还有一支强大并能快速反应的“天敌军团”,这支军团以周氏啮小蜂、赤眼蜂、肿腿蜂为主力,再有瓢虫助阵,它们拥有摧枯拉朽的战斗力,每年在北京绿色防控中都起着不小的作用。潘彦平介绍,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优势寄生性天敌之一,人们很难找到美国白娥的藏身之处,可对于周氏啮小蜂来说,这却并不是难事。林保部门利用周氏啮小蜂的寄蛹生蜂特点,在每个孕蜂柞蚕蛹里面繁育5000只左右的周氏啮小蜂,它们成虫体长1毫米左右,无蜂针,不攻击人,由专门实验室进行人工培育,周氏啮小蜂会被悬挂在树干2米处,投放1至2天后,小蜂自然羽化飞出。它具有很强的飞翔和寻找寄主能力,能敏锐地寻找到隐蔽在各种化蛹场所的老熟幼虫和蛹,一旦发现美国白蛾,就把卵寄生其蛹内,吸食美国白蛾蛹的营养成分,达到消灭美国白蛾的目的。另外,它还会去“收拾”杨扇舟蛾、大袋蛾、榆毒蛾、柳毒蛾等鳞翅目害虫,这会大大降低这些林木害虫的危害。

  肿腿蜂本领也不小,它是一种以鞘翅目多种蛀干害虫(特别是天牛类)的幼虫和蛹为寄主的体外寄生蜂。是天牛等多种蛀干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对于控制天牛危害具有重要作用。肿腿蜂会用尾刺蛰刺寄主注入蜂毒,将寄主麻痹后,拖到隐蔽场所,通过取食寄主体液补充营养,为产卵作准备。肿腿蜂能消灭的林木害虫包括双条杉天牛、青杨天牛、松褐天牛、光肩星天牛等。

  赤眼蜂消灭害虫更是有一套,害虫在产卵时会释放一种信息素,赤眼蜂能通过这些信息素很快找到害虫的卵,它们在害虫卵的表面爬行,并不停地敲击卵壳,快速准确地找出最新鲜的害虫卵,然后在那里产卵、繁殖,赤眼蜂由卵到幼虫,由幼虫变成蛹,由蛹羽化成赤眼蜂,甚至连交配怀孕都是在卵壳里完成的。一旦成熟,它们就破壳而出,然后再通过破坏害虫的卵繁衍后代。这样,害虫始终在赤眼蜂的掌控之中。通州区林业保护站站长王爱东告诉记者,今年,为保证绿色防控效果,通州就组建了由180万头肿腿蜂、一亿头周氏啮小蜂、两亿头赤眼蜂组成的“天敌军团”,它们在城市副中心的各处林间与害虫展开“厮杀”。

  除了“天敌军团”外,通州今年还在各处悬挂了数百个人工鸟巢,吸引鸟类来助阵消灭林木害虫。综合评估显示,目前,“联合军团”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城市副中心的绿色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重点区域逐步试点和推广应用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

  随着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的实施,包括城市绿心、大运河森林公园、台湖森林公园、副中心绿化建设等一大批重大园林绿化项目的建设,北京副中心城市森林资源快速增加,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有着不断上升的趋势。通州区林业保护站站长王爱东告诉记者,他们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园林绿化建设的新形势、新挑战,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发展新理念,在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重点区域逐步试点和推广应用了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

  王爱东介绍,在北京市林业保护站的支持和指导下,自2016年至今,他们在东郊森林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约1200亩范围内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试点。累计悬挂信息素诱捕器4000余套、释放天敌昆虫约4亿头、布置阻隔网和围环2万个等8种物理、生物、生态防控和调控措施,逐渐降低了区域内林业有害生物基数,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同时为绿色防控理念和技术的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他们已经以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城市建成区为主,涵盖城区所有街道办事处、梨园镇、永顺镇、潞城镇及宋庄、台湖、张家湾、西集镇部分区域实施了林木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

  据通州区林业保护站副站长胡阳介绍,他们进行绿色防控的主要发生及重点防治的有害生物种类包括美国白蛾、白蜡窄吉丁、国槐尺蠖、叶柄小蛾、蚜虫等。在绿色防控方面,通州林保站制定了详细的计划,重点公园景区综合绿色防控,以减河公园、潞城中心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等市行政办公区6平方公里周边公园景区为重点,利用太阳能杀虫灯、围环、诱捕器、天敌昆虫、生防菌剂等生物和物理技术,综合示范和推进区域内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重点平原生态林综合绿色防控,以六环西辅路及西集镇、潞城镇域内通往阳光会议中心路两侧平原生态林为重点,利用太阳能杀虫灯、生防菌剂、赤眼蜂等防治以国槐尺蠖为主的食叶类害虫;利用捕虫网、诱捕器及天敌昆虫肿腿蜂等防治以白蜡窄吉丁为主的蛀干类害虫。

  同时探索病虫害查防一体化机制和体系建设,力争形成示范效应并积累推广经验;重点面向绿色防控以新华大街、玉带河大街、云景南大街、新华南北路、G103京塘路、北运河新堤路等主干道路和绿化隔离带为重点,覆盖周边居民小区,兼顾周边休闲绿地、绿化带等区域。悬挂诱捕器、释放天敌瓢虫,对槐树上的叶柄小蛾,栾树、槐树、松树、碧桃等绿化树种上的蚜虫、蚧壳虫等进行防治。悬挂诱捕器、释放天敌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进行防治。

  王爱东介绍,他们今年绿色防控的总体目标是以城市副中心的标准和质量,在确保“有虫不成灾”的前提下,进一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生态公园景区、平原生态林地、城区主干道路及居民小区等重点区域推广无公害绿色防控技术、试点前沿防控科技手段,逐渐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探索生态绿色防控新体系,营建和修复城市森林健康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确保城市副中心的绿色景观完整和生态安全。

  据了解,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靶标性高、实效性强,且生物因子受到气候等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刘平通州林业09_副本.jpg

  因此,通州区对实施区域内所采取的各类绿色防控措施,一方面对主要防控对象的发生和危害程度进行实时精准调查,以确保分类施策、及时调整,以做到精准防治。另一方面对主要采取的措施进行效果跟踪,确保防治技术实施到位。遇突发情况,他们将采取以白僵菌悬浮剂、25%噻虫嗪生物农药为主的应急措施加以防治,避免重大灾情疫情出现。

文/黄建华

摄影/刘平

相关知识

绿色防控让副中心生物增加232种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聚焦建筑等领域 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 推广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抓好植保社会化服务——我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成效显著
推广“绿色防控”精细田间管理
绿色防控项目
庄稼不打药!山东探索以草养虫、以虫治虫绿色防控技术
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专栏
棉花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推广
绿色防控工作讲话稿
蔬菜重大病虫绿色防控技术.ppt

网址: 北京城市副中心推广绿色防控,确保“有虫不成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337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果树高效栽培与病虫害绿色防控
下一篇: 解读《烟草绿色防控重大专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