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豆禾混播建植人工草地对牧草产量和草质的影响

豆禾混播建植人工草地对牧草产量和草质的影响

《干旱区研究》 2016年01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豆禾混播建植人工草地对牧草产量和草质的影响

刘敏   龚吉蕊   王忆慧   张梓榆   徐沙   罗亲普   开通知网号

【摘要】: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内蒙古大学草地生态学研究基地为试验样地,通过对单播和混播情况下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产量、竞争能力、牧草营养价值等测定分析,比较不同播种方式对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禾混播情况下,牧草产量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尤其是第2年混播草地中禾本科牧草的产量较第1年有了提高。在豆禾播种比例1∶2的情况下,混播牧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种间竞争,2 a内混播草地的相对产量总值均大于1,表明其生长较为协调,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双方均受益。豆禾混播时牧草的营养价值有所改变,豆禾混播草地粗蛋白含量增加,粗纤维含量下降,营养价值有所提高。因此,豆禾混播草地稳定性高,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较高,有利于大面积推广,是建植人工草地的较好选择。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亮;滕泽;郝凤;于铁峰;张玉霞;苜蓿混播方式及比例对混播草地生产力和稳定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24年02期 2 章双杰;沈永杰;阮丽莎;张丽华;顾幕华;朱杰;周腾彬;于书云;朱静;陈维;刘宏祥;朱春红;李慧芳;种草养鹅的牧草种植方案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24期 3 方伟;高寒地区不同禾豆混播组合与比例对牧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青海草业;2022年04期 4 叶婷;吴晓娟;芦奕晓;刘生娟;姜卓慧;杨惠敏;混播比例对两种苜蓿混播草地产量和种群密度稳定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23年05期 5 康燕霞;姜渊博;齐广平;银敏华;马彦麟;汪精海;贾琼;唐仲霞;汪爱霞;红豆草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生产力提升的水分调控模式研究[J];草业学报;2023年08期 6 魏希杰;冯廷旭;德科加;向雪梅;钱诗祎;林伟山;三江源区不同禾豆混播处理对饲草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草业科学;2023年09期 7 谢志军;王国栋;李珂璟;董俊;钱加绪;顾娴;甘南高寒阴湿区多年生牧草越冬性研究[J];寒旱农业科学;2023年09期 8 杨鹏年;杜文华;田新会;甘南高寒牧区加拿大饲用燕麦与豌豆的混播效果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22年03期 9 欧阳青;钟声;沈蓉;李世平;袁福锦;任健;刘彦培;滇东北黑麦栽培利用现状与推广应用前景[J];草原与草坪;2022年01期 10 李明;祁娟;杨航;宿敬龙;吴召林;金鑫;混播比例及播种方式对老芒麦与紫花苜蓿混播系统生产力及种间关系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2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精海;祁连山北麓豆禾混播草地生产力提升的水分调控机制[D];甘肃农业大学;2022年 2 廖承锐;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俊颖;冀西北地区豆禾混播第3年对草地生产力及其耕层养分的影响[D];河北北方学院;2022年 2 姜渊博;河西走廊地区人工草地生产力提升的水分调控与种植模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22年 3 王小军;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及其群落稳定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22年 4 李国娥;土壤异质性和物种组成对三种牧草生物量和竞争力的影响[D];兰州大学;2023年 5 马勇;不同氮素水平下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试验研究[D];石河子大学;2023年 6 齐非;氮磷添加对紫花苜蓿-羊草混播草地生产力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23年 7 付强;耐盐碱牧草的筛选与高产栽培技术[D];华中农业大学;2022年 8 杜俊颖;冀西北地区豆禾混播第3年对草地生产力及其耕层养分的影响[D];河北北方学院;2022年 9 肖毅;苜蓿/鸭茅不同行比混播模式增产增效机制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21年 10 顾立峰;盐碱地农林复合系统燕麦与苜蓿混播对饲草生长、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扬州大学;202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开云;赵云;李向林;何峰;万里强;王丹;韩冬梅;豆-禾混播草地种间关系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13年03期 2 程军回;张元明;水分胁迫下荒漠地区2种草本植物生物量分配策略[J];干旱区研究;2012年03期 3 岳秀贤;刘果厚;刘慧娟;扈顺;锡林郭勒荒漠草地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干旱区研究;2011年04期 4 曹立国;刘普幸;张克新;王洪岩;锡林郭勒盟草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空间差异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1年05期 5 郑伟;朱进忠;库尔班;张强强;加娜尔古丽;李海;不同混播方式下豆禾混播草地种间竞争动态研究[J];草地学报;2010年04期 6 李泰君;陈加国;人工草地生态经济效益与高效建植管理模式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9期 7 王平;周道玮;张宝田;禾-豆混播草地种间竞争与共存[J];生态学报;2009年05期 8 韩德梁;何胜江;陈超;杨光梅;韩烈保;豆禾混播草地群落稳定性的比较[J];生态环境;2008年05期 9 赵有益;龙瑞军;林慧龙;任继周;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J];草业学报;2008年02期 10 王旭;曾昭海;胡跃高;朱波;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草地学报;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龚吉蕊;王忆慧;张梓榆;徐沙;罗亲普;豆禾混播建植人工草地对牧草产量和草质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6年01期 2 阿依努尔·道尔达西;牧草混播技术要点[J];新疆畜牧业;2013年06期 3 王旭;曾昭海;胡跃高;朱波;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草地学报;2007年04期 4 王宝善;多年生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的研究进展(综述)[J];甘肃农业科技;1992年11期 5 西然朋措;魏希杰;周洛;乃久;卓玛;德科加;冯廷旭;称多县禾豆混播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20年06期 6 阿地力,艾尼·库尔班优良牧草的混播技术[J];新疆畜牧业;2005年01期 7 樊子菡;邢亚亮;高俊臣;闫科技;李成;武晓梅;关望源;李孟蔚;旱作豆—禾混播的草产量及其种间关系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24年02期 8 朱亚琼;关正翾;郑伟;王祥;混播种类和群体结构对豆禾牧草混播系统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8年10期 9 祁军;郑伟;张鲜花;唐高溶;王祥;朱进忠;不同豆禾混播模式的草地生产性能[J];草业科学;2016年01期 10 孙伶俐;孟翔;谢开云;颜安;刘伟;杨龙;崔荷婷;赵越;褚皓清;不同混播模式对播种当年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J];草地学报;202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影;高飞;刘昭明;崔国文;青贮玉米不同混播方式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闫天芳;魏臻武;周克友;江淮地区冬季苜蓿与燕麦混播种植模式的应用前景[A];第七届(2017)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7年 3 崔国文;梅相如;李刚;刘慧青;混播对青贮玉米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文竹;李坤峰;高亦珂;花卉混播组合研究初探[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5 向洁;王富强;郭宝光;王庆刚;余成群;沈振西;邵小明;不同混播方式下豆禾混播草地的种间竞争关系研究[A];2017中国草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6 汪建来;孔令聪;曹承富;甘斌杰;王瑞;赵斌;赵竹;小麦品种混播的产量与品质效应初报[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富强;向洁;郭宝光;邵小明;拉萨河谷区豆禾牧草混播比例、施氮、灌溉对生物量的影响[A];2017中国草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8 杨增增;张春平;董全民;褚晖;杨晓霞;魏琳娜;张艳芬;混播高寒草地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A];2018中国草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8年 9 匡崇义;徐驰;薛世明;袁福锦;(?)雪梅;黄必志;云南北亚热带冬春牧草混播组合试验研究[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高亦珂;吴春水;袁加;北京地区草花混播配置方法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青平;高寒地区一年生禾豆饲草混播群落内部组分及调控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2 郭世保;小麦多品种混播对条锈病的控制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建光;农牧交错区苜蓿—禾草混播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苟文龙;川西平原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群落生产力特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9年 5 刘温;燕麦-豌豆混播饲草型日粮调制对肉牛生产效率提升机制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3年 6 徐伟洲;黄土丘陵区两乡土草种混播下生长与生理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7 刘金彪;水磷供应对柳枝稷和达乌里胡枝子生理、生长及种间关系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年 8 申晓慧;种植方式与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及抗寒性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9 李蕾蕾;青南牧区混播饲草青贮和对欧拉型藏羊补饲效果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10 张永亮;杂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种群生理生态和稳定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薇;宁南黄土丘陵区紫花苜蓿与羊草混播初期效应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2 李佶恺;西藏地区燕麦与箭筈豌豆不同混播比例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郭宏宇;基于海流图轻度盐碱地的禾草与苜蓿混播建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4 黄健豪;土质边坡近自然复绿植物选择与混播技术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9年 5 达布拉嘎(Dabalgan);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中适宜乡土草种及混播效果评价与筛选[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6 刘莹;三种植物混播中的竞争共存特征及其水淹适应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7 朱亚琼;豆禾混播草地氮素利用效率及混播优势的测度[D];新疆农业大学;2017年 8 王尚文;灌溉对干旱草原区混播牧草种间关系和生产力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9年 9 符木;花卉混播群落建植与群落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 10 陈青雨;种肥混播用小麦专用拌种肥效应分析[D];郑州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周洪 通讯员 陈群;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技术获得新突破[N];合肥晚报;2023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梁冰清;混播“哥俩好” 大田产量高[N];农民日报;2015年 3 通讯员 杨建光;奇台县粮草混播技术获重大突破[N];昌吉日报;2006年 4 记者 牛金辉 通讯员 于建新 马学忠;奇台县粮草混播提高土地利用率[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5 记者 吕文婷;福海县混播作物丰收在望[N];阿勒泰日报(汉);2011年 6 通讯员王新刚、侯玉华;阜康人工草场混播试验项目获成功[N];新疆日报(汉);2009年 7 徐洁净;“混播”造出好景致 湛河堤上更“迷人”[N];平顶山日报;2008年 8 马冬君 记者 马云霄;混播混贮牧草栽培新模式诞生[N];黑龙江日报;2004年 9 记者 张启民 实习生 康佳星;我市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地划区轮牧成效显著[N];赤峰日报;2015年 10 记者 周昆;混播白三叶获节水环保大奖[N];中国花卉报;2008年

相关知识

自然草甸对花卉混播群落建植的启示
花卉混播在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青绿苔草与三种草坪草混播草皮卷研究
边坡绿化草灌花混播植草技术方案
一种花卉混播快速景观的建植方法
白车轴草
北方园林常见的草坪草种类————早熟禾
边坡绿化草、灌、花混播植草技术方案
高粱牧草种子优惠价格
退耕还草

网址: 豆禾混播建植人工草地对牧草产量和草质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527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共和盆地防沙治沙对策分析
下一篇: 与气候为友——中国传统园林适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