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联的概念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例如:1、 上联:万里秋风吹锦水 下联:九重春色醉仙桃2、 上联:千秋笔墨惊天地 下联:万里云山入画图二、对联的要求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最关键的两个要素,如:上联:虎行雪地梅花五下联:鹤立霜田朱叶三
3、节奏相应,平仄相谐。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
三、怎样写对联
1、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2、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这就是俗话说的“仄起平收”。
3、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4、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5、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四、对联的平仄格式
平仄的概念
中华新韵的平仄
1、现代汉语的平仄
现代汉语的四声:一声也叫阴平,二声也叫阳平,三声也叫上声,四声也叫去声。四声读法规则: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没有标调读轻声。一二声慰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2、古汉语中的平仄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1)四字联格律
A:上联:仄仄仄仄
下联:平平平平
(2) 五字联格律
A、 上联:平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仄平平
例如:上联:西风吹渭水
下联:落叶满长安
B、 上联:仄仄平平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
例如:上联:室雅何须大
下联:花香不在多
(3)六字联格律
上联: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平
例如: 上联:燕子来时新社
下联:梨花落后清明
上联:秋水长天一色
下联:落霞孤鹜齐飞
(下联平仄为“仄平平仄平平”,是一种变格,但仍遵循246平仄交替的原则)
(4)七言联格律
平起(定格)
上联:
(平)平(仄)仄(平)平 仄
下联:
(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例:上联:福无双至今朝至
下联:祸不单行昨夜行。
仄起(变格)
上联:
(仄)仄(平)平(平)仄 仄
下联:
(平)平(仄)仄(仄)平 平
例:上联:薄雾锁山真亦幻
下联:静波拥月实则空
但是,具体没有这么严格。第一字不论平仄,也就是平可仄/仄可平,第三字除了平起的下联,不论平仄。(若平起的下联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就是犯孤平,是大忌。)末字平仄很严格,不可更改。其他还有一些拗救的规则,很多,这里就不说了,一般来说,对联上的平仄了解这么多就行了,基本上大多数对联都对得上。
什么是“135不论,246分明”?对于七言绝律对仗来说,135位置的平仄可以不论,但246位的平仄一定要符合规则,这才是工整的平仄对联。
八字联格律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九字联格律
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十字联格律
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十一字联格律
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联的横批: 横批是对对联内容的总体概括,是总结性的成语。一般四个字。门联必须有,寺联一般没有。
对联的对仗
对仗的概念:对仗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所构成的修辞。
对仗歌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朝对暮,夏对春。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楼对阁,院对宫。栋宇对垣墉。墙头对屋角,寺外对庭中。几万黄蜂寻苑圃,一双紫燕入帘栊。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c.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厌相对、不重复用字。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1、对仗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开工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仗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诗词与对仗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绝句》
(唐)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五、对联故事
一、根据标点符号不同,有三种读法
1.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 朝 有时作"潮")
hai shui chao zhao zhao chao zhao chao zhao luo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 长 有时作"常")( 长 有时作"涨")
fu yun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xiao
2.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 朝 有时作"潮")
hai shui zhao zhao chao zhao zhao chao zhao luo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 长 有时作"常")( 长 有时作"涨")
fu yun chang c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chang xiao
3.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hai shui zhao chao zhao zhao chao zhao chao luo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fu yun c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chang chang xiao
二、解缙是明朝有名的才子,他从小聪明好学,但家境贫寒。解缙家对面是一家财主,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
上联:门对千棵竹 下联: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是上下联末尾各添一字:
上联:门对千棵竹短 下联: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末尾又添一字:
上联:门对千棵竹短无 下联:家藏万卷书长有
六、我写的对联
上联:低调招福事
下联:张扬惹祸端
上联:胸怀涵宇宙
下联:志向抱山川
上联:高官唤作千家仆
下联:黎庶呼为万岁人
横批:官民同乐
上联:铁板铜弦歌盛世
下联:金梭银线织初心
上联:清河湖荡漾波浪
下联:柳林树梳枝杪梢
横批:湖林如画
上联:生态园亭中停画中花亭中画画
下联:隆兴寺座上坐经上境座上经经
七、作业
以清河景色或行业特点为题材,每人写五言、七言对联各一幅
七年来,我县诗词协会没有接触诗词楹联的创作,但诗友们在创作律诗时,研究对仗必不可少,因此创作起楹联来并不生疏,希望广大诗友多下功夫,认真研究巩固,做好作业。主讲简介
陈益德:男,1960年出生,1980年参加工作,先后任共青团清河县委书记,临西县法院院长,清河县法院院长,清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先后在《百泉诗词》《燕赵诗词》《诗词月刊》《中华诗词》以及其他省市刊物等发表作品300余首。系邢台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邢台市散曲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现任清河县诗词学会代理会长。
清河诗词学会主办
顾 问:段 飞 陈益德总 编:张福磊副总编:赵立君主 编:钱子婷副主编:高长福本期编辑:钱子婷 高长福微刊同仁:孙国尊 张国荣 张东昌 张文强相关知识
上联:生态园亭中停画中花亭中画画/下联:隆兴寺座上坐经上境座上经经
合肥经开区一批花境“亮相”
世上无花敢斗香
鲜花花圈的制作方法 – 手机爱问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 唐代卷第二章 唐代园林营造中的环境美学思想在线免费阅读
(德云男友)家花没有野花香―刘筱亭
花圈挽联怎么写?
婚礼花亭图片欣赏 如何布置婚礼花亭
养护之道:本草纲目中的美容养颜经
女人经常喝花茶好吗
网址: 上联:生态园亭中停画中花亭中画画/下联:隆兴寺座上坐经上境座上经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555.html
上一篇: 关于山茶花的花语有什么含义 |
下一篇: 花痴必读!浙江春游赏花哪里强?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