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紫娇花

紫娇花

紫娇花鳞茎肥厚,呈球形,直径达2厘米,具白色膜质叶鞘。叶多为半圆柱形,紫娇花 紫娇花中央稍空,长约30厘米,宽约5毫米,叶鞘长5-20厘米。花茎直立,高30-60厘米,伞形花序球形,具多数花,径2-5厘米,花被粉红色,花被片卵状长圆形,长4-5毫米,基部稍结合,先端钝或锐尖,背脊紫红色;雄蕊较花被长,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下部扁而阔,基部略连合;花柱外露;柱头小,不分裂。花期5-7月。球根花卉,株高30~50公分,具圆柱形小鳞茎,成株丛生状。茎叶均含有韭味。顶生聚伞花序开紫粉色小花。紫娇花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达70cm,外被膜质鳞皮。叶基生;叶片线形,长20-40cm,宽3-4mm,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长葶由叶丛中抽出,单一,直立,平滑无毛;伞形长序密而多花,近球形,顶生;长梗细,长约2cm;长被6,长圆状披针形,淡紫红色或淡紫色;雄蕊6,长长于花被;雌蕊1,2房上位,有3棱,长枝线形,细长。果为果。

紫娇花性喜高温,生育适温24~30度。主要生长于山坡湿地,田边草丛中。

紫娇花原产地为南非。现江苏丹阳地区有大面积引种,地理位置靠常州夏溪市场。

栽培方法

(1)鳞片繁殖:即用鳞片扦插,产生子鳞茎球,先选择茎块大,颜色正,完好无病虫害的优质百合作种。先用竹刀切去鳞茎基部,使鳞片分开,于9—10月间栽植在向阳的砂质土壤的苗床里,开沟深10厘米,按30厘米宽的行距,35厘米远的株距,将鳞片埋植于沟内,上覆4厘米厚的土,埋后稍压。翌年春将鳞片取出,作为繁殖鳞片,再行栽植。栽植时鳞片凹形可朝下,否则不易出苗。

(2)鳞茎繁殖:也叫分球繁殖,即是将百合老鳞茎上生出的小鳞球分开进行繁殖。在9—10月份收获百合时将母球旁之小鳞茎分离采收保存,作为繁殖培育茎,与湿沙混合贮藏,待翌年四月中旬取出种植,栽植时深10—15厘米,20—25天即可发芽出土,较大的球茎当年可开花,小的培养2—3年开花。也有无土育苗的,即将取下的小鳞茎放在温室的木箱内,以温度18℃—20℃为宜,这样经3—4个月即可长出小百合苗,次年3—4月可栽植。

(3)珠芽繁殖:卷丹、麝香等百合,在叶腋生有小珠芽,可在花凋谢后,珠芽未脱落前,收取珠芽植于圃地,一年后即可形成小鳞茎,长出叶芽,2—3年后即可开花。播种繁殖亦可,但因种子发芽培植出的株苗生长缓慢,非大面积繁殖多不采用。 繁殖方法有播种、分小鳞茎、鳞片扦插和分株芽等4种方法,可根据需要任选一种。

(1)播种法繁殖

播种属有性繁殖,主要在育种上应用。方法是:秋季采收种子,贮藏到翌年春天播种。播后约20-30天发芽。幼苗期要适当遮阳。入秋时,地下部分已形成小鳞茎,即可挖出分栽。播种实生苗因种类的不同,有的3年开花,也有的需培养多年才能开花。因此,此法家庭不宜采用。

(2)分小鳞茎法;如果需要繁殖1株或几株,可采用此法。通常在老鳞茎的茎盘外围长有一些小鳞茎。在9-10月收获百合时,可把这些

(3)鳞片扦插法:此法可用于中等数量的繁殖。秋天挖出鳞茎,将老鳞上充实、肥厚的鳞片逐个分掰下来,每个鳞片的基部应带有一小部分茎盘,稍阴干,然后扦插于盛好河沙(或蛭石)的花盆或浅木箱中,让鳞片的2/3插入基质,保持基质一定湿度,在20度左右条件下,约1个半月,鳞片伤口处即生根。冬季湿度宜保持18度左右,河沙不要过湿。培养到次年春季,鳞片即可长出小鳞茎,将它们分上来,栽入盆中,加以精心管理,培养3年左右即可开花。紫娇花 紫娇花(3)

(4)分珠芽法:分珠芽法繁殖,仅适用于少数种类。如卷丹、黄铁炮等百合,多用此法。做法是:将地上茎叶腋处形成的小鳞茎(又称“珠芽”,在夏季珠芽已充分长大,但尚未脱落时)取下来培养。从长成大鳞茎至开花,通常需要2-4年的时间。为促使多生小珠芽供繁殖用,可在植株开花后,将地上茎压倒并浅埋土一将地上茎分成每段带3-4片叶的小段,浅埋茎节于湿沙中,则叶腋间均可长出小珠芽[3]。

紫娇花繁殖可用播种、分株或鳞茎种植。但在台湾不易结籽,仅用分株或鳞茎种植。全年均可施行,成活率极高,只要掘取带有鳞茎的幼株或成株另植即可。掘取的鳞茎最好有3~4个连附者为佳,伸长的叶片剪去三分之二再种植。原为生长在我国西南与西北部山野林内及草丛中的短日照植物,故大多数品种性喜凉爽、湿润的半阴环境,较耐寒冷。在富含腐殖质的肥沃砂质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茂盛,鳞茎发达,花色艳丽。紫娇花适宜氮肥,以豆饼、菜饼,农家堆肥和氮、磷、钾复合肥为最好。在紫娇花的生长期要勤松土、除草,结合浇水施肥进行中耕。一般在生长期施稀释液肥2—3次,以促其株苗生长发育。将近孕蕾开花时,施1—2次磷、钾肥,以保证株苗在孕蕾和开花期有充足营养,不仅可使花朵硕大,色鲜,并可促进球茎的发育。大面积栽植,要注意通风透气和适当遮阴,若小面积栽植或盆栽,对花多而枝秆纤细柔弱的观赏品种要设立支架,以防花枝折断。紫娇花虽病虫害较少,但也要注意防治。盆栽宜在9-10月份进行。培养土宜用腐叶土、砂土、园土以1:1:1的比例混合配制,盆底施足充分腐熟的堆肥和少量骨粉及为作基肥。栽种深度一般约为鳞茎直径的2-3倍。紫娇花对肥料要求不很高,通常在春季生长开始及开花初期酌施肥料即可。国外一些栽培者认为,紫娇花对氮、钾肥需要较大,生长期应每隔10-15天施一次,而对磷肥要限制供给,因为磷肥偏多会引起叶子枯黄。花期可增施1-2天磷肥。为使鳞茎充实,开花后应及时剪去残花,以减少养分消耗,浇水只需保持盆土潮润,但生长旺季和天气干旱时须适当勤浇,并常在花盆周围洒水,以提高空气湿度。盆土不宜过湿,否则鳞茎易腐烂,盆栽紫娇花每年换盆一次,换上新的培养土和基肥。此外,生长期每周还要转动花盆一次。不然植株容易偏长,影响美观。紫娇花 紫娇花(3)

病虫防治

紫娇花常见病害有:花叶病、鳞茎腐烂病、斑点病、叶枯病等。

(1)花叶病。此病又叫潜隐花叶病,病发时叶片出现深浅不匀的褪绿斑或枯斑,被害植株矮小,叶缘卷缩,叶形变小,有时花瓣上出现梭形淡褐色病斑,花畸形,且不易开放。防治方法:①选择无病毒的鳞茎留种;②加强对蚜虫、叶蝉的防治工作;③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

(2)斑点病。此病初发时,叶片上出现褪色小斑,扩大后呈褐色斑点,边缘深褐色。以后病斑中心产生许多的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部变黑而枯死。防治方法:摘除病叶,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喷洒一次,防止蔓延。

(3)鳞茎腐烂病。发病后,鳞茎产生褐色病斑,最后整个鳞茎呈褐色腐烂。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浇灌50%代森铵300倍液。

(4)叶枯经病多发生在叶片上,多从下部叶片的尖端和级处刑始发病,发病后睛上产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状病斑,因品种不同,病斑浅黄色至灰褐色。严重时,整叶枯死。防治方法:①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透光,加强管理;②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第7-10天喷洒一次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3-4次即可。

紫娇花 紫娇花

经济价值

起到调味增味、增强免疫功能,并有降毒驱虫,防霉保鲜的作用

食用价值

可和中国韭菜一同食用,炒、凉拌、做汤等均可。

紫娇花主要食用部分为嫩茎叶,鳞茎,其营养成分,每百克全株含蛋白质3.4g,脂肪0.4g,糖类26g,粗纤维0.9g,钙100mg,磷53mg,铁4.6mg,胡萝卜素0.09mg,硫胺素0.08mg,素0.14mg,抗坏血酸36mg,尼克酸1mg,保健上传统中医学认为薤白具有温补作用,可健脾开胃,助消化,解油腻,促进食欲。对体弱者而言,可润中补虚,使人耐寒。另外,薤白的钙、磷等无机盐含量极高,经常食用有利于强健筋骨,特别对于成长期的儿童和缺钙的老人有良好的营养价值。我州通常于2-4月采摘嫩茎叶供食用,至6月份叶片开始枯黄时采收鳞茎,将整株掘起,扎成束,挂在阴凉通风处,供加工或出售。

药用价值

根含大蒜糖。美食功效:温中,散结气。胸脾心病(包括心绞病):薤白9克,瓜萎仁9克,半夏4·5克,水煎去渣,一日2次以少许黄酒冲入温服。赤白痢疾(包括急性肠炎):薤白30~60克,糯米100克煮粥食。小儿疳痢(包括慢性肠炎):鲜薤白洗净,捣如泥,以米粉和蜜糖适量拌和做饼,炊熟食。性味:苦辛、温、无毒。归经:入肺、大肠。功效:温中散结,祛湿止痢。主治:胸痹心痛,赤白痢疾。说明:薤气味相似大蒜,故名野蒜;根色白,又名薤白,入中药用。民间多用作酸菜食用。食疗方精选:1、薤头60克,糯米60克,煮稀饭食,治赤白痢疾。2、鲜薤头洗净,捣烂如泥,用米粉和蜜糖适量拌和做饼,烤熟食之,治小儿疳痢(包括慢性肠炎)。3、薤白10克,瓜蒌仁10克,半夏5克,水煎去渣,黄酒冲服,一日两次,治胸痹心痛。4、薤白粥,薤白10-15克(鲜者30-45克),与粳米100克共煮粥。煮熟后油盐调味食用。有宽胸行气止痛作用,适用于冠心病之胸闷不舒或心绞痛,老年人慢性肠炎、菌痢。紫娇花 紫娇花(3)

7词条图册

相关知识

紫娇花
紫娇花植物繁殖方法
紫娇花植物修剪方法视频
【基地直供多年生草本紫娇花 紫娇花杯苗 公园绿化路边绿化耐热植物】
娇兰 花草水语
031 植物美学之紫叶李花
娇兰推出全新花草水语洒绿橙花淡香水
法国娇兰 兰花科技揭秘无限生命力
娇兰花草水语茉莉花神淡香水
娇兰全新Aqua Allegoria花草水语系列淡香水

网址: 紫娇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70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杜鹃花什么时候开 杜鹃花有几次花
下一篇: 兰花鉴赏三十六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