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水利工程白蚁“智”治
发布日期:2023-06-09 18:09 浏览次数:154
我市地处亚热带气候圈,多温热潮湿,适宜白蚁生长繁衍。为控制水利工程白蚁危害,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理,近年来,我市探索科学防蚁方法,不断创新白蚁防治手段,保障工程运行安全,实现从“化学防治”向“绿色防治”转变。
一、数字赋能,强化防治技术手段。一是实时化监测。我局联合市白蚁防治行业主管部门投资411万元,在全市域内布设白蚁监测装置11000余套,其中主城区重要堤防背水坡设置3604套,实现实时自动采集蚁情数据。3月份投入使用以来,堤防监测点产生预警215条,准确率在93%以上。二是全局化掌控。白蚁防治管理驾驶舱将全市域采集到的白蚁监测数据形象直观地进行展示,并对异常关键指标预警和分析,使得白蚁防治管理和决策更加科学智能,为领导决策提供“一站式”决策支持。三是智能化处置。系统融合大数据管理、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病虫害防治专家库,支持上传蚁害信息,系统自动识别分类、智能推送治理方案,结合专家处理建议,用户评价反馈,实现云端白蚁灭治指导闭环操作。
二、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综合能力。一是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市白蚁防治行业主管部门指导、我局牵头,各镇街、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协同”的联动机制,实现白蚁防治网格化管理,有序开展白蚁防治工作。二是统一全市质量管理制度。借助白蚁防治行业主管部门力量,全面提升白蚁防治机构服务保障能力,建立全市统一的白蚁防治项目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形成符合诸暨实际的白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三是运行信息化监督形式。依托白蚁防治全生命周期服务数字化平台,将白蚁防治项目纳入大数据管理,尽量采用绿色监控技术,实现白蚁防治线上全过程闭环管理和实时动态监督管理。
三、创新共享,数据引领防治工作。一是再造流程推动新技术建设。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实现白蚁防治管理制度体系重塑,研究推广白蚁防治新药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全面停止药物屏障技术,禁止高残留药剂,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使用量,白蚁预防监控技术应用率达到100%。二是平台应用支撑系统建设。联合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进一步完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针对白蚁防治数字化改革中的新任务、新需求,强化技术支持,开发共性适用的应用支撑组件,全面支持白蚁防治行业主管部门搭建全流程数字协同平台。三是推进数据集成应用建设。基于白蚁防治核心应用场景汇聚各类数据资源,统筹推进数据集成并统一到数字平台,及时搭建数据分析模型。围绕蚁情指数研判形成全面完善的白蚁防治数据分析库,推动白蚁防治管理、治理由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计划2023年底,全面实现诸暨市白蚁防治全生命周期数字协同运作,完善白蚁预警机制,提升应急能力。
相关知识
建设浙江大花园·十大名山公园走进雁荡山暨“魅力名山·智治赋能”论坛在温州举办
以“智”赋能!开远开启花卉全产业链“金钥匙”
数字赋能 产业迸发澎湃动能
强化数字赋能 依托智能化措施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科技赋能,让乡村有“智”更有“质”
数字赋能让云南开远花卉产业有“质”更有“智”
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专家热议数字金融如何赋能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茂名高州AI“高智荔”…AI赋能智慧农业,绘就广东农业丰收图景!
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哈尔滨)赋能产业升级
数字金融赋能花卉产业发展 丰台“花乡”将“提档升级”
网址: 数字赋能水利工程白蚁“智”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7252.html
上一篇: 网络课程—植物营养学 |
下一篇: 植物营养学试题一.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