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市气象部门预测,本市3月大部气温较常年略偏高,降水偏少,多大风天气。当前,正值早春西瓜定植高峰,昼夜温差大、设置二道膜且通风不良等因素易诱发灰霉病、蔓枯病等病害发生,气温回升较快利于蚜虫发生,为加强早春西瓜病虫害防控工作,特制定本防控技术要点。
一、为害症状
1.蔓枯病 西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以茎蔓受害最重。叶片受害时,发病初期呈黄色小圆斑,叶片发病多从叶缘产生 “V”字形或半圆形黄褐色轮纹斑,老叶病斑易生小黑点,干枯后呈星状破裂;茎蔓染病,主要在茎基和茎节的附近初生油渍状病斑,病斑呈椭圆形或梭形,溢出琥珀色胶状物,干后为红褐色小硬块,茎蔓表皮纵裂,表面散生小黑点;果实受害后初期为水渍状病斑,中央变成褐色枯死斑,并开裂,内部组织木栓化枯死。
图1 西瓜(幼苗)蔓枯病叶部及茎部症状
2.灰霉病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秆。苗期染病,先是心叶受害,后枯死,瓜农称烂头;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发病,病斑初为水渍状,从叶尖或叶缘向基部呈“V”字形扩展,并产生深褐色轮纹,有时病斑长出少量灰褐色霉层,为害严重时,叶缘干枯卷曲;茎蔓染病后,茎部腐烂,茎蔓折断,引起烂秧;果实染病先从花器开始发病,残留的柱头或花瓣被病原侵染后,病菌向果柄、果面扩展,被害果面呈灰白色、软腐。
图2 西瓜灰霉病叶部症状
3.蚜虫 瓜苗生长点被害可导致枯死,嫩叶被害后卷缩,瓜苗期严重被害时能造成整株枯死,成长叶受害,会干枯死亡,缩短结果期,造成减产。蚜虫为害更严重的是可传播病毒病,使植株出现花叶、畸形、矮化等症状,受害株早衰。
图3 瓜蚜为害状
图4 瓜蚜
二、发生特点
1.蔓枯病 瓜类连作,过度密植,嫁接苗伤口愈合不良,瓜苗疯长,营养生长过旺,频繁整枝,伤口增加,温暖高湿、寡照,通风不良,以及连续阴雨天利于病害发生。
2.灰霉病 灰霉病菌喜低温、高湿和弱光条件。早春遇到雨雪天气时不能及时放风,大棚内光照不足、气温低、湿度大,植株叶面结露时间长,灰霉病易严重发生。
3.蚜虫 瓜苗定植后即有发生,为害盛期为5月至6月,春茬西瓜发生重于秋茬西瓜。棚室周边杂草较多易导致蚜虫早发重发。种植密度大或营养条件恶化时,可产生大量有翅蚜迁飞扩散。
三、防治技术要点
(一)农业防治
1. 病害
(1)加强温湿度调控,降低棚室湿度 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加强通风换气,控制土壤和空气湿度。
(2)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增施磷钾肥及钙镁等微肥。叶面追肥,促使西瓜植株生长稳健,增强抗病性。
(3)及时清除病残体 发现灰霉病病情,及时摘除病花、病果、病叶,并疏花,集中深埋或烧毁,保持棚内清洁。
2.蚜虫 及时清除棚内外杂草,或铺设黑色地布阻隔杂草上蚜虫迁飞入棚。
(二)物理防治
蚜虫 在通风口、门窗增设防虫网,阻隔有翅蚜入棚;瓜苗定植后,在瓜秧上方20 cm处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每亩20~25块,当粘满蚜虫时及时更换;铺设银灰膜趋避蚜虫,或在大棚通风口挂10 cm宽的银色膜,防止蚜虫飞入棚内。
(三)生物防治
1.病害 可选用3亿孢子/克木霉菌水分散粒剂125~167克/亩,或10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70克/亩,叶面喷雾,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2.蚜虫 在蚜虫种群密度低时,释放异色瓢虫和蚜茧蜂,种群密度大时喷施藜芦碱或除虫菊素防治。
(四)化学防治
1.蔓枯病 发病初期,可选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20~140克/亩,或22.5%啶氧菌酯悬浮剂35~45毫升/亩,或24%苯甲·烯肟悬浮剂30~40毫升/亩,或560克/升嘧菌·百菌清悬浮剂75~120毫升/亩等药剂进行叶面喷雾。
2.灰霉病 发病初期,可选用30%唑醚·啶酰菌悬浮剂40~60毫升/亩进行叶面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3.蚜虫 可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0克/亩,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3.3~40毫升/亩,40%氟虫·乙多素水分散粒剂10~14克/亩, 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3~5克/亩。
相关知识
早春,西瓜病虫害如何防治?
西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西瓜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西瓜常见病虫害防治.docx
西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
西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西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设计.docx
基金项目:河南开封早春大棚礼品小西瓜绿色简约化栽培技术
西瓜各时期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这才是高产、稳产关键
西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docx
网址: 早春西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7259.html
上一篇: 植物科学前沿 |
下一篇: [题目]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