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蕙兰怎么养?大花蕙兰是一种杂交出来的花卉品种,植株挺拔,花茎直立或下垂,花大色艳,主要用作盆栽观赏,下面经验书小编教你大花蕙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花蕙兰四季养管与花期调控
大花蕙兰又名喜姆比兰、新美娘兰,系兰科兰属复茎类半附生兰。大花蕙兰的原生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及东南亚高山上,现栽培的园艺品种均为这些原生种的杂交后代。大花蕙兰性喜高温、潮湿、半阴、通风良好的生长环境,忌强光照射和基质积水,喜大肥。生长适温为25℃-32℃,越冬温度不能低于10℃。栽培大花蕙兰需用漏空花盆栽培或木框吊栽,以蕨根、树皮、苔藓、火山石等为栽培基质,也可用疏松的泥炭土或草炭土栽培,花期外加套盆入室观赏。
四季养管
1.春季管理
春季是大花蕙兰新芽生长的重要阶段,应将其置于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莳养,但应避免暮春午后受到烈日灼晒。注意夜间室温不能低于10℃,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平常间干间湿地浇水,在保持基质潮湿的同时,也要对植株叶面经常喷水,但是避免根部积水导致根系腐烂。新芽生长时,每周要追施1次稀薄液肥,或氮:磷:钾比例为6.5:6:19的专用肥:新芽4cm-5cm长时,则应改用固体有机肥,每月追施1次。春天危害大花蕙兰的主要病虫害有蛞蝓和介壳虫,蛞蝓可在盆边放菜叶或香蕉皮诱捕,介壳虫则需每隔10-15天喷洒速灭松乳剂1次,同时要除去虫卵和幼虫。
春天还是大花蕙兰幼苗上盆、大苗分株和老苗换盆的最佳季节。小苗上盆应坚持盆与苗协调,做到小苗种小盆,大苗种大盆。上盆后的小苗初期应浇水,保持基质湿润状态,待恢复生长后再加大浇水量和浇水次数,并开始追施稀薄液肥,促进植株生长改良。对于生长过大的兰丛,可结合换盐进行分株。分株时,首先将兰丛拔起,剪切去过多的根群,分切成每丛3-4茎大小,用新的基质重新种植。种植时,注意不要埋得过深,并不要将兰株植于花盆中央,为新芽伸展预留出充足空间。分株重栽后的兰株需避强光莳养,坚持2-3天浇透水1次后,每天叶面喷水1-2次,停止施肥,待恢复生长(约需1个月左右)后再转入正常管理。
2.夏季管理
夏季是兰株新芽生长最快的季节。初夏时,兰株约可长至去年高度的一半,夏末即可与去年一样高,甚至还要高。此时兰株将进入花芽分化期,老茎会出现深浅不一的纵向褶皱。气候干热的地方,要重点作好遮阳和降温工作。通常宜遮光40-50%或放置于无直射光的地方莳养,并尽量创造条件降低温度,且最好能控制温度在25℃以下,以利于花芽分化。晴天浇水要在每天早晨7时左右和晚上9-10时各浇水1次,浇水时一定要浇到盆底有细水流出为止。必要时还需进行叶面喷雾,保持叶面湿润,同时降低温度。夏初每月要追施有机固体肥料,夏末则应暂停,改用磷:钾:镁比例为46:30:1专用液肥稀释2000倍后直接喷洒口十面,也可用腐熟液肥稀释后喷洒叶面,每周1次。夏季大花蕙兰易受粉虱和黑斑病危害,需及时喷药防治。粉虱可用马拉松乳剂或速灭松乳剂1000倍液喷杀,每周1次。黑斑病则可用大生800倍液防治,每月两次。此外,大花蕙兰夏季抽生的新芽通常不能充分生长,需将这些芽及时连根拔除,避免消耗养分,导致植株无法正常生长开花。
3.秋季管理
到了秋季,大花蕙兰的花芽将停止生长,基部开始肥大,曾出现过褶皱的老假鳞茎开始变得光滑,至10月下旬老叶也将由浓绿转为茶褐色,兰株的营养生长期结束,开始进人花芽分化期。可将其放在光照充足处莳养,但仍要避免强光灼晒,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浇水施肥仍然和夏季大同小异,浇水要充足及时,初秋时节早晚各1次,至秋末夜间温度较低时,晚上就不需再浇水了。施肥每周1次,以富含磷钾的液肥为主。同时,随着气温的下降,要注意做好保温工作,及时将兰株移入室内或其它温暖的地方莳养。入室后的兰株,由于通风条件较差,容易引发病虫害,必须做好预防。除此之外,还要及时摘除叶芽。因为通常情况下,9-10月间可从当年新生茎的基部抽生花芽,同时还会长出许多叶芽,从而影响了花芽的成长,故应认真辨别并将其摘除。但新生的叶芽需待其稍稍长大,判明是花芽还是叶芽后,再把叶芽摘除。
4.冬季管理
到了冬季,兰株的鳞茎已储存了丰富、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即将进人开花期。兰株的花芽发育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入室越冬的兰株要特别注意温度、湿度和通风的管理。通常宜放置在朝阳的地方培养,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利于翌春发芽。花苞开始生长后,应注意光的强度,过强的光照将导致花苞灼伤,甚至哑花。通常情况下,出蕾到开花期间应给予弱光照,其后则需较强光照,但白色、奶黄色、淡粉色、绿色系列的花不宜光照过强。室温则应控制在白天18℃-25℃,夜间12℃-15℃。避免人为加温过高,导致花苞黄化凋谢。浇水需适当控制,2-3天1次即可。含苞待放的兰株,可适当多浇些水。气候干燥的地方,还需每天1-2次向叶面及其四周的地面喷水,以提高湿度,防止哑花。冬季兰株处于休眠期,不宜施肥,但为了促进开花,可向叶面喷施磷钾含量较高的稀薄液肥,浓度切勿过高,不好掌握时“宁稀勿高”,每周1次。而当花茎长至15cm左右时,则要及时竖立支柱固定花茎,并调整其生长方向,使花茎保持挺直。但操作时要小心,避免弄断脆弱的花茎。[经验书www.]
大花蕙兰花期很长,通常可持续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期间要消耗大量养分,若长期开花,不但易造成兰株衰弱,甚至连新芽和叶片都长不出来,故应适时剪除花枝。通常可待花序上全部小花绽放时,将其剪下瓶插继续观赏,并及时追施稀薄液肥,每隔4℃5日1次,直到植株恢复生长为止。
花期调控
通常情况下,3年生的大花蕙兰就可开花,但商品性生产的大花蕙兰,多种植4-5年后才进行催花处理,以获得更多的花枝数和花朵数。若需调控花期至春节期间开花,则需在8-9月花芽开始萌动时,转移到温度18℃-22℃,昼夜温差10℃以上的环境中,催花处理2个月左右即可。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8年04期 作者:陈璋
★大花蕙兰栽培管理技术
1 形态特征与品种
1.1形态特征
大花蕙兰又名虎头兰、喜姆比兰和蝉兰,兰科兰属,叶长碧绿,花姿粗旷,豪放壮丽,它具有国兰的幽香典雅,又有洋兰的丰富多彩,在国际花卉市场十分畅销。大花蕙兰为多年生附生性草本,假鳞茎椭圆形,粗大,叶呈革质,带形半直立,浅绿色有光泽。花葶斜生,稍弯曲,有花6~12朵,花朵硕大,花形规整,颜色鲜艳,有黄、红、粉、白等各种颜色,略带香气,唇瓣具红,紫斑点,花期较长,整个花序可维持50~80天。
1.2 常见栽培品种
常见栽培品种有洋红色的安娜贝丽(Annabelle)、彩斑(Heathery),血青色的巴塞罗那(Barcelona)、森林之王(ForestKing),莱维斯公爵(LevisDuke)和先锋(Vanguard),红色的卡门(Carmen)、红美(RedBeauty),乳白色的小瀑布(Cascade)、牧歌(Madrigal),黄色的金色羊毛(GoldenFleece)、抒情诗人(Troubadour),银灰色的莫莉(Molly)和白色的新娘(TheBride)。常见同属观赏种有冬凤兰(C.dayanum),花白色,带紫色条纹;碧玉兰(C.lowlanum),花黄绿色,唇瓣紫红色;黄蝉兰(C.iridioides),花浅黄色,唇瓣黄色;独占春(C.eburneum),花纯白色,唇瓣有紫红色小点;短叶虎头兰(C.wilsonii),花淡绿色,唇瓣黄白色,有红褐色条纹和斑点。
2 繁殖方法
2.1分株繁殖
在开花后,新芽尚未长大之前,短暂的休眠期是分株最佳时间,分株前使基质适当干燥,让根部发白、柔软,这样不易折断根部;将母株分割成2~3筒一丛盆栽,抓住假鳞茎,不要碰伤新芽,剪除黄叶和腐烂老根。其缺点是繁殖系数低、繁殖量小,容易产生变异植株,出苗不整齐。
2.2播种繁殖
应用于原生种的繁殖和杂交育种。种子细小,在无菌条件下,极易发芽,发芽率在90%以上,播种苗7~8年才开花,现在大花蕙兰生产栽培中不使用这种方法。
2.3组培繁殖
选取健壮母株基部发出的嫩芽为外植体。将芽段切成直径0.5mm的茎尖,接种在准备好的培养基上。用MS培养基添6-苄氨基腺嘌呤0.5mg/L培养,52天形成原球茎。将原球茎从培养基中取出,切割成小块,接种在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2mg/L和萘乙酸0.2mg/L的MS培养基中,使原球茎增殖。将原球茎继续在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0天左右在原球茎顶端形成芽,在芽基部分化根。90天左右,分化出的植株长出具3~4片叶的完整小苗。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种苗量大,出苗整齐,管理技术要求一致,开花期一致。
3 栽培管理技术
3.1温度管理
大花蕙兰喜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生长适温为10~25℃,白天在25~28℃,夜间10~15℃比较好,有利于花蕾生长,花芽发育正常,花茎正常伸长,在2~3月开花。若温度低于5℃,花期推迟到4~5月份,而且花茎不伸长,影响开花质量;若温度在15℃左右,花芽会突然伸长,1~2月开花,花茎柔软不能直立;如夜间温度高达20℃,叶丛生长繁茂,影响开花,形成花蕾也会枯黄(若花芽已形成,气温高达28℃以上,将会造成枯萎或掉蕾)。大花蕙兰花芽形成、花茎抽出和开花,要求白天和夜间温差大。
从组培瓶中移出的幼苗,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差,最好将夜间最低温度保持在20℃左右,待苗株恢复后可根据栽培方式来调节夜间的最低温度。进入中苗、大苗的管理时,夜间保持8~15℃,白天气温不能超过30℃,在催花阶段,温差保持在15℃以上,否则花芽不会分化。温度保持好对根系的生长也较有利,根系生长所需的温度为13~16℃,若温度较低,导致营养不良。
3.2光照管理
大花蕙兰在兰科植物中属相对喜光的种类,光照充足有利于形成花茎和开花。但光照太强,会导致叶片灼伤,影响开花质量。过多遮荫,叶片细长而薄,不能直立,假鳞茎变小,容易生病,影响开花。盛夏遮光50%~60%,秋季多见阳光,冬季雨雪天,应增加辅助光。
3.2.1小苗的光照要求。光照应保持在2000LX,定植半个月后再逐步增加光照20000LX,让苗株尽快恢复,否则,生长延迟,叶芽干枯。
3.2.2中苗的光照要求。在刚换盆的15天内,应保持原小苗的光照要求,然后再慢调节光照量达到30000~40000LX,形成一个光照过渡期而不至于伤害苗株。
3.2.3大苗的光照要求。大苗阶段的管理,也需要在15天内,保持中苗光照强度再逐步增加光照达50000~60000LX,在本阶段光照量必须充足,否则导致开花质量低劣。
3.2.4开花株的光照要求。进入开花催化阶段,光照量需要增加到60000LX,到花芽分化后可逐步将光照量降低至50000LX,这样有利于正常开花。开花株的光照应根据不同花的颜色来提供不同的光照量,对于黄色系、绿色系来说,将光照降低至30000~40000LX,开出来的花会更鲜艳。不同花色花株应该分开管理,否则无法调节光照。
3.3湿度和水分管理
3.3.1湿度要求。大花蕙兰属地生兰类,喜根部湿润而不积水的环境,生长期要求75%~85%高湿,休眠期50%,花期55%~65%。
3.3.2水分管理。大花蕙兰是较喜水的兰花,浇水最主要是控制水温,因为大花蕙兰的根系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是13~16℃,若水温过低或过高,会导致根系腐烂。浇水时一定要使水从盆底流出为止,这样可带走根系周围呼吸的有害气体。浇水时需要根据植材的保水性和植株的生长发育来决定,若植材的保水性较差,浇水次数应增多,反之次数减少。在植株旺盛生长期可多浇水,每隔2~4天浇1次水;休眠期少浇水,每隔5~7天浇1次水。浇水时不能让花朵沾到水,所以对于开花的植株要统一管理。干旱季节,应喷雾降温、增加湿度。浇水时应调节水的pH值,兰花需偏酸性的水,一般pH值要求在5.5~6.5之间。大花蕙花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对水中的钙、镁离子比较敏感,以雨水浇灌最为理想,浇灌时不要直接用自来水进行浇灌。总体说,大花蕙兰怕干不怕湿。
3.4施肥管理
掌握淡肥勤施的原则,气温在15~30℃的晴天施肥最适宜,阴雨天不施肥。中小苗期需要高钾肥,N、P、K比例1:1:2~3;中大苗需加重P的比例,而且以有机肥为主,叶面施肥为辅。
使用有机肥料时,一定要充分沤制腐熟。不同苗龄需要的EC值不同,小苗的EC值在0.5,施用有机固体肥料和缓效肥料一般在2g为宜。进入中苗阶段肥料的EC值可适当增加到0.7~0.8,有机固体肥料和缓效肥料可增加到5g,主要采用的液体肥料为N:P:K=1:1:1。大苗的EC值在1.0左右,应增加钾肥的用量。当苗株进入催花状态时,必须结合温度、光照管理来降低氮肥的用量,增加磷肥的用量,EC值可在1.2~1.5。
3.5大花蕙兰的通风管理
在温室栽培大花蕙兰时,通风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大苗的株距应控制在40cm左右,这样有利于空气流通。在4~10月份,采取自然通风即可,若在大棚加盖保温层后可采取机械通风(内部循环风扇和抽风扇),但采取机械通风时,并非风越大越好,若风太大,会导致苗株叶片相互摩擦产生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还会导致叶片蒸腾过大,失水严重。
3.6植株管理
大花蕙兰的栽培过程中,摘芽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假鳞茎中养分的积累和苗株的生长非常有利。刚移栽的小苗,若是中小花型的品种可待第一代芽及球茎成熟后让其生长新芽,但摘芽时不能超过第3代叶芽,否则将导致叶芽不能正常生长。对于大花型品种,因为大花型品种的叶芽发芽率较低,也较难长出新芽,所以新芽长出后,让其正常生长。在控芽过程中,中小花型品种每个假球茎上保持1~2个叶芽即可,大花型品种保持1个叶芽。在催花阶段,开花苗株上长出的叶芽必须摘除,这样有利于养分的集中供给,有利于开花品质的提高。
摘芽必须在晴天进行,否则摘芽产生的伤口极易感染病菌而导致假球茎感染腐烂。且将生长点一起摘除,最好是叶芽长到5cm左右时摘除。
植株花葶长出后,用花柱和绑丝对花葶进行固定、绑扎,固定时注意不要损伤花葶。
3.7病虫害防治
3.7.1病害防治。大花蕙兰主要病害有疫病、软腐病、根腐病、炭疽病等。
①疫病主要有黑腐病、茎腐病、猝倒病等。6~8月是发病高峰,从幼苗到开花株都能受害,特别是聚盘苗期和新生芽,心叶发病较重。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兰棚内外应环境卫生,要求通风透光,空气流动,光线充足。发病时要严格控水,保持植材稍干,并去除病黄叶。浇水时从花盆边缘慢慢的浇入,避免由上而下喷水,。一旦发现病株,立即去除有病的组织,如果受害严重的植株应全部淘汰处理,以防病菌扩展。使用的工具必须用杀菌剂或强碱对其消毒处理,工作人员不能留有长指甲,否则易对苗株产生伤口而感染病菌。发病时,可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敌力脱等药剂轮流交替使用,1~2周预防1次。
②软腐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感病组织软烂、发臭,病菌扩展较迅速,最终全株枯死,通常危害大花蕙兰的叶片、芽、球茎,一年中均可发病,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易发生,冬季较少。特别注意勿使菌泥的汁液污染健康的植株。一般的农药无效,所以一旦发现立即扔掉病株,做焚烧处理。主要是采取预防措施,可用68.8%多保链霉素或18.8%链霉素1000倍液喷洒。[经验书www.]
③根腐病是由有真菌菌丝和菌核感染兰花的根和根状茎造成的,若不加以控制,腐烂可发展到茎及底叶部位,在传播过程中形成褐腐区环绕植株基部,引起苗株萎谢、枯死。用苯来特1汤匙配水4kg浸根或浇施,防治效果不错。
④炭疽病危害大花蕙兰的叶片、假鳞茎和花萼花瓣。感染叶片和假鳞茎上,呈褐色或黄绿色的不规则的病斑,成熟时病斑上通常出现同心环纹,并产生分生孢子,后期连成一片,形成大的坏死病斑。植材过酸要及时调配,pH值控制在5.8~6.0,药剂可用敌力脱、代森锰锌喷洒,每周1次,连续3次。
3.7.2 虫害防治。大花蕙兰易发生的虫害有:①介壳虫类、粉虱:兰棚内通气不良,光照不足时易发生。可用速灭松乳剂或大灭松乳剂和除虫菊酯1000倍液防治,1周1次,连续3次。②螨类害虫:主要是红蜘蛛,用肥皂泡水喷洒、克螨特、速灭螨1000~1500倍液可以杀灭。③蚜虫:一般用氧化乐果、除虫菊酯等1000倍液轮换喷洒。
《现代园艺》2007年07期 作者:王磊
作者简介:王磊,1975年生,男,山东泰安人,工程师,山东东营市园林绿化处。
大花蕙兰
[ 选购要点 ]可于春节前15~20天选购,接近年关后盆花的价格一般会大幅上涨,有时甚至买不到好的盆株。
通常应选择带有3~5个健壮花序,其中1~2个花序上有数朵花已绽放的植株,这样的花株不仅可在春节期间扬芳吐艳,而且可在室内摆放40~50天并能持续有花可赏。
要求花瓣上无病虫斑、无水渍和霉点;叶片应上挺、不披散,叶色翠绿、叶面有光泽、叶尖无枯焦、正反两面均无病斑、无折伤,忌叶色枯涩发黄、枯尖、有病斑;仔细检查叶片基部及其硕大的假鳞茎上部,看看有无白色的兰虱(蚧壳虫类)附着,沾有兰虱的植株不能购买,它不仅会危害大花蕙兰本身,甚至有可能感染危害到同一室内的其它花株。
品种可选择‘红色天使’、‘红公主’、‘新世纪’、‘新月’、‘钢琴师’等。
[ 生态习性 ]性喜较高的相对空气湿度和充足的水分,宜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环境,需光照充足、通风透气良好的局部条件;栽培基质要求疏松、透气、肥沃、呈酸性。花期12月至翌年4月。
[ 栽培要点 ]它的生长适温白天为25℃~28℃,夜间10℃~15℃;越冬期间,室内温度应维持在8℃~10℃之间;夏季应将其置于凉爽、湿润和半阴的环境中,最好维持不高于28℃;它的花芽分化在6~7月间,花芽分化、花莛和花蕾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左右;冬季在室内,可将其搁放于南向窗前;夏季高温时,要将其至于遮光50%~60%的凉爽场所;冬季可3~5日浇水1次,盆土(植料)以偏干为好;室内空气干燥时,应每天给叶面喷水2~3次,但夜间不宜喷水,以免招致叶部病害;夏季每日浇水一次,每天喷雾2~3次。4~10月间每15天浇施1次水溶性有机肥料,也可于植料中埋施少量的多元缓释复合肥颗粒。
[ 花后处理 ]当每一个花序上的花朵有90%凋谢后,要及时、分别从基部剪去残败的花莛,并将其移放至10℃~15℃的环境中;春暖后可更换新鲜、疏松、肥沃的植料,置于半阴湿润处;有条件时,夏季送到高山越夏,也可在空调室内越夏;生长季节,每月追施一次稀薄的有机肥,及时喷洒75%的百菌清加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止出现叶部病害,可望当年再度开花。http://www./a/shenghuo/yanghua/2015/0423/5367.html
★大花蕙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花蕙兰属兰科兰属。为常绿多年生附生草本花卉,原产亚热带及温带地区。
大花蕙兰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洋兰种类,是以附生性强的大花种问杂交而获得的人工杂交种。因其与蕙兰较相似,而且花朵大而得名。大花蕙兰花茎挺拔,花朵硕大,形态端庄,气势壮观,是世界上栽培最为普及的高档洋兰之一,备受人们青睐,在国际和国内兰花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1.大花蕙兰养殖的基质要求
大花蕙兰可采用蕨根、泥炭、苔藓、树皮、木炭块、碎砖块等作栽培基质。
2.大花蕙兰养殖的上盆和换盆方法
按常规,当植株过大时,应进行换盆或分株上盆,以促进生长和开花。上盆或换盆宜在开花后或早春新芽刚萌发时进行。换盆方法:将植株从旧盆中倒出,剪去烂根黄叶,清除旧基质;在新瓮底放一层碎瓦或碎砖,以利排水和通气;将植株放人盆内,填入新基质,用手压实后浇透水。
3.大花蕙兰养殖的浇水方法
大花蕙兰是需水量较多的花卉,尤其在夏季,不但浇水量要充足,而且需向叶面喷水,降温和提高湿度。大花蕙兰的膨大假鳞茎有蓄水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耐旱性。但如果浇水不足,膨大的假鳞茎就会皱缩,并会影响正常的生长。此外,开花期间应减少浇水,否则花朵会出现褐斑。
4.大花蕙兰养殖的施肥方法
在生长旺盛期,应每10天左右追1次稀薄肥水;在幼苗期和低温季节,应少施或不施有机肥,可用比例为7:6:19的氮磷钾复合肥进行叶面喷肥。大花蕙兰需肥较多。若养分不足,叶片黄化脱落,花朵变小。因此.要加强施肥。春夏季每5~7天施肥1次,秋季每10~15天施肥1次,冬季可停止施肥。春夏季生长期,以氮、磷、钾相等的标准肥料稀释1000倍液追施;秋季应多用些钾肥,可用800~1000倍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
5.大花蕙兰养殖的病虫害防治
大花蕙兰的主要病害有叶枯病、炭疽病、软腐病、叶斑病,可用50%克菌丹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软腐病、叶斑病也可用托布津或百菌清500倍液每月喷洒1次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可用杀螟松、氧化乐果乳油各1000倍液防治蚜虫,用三氯杀螨醇或敌敌畏800~1000倍液防治红蜘蛛,每15天喷1次。
6.大花蕙兰养殖的温度要求
大花蕙兰喜温暖、凉爽、湿润、半阴的环境条件,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低于10℃或高于35℃则进入休眠状态,越冬温度以不低于lO℃为好。多数品种在昼夜温差为10~15℃以下,花芽分化可顺利进行。
7.大花蕙兰养殖的注意事项
(1)与其他兰花相比,大花蕙兰较喜光照,但不能受阳光直射,小苗需遮荫70%~80%,大苗60%,春秋宜遮荫40%~50%,夏季遮荫60%,而深秋之后宜多见光,以利于花芽分化和孕蕾开花。大花蕙兰生长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充足的水分。小苗生长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水质酸碱度以pH5.4~6为宜;在生长旺季保持基质湿润,常给植株及根部喷水,保持空气湿度,则有利于生长发育;开花后有一段休眠期,要少浇水。
(2)大花蕙兰是各种兰花中最喜肥的一类。大花蕙兰的花芽分化期在8~9月,此时必须有明显的温差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分化,即日间在25℃左右,夜间在12~15℃左右。花芽萌发时若夜间温度超过15℃,会造成花芽凋萎。良好的通风是影响大花蕙兰生长发育的有利条件。如通风不良,尤其是在夏季,则不利于大花蕙兰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花芽的分化,出现只长叶不开花的现象。
8.大花蕙兰养殖的四季管理
(1)春季管理
春季温度开始升高,要尽量加强通风,使仍在开花的植株处于较凉爽的环境下。由于春节气温变化较大,因而不要急于将移至室外,以保护和促进新芽的生长,待有充足的光照后再移至室外栽培。应每天浇一次水,而开花植株仅保持盆土湿润即可。每10~15天施肥1次。春季是开花后换盆或分株繁殖的大好时机,应抓紧实施。为了减少养分消耗,花凋谢后的花枝应立刻剪掉,否则会影响新芽的生长。
(2)夏季管理
夏季是大花蕙兰花芽分化初期,因为高温不利于花芽分化,所以应注意降温,促使花芽能分化。夏季温度控制在28℃以下有利于生长。由于夏季阳光强烈,应遮光30%,使叶片免受烈日灼伤。浇水每天2次,若高温干燥时,可向叶面喷雾。7月份以前,15天左右施液肥1次。每月放入固态复合肥1次可有助于新芽的生长,每月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1次可有效防除病虫害。
(3)秋季管理
秋季温差开始增大,从10月开始应移入室内栽培,以免晚间的低温使植株生长缓慢。此时应满足充分阳光照射,以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秋季天气渐冷,一般1~2天浇水1次,尽量使基质湿润,以保护刚发育的花芽。花芽生长期间要多施磷钾肥,促使花芽肥壮。
(4)冬季管理
此期是大花蕙兰开始开花的时期,要注意夜问的温度不要超过20℃,否则会造成花蕾脱落。冬季可让其充分接受阳光照射,使植株粗壮。冬季可每3~4天浇水1次,湿度维持在60%~70%。应注意防除食花的蜗牛。在开花期内应停止施肥。
9.大花蕙兰养殖的繁殖方法
大花蕙兰一般可用分株法繁殖。春天新芽开始萌动时是分株的适宜时期。分株后的新株应有3个以上的假鳞茎,分
切后,待伤口晾干再进行盆栽,正常植株可3年分株1次。分株时应消毒刀具,以免引起病毒感染。分株后应置于温
暖潮湿的环境下,待新芽伸出土面后,再按正常方法进行管理。
★大花蕙兰温室栽培种植技术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4年06期 作者:李春华 李天纯 李柯澄
大花蕙兰又称虎头兰、西姆比兰,是兰科兰属中大花附生兰类。它叶长碧绿,花姿粗犷,豪放壮丽,是世界著名的“兰花新星”。它同时具有国兰的幽香典雅,洋兰的丰富多彩,在国际花卉市场十分畅销,深受花卉爱好者的倾爱。
形态与习性
大花蕙兰是兰科兰属(Cymbidium)的常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假鳞茎椭圆形,粗大。叶长50~80 cm,叶宽2~4 cm,株高60~150 cm不等,花葶40~150cm不等,叶色浅绿至深绿,其花大色艳,花色丰富,有黄、红、绿、白、褐、紫和其他混合色彩,每一支着花6~20朵或更多,花期长达2个月以上。
大花蕙兰原产中国西南部,喜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气候,喜高湿强光,生长适温为10~30 ℃。夜间温度以10 ℃左右为宜。花期依品种不同,可从10月份开到次年4月份。大花蕙兰花芽形成、花茎抽出和开花,都要求白天和夜间温差大。喜强光,能耐5~8 万Lx的强光照。喜排水性及透气性的微酸性粗糙基质,而不能用栽培国兰的一般腐叶土。工厂化栽培从组培苗到开花需要3 年时间。
繁殖技术
由于大花蕙兰种子极小,自然条件下难以萌发,传统的分株繁殖又十分缓慢,繁殖系数低,难以满足大花蕙兰产业化生产的需要。因此产业化生产多采用组培快繁技术,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优质种苗。外植体通常采用茎尖、茎段、原球茎、根状茎、假鳞茎、幼根、花梗和花瓣等。取假鳞茎上新生侧芽,用肥皂粉刷洗表面,并经流水冲洗干净。剥去外层苞片,露出芽体,用70%酒精擦洗3~4 s,然后放入0.1%升汞溶液中灭菌20 mim,再用无菌水冲洗干净。也可用8%漂白粉代替升汞消毒,将消毒后的茎尖切成2 mm×1.5 mm×1.5 mm方块,接种进行培养。由于大花蕙兰芽不易引起褐变,可以将芽采下放在培养器中,到一定数量再接种。
原球茎的诱导可根据需要加入不同含量的激素或复合添加剂。在培养基中,可加入0.215KT、1.86NAA和10%~15%椰子汁(或2~3 g/L色氨酸)。经一段时间培养得到原球茎。可用改良VW培养基附加0.4BA+蔗糖20 g/L。培养温度25±3 ℃,光照每天12 h,光照强度2000 Lx。两周左右外植体膨大,六周左右形成绿色原球茎。但原球茎的增殖及小植株的形成在原球茎分化出茎叶之前,将原球茎取出切成小块转移到增殖培养基上。以最佳采用2MS+BA1.0 mg/L+NAA0.2 mg/L+蔗糖20 mg/L+琼脂7 g/L为分化培养基,有利于提高大花蕙兰的繁殖系数。经3个月左右后形成10~20 cm的完整植株,生根培养基可采用以1/2MS+BA0.3 mg/L+NAA0.7 mg/L+糖30 g/L/+琼脂7 g/L。在进入生根阶段前,尤其是原球茎方式增殖转变为丛生芽增殖阶段,需降低培养基中的激素含量,以便形成健壮芽。在生根壮苗培养基中,NAA用量以0.2~1.0 mg/L为最佳,幼苗健壮,叶色深绿,根粗且长、根毛多。
大花蕙兰组培苗移栽最好的基质是苔鲜,但也有研究者认为组培苗移栽对基质要求不太严格,泥炭土与蛙石的混合物、碎陶粒、水苔都可作为基质,当试管苗生长至15 cm左右高,2~3 条根时即可移植。将试管苗带瓶移入温室,打开瓶塞炼苗3 天,取出苗用水冲洗掉琼脂,以免发生霉菌腐烂。将苗吸干水分阴凉一小时再定植于树皮或水苔育苗盘中。刚定植的植株最好遮光50%,温度20 ℃左右、保持一定湿度,注意通风。并每天向叶片喷水数次,但要严格控制,切忌过干、过湿,每次浇水都用喷雾器喷洒。两周后,每星期喷洒1次杀菌杀虫剂。20 天以后新根长出后,逐渐增加光照,每周进行1 次根外追肥,可用“花宝1号”或“通用肥”,稀释2000倍喷洒。大约6~8 个月后,即可移植于8 cm软盆单株种植。
栽培管理技术流程
大花蕙兰的花期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春节前后,是近年来中国年宵花卉的重要高档盆花之一。因此,近来生产大花蕙兰的企业很多。为了让生产者更好地掌握大花蕙兰的温室生产技术。下面,笔者就近年来种植大花蕙兰的栽培经验,介绍高品质大花蕙兰的栽培技术流程。
栽培前的准备工作
在种苗定植之前,先要把栽培场地清理干净并进行消毒,同时还要把盆子、栽培介质准备好。
生产温室
应具备温室或类似的保护性设施。
配套设施
降温系统宜采用水帘风机降温系统、雾化降温机、循环通风扇或能起到降温作用的设备设施。
内加温保温系统在每1000㎡温室内设置两台20万千卡燃油炉。室内2 m高处设置一层活动的塑料薄膜,在冬天室外为0 ℃以下时,室内可以加温到18 ℃。
遮光系统外遮荫采用遮光率为70%的遮荫网;内遮荫采用遮光率为50%~60%的遮荫保温幕。内外遮荫都配有拉幕系统,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和兰苗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的需求进行启闭。
通风系统包括顶开窗系统和内循环系统。
活动苗床由镀锌钢材料制作,架高0.6~0.8 m,架宽1.3~1.5 m,架长6 m,架间距0.4~0.6 m,有利于操作和通风。
栽培周期及花盆选择
大花蕙兰从组培苗出瓶到开花通常需3~4年时间,其生长周期标准为:组培苗出瓶后,放入50孔或66孔穴盘培养2~3 个月;第一年换盆用9 cm×9 cm兰花专用多孔黑营养钵,培养7 个月;第一年至第二年换至12 cm×12 cm兰花专用多孔黑营养钵,培养7个月;第二年选用15 cm×18 cm兰花专用多孔黑营养钵,培养5~7 个月;第三年后用18 cm×22 cm兰花专用硬质塑料盆,培养12~15 个月。
栽培介质
大花蕙兰根系为肉质,粗大且肥厚,根的穿透力很弱,因此,栽培大花蕙兰应选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保肥水性能好的基质材料。较为常用的基质有水草、树皮、椰子壳、蕨根、蛇木屑、碎石、陶粒等。不能用栽培国兰的一般腐叶土,以苔藓最好。也可以树皮、煤渣和苔藓混配体积比为3:1:1或者树皮、砖块和苔藓3:1:1混合制成。并应在使用前,将基质彻底清洗、消毒。基质的pH值以5.2~6.0、EC值小于0.6 ms/cm为宜。太酸或偏碱均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定植
选择根系粗壮,白色、无死根或坏根,鳞茎粗化,叶片无损伤,无病害的健壮苗。栽培时在离盆底部1/3~1/4左右处填充大颗粒基质,中部放中颗粒基质,上部放一薄层细基质。栽种的深浅要适中,一般为假鳞茎基部稍栽入基质中为宜,不可过深或过浅。种植后,要马上浇1 次透水,并在10 天内喷洒杀菌剂预防病害。
光照强度
大花蕙兰在兰科植物中属喜光类花卉,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通常多数品种的生长要求中等程度的光照,在进行光照管理时应结合温度条件,一般原则是:在适温下限提高光照强度,而在适温上限降低光照强度。在夏秋两季,营养生长小苗期光照宜为2.2~3.5 万Lx,营养生长中苗期为3~4.5 万Lx;冬、春营养生长小苗期光照宜为3~3.5 万Lx,营养生长期中苗期3.5~4 万Lx;大苗生长期为3.5~4 万Lx,生殖生长期5~7 万Lx。
光度较强时,配合高湿与高通风,可加速大花蕙兰的生长,使其株型挺拔,叶片宽厚,叶色深绿。光照若低于1.5 万Lx,则光合作用效率不高,植株叶片细长而不能直立,使假鳞茎变小,容易生病,最终使花数减少,不仅开花率低,也影响开花品质。夏季高温,强光时,必用遮光50%的遮阳网覆盖,如果温度超过30 ℃以上,则打开双层遮阳网,遮光降温。清晨、傍晚或阴雨天一般不用遮光。 大花蕙兰在花芽分化期可适当增加光照,以增加花芽的形成。晴天时温室最理想的光照是6 万Lx。在花蕾形成时,需要增加光线的强度,以加深其花色的色泽。但在开花时,增加遮荫度更能加深其色泽,比如在开花期间,红色和黄花品种在较强光照条件下,花色会更开得鲜艳,而绿花和白花品种在较弱光照下,花色会更开得纯正,保持弱光可使花期延长。另外,良好的通风条件是大花蕙兰生长健壮的重要因子,通风能促进降低温度,气体交换,更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温度
在自然状态下,大花蕙兰可以耐受-2 ℃的低温,并能忍受37 ℃的高温。适宜温度夏季通常白天21~26 ℃,最高一般不能超过32 ℃,短期可耐受36 ℃高温。大花蕙兰的大多数品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适温为10~28 ℃,在暑热季节,可通过遮荫、开启天窗通风,或启动循环通风扇、雾化降温机、水帘风机等降温设备降低室内温度。在寒冷季节,大花蕙兰可以耐受短期的0 ℃低温,要做好防寒工作。否则,当若温度低于-2 ℃时大花蕙兰的花序发育会遭冻害,温度再低于-4 ℃,植株会遭受冻害,严重的也会使整个温室内付之东流。
在南方地区冬季栽培大花蕙兰,尽管季节性变化不明显,但也要注意冬季的防寒,以免遭冻害。在北方地区,冬季在气温下降到5 ℃以下时,宜进行密闭保温。当温度跌至2 ℃时应使用加温设备加温。切记,大花蕙兰培育到三年后,在花芽生长期间温度一定要控制在8~12 ℃,昼夜温差应大于3~5 ℃。夜晚温度高于20 ℃会造成花蕾黄化和脱落。当花朵开放后,温度应保持5~20 ℃,最高不能超过30 ℃。
水分管理
大花蕙兰要求空气中最佳的相对湿度是80%~90%。空气湿度太小或太大均对兰苗生长不利。太干易造成兰叶枯黄,太湿易发生病害。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气温达到28 ℃以上时,必须进行人工增湿。一般打开风机和水帘,也可以用高压喷雾系统,但避免往叶面上喷的太多。或者可以在苗床下蓄水,既能达到增湿效果。 在干燥的冬天,尤其在供暖期间,室内空气更加干燥,要注意室内的增湿;当湿度过高时,要及时采取降湿措施,一般可使用雾化喷雾系统或通风调节空气湿度。
大花蕙兰喜水,但不是水分越多越好,要注意控制,不同尺寸的营养钵浇水量、浇水次数不同。水分多时,根系只会在植料表层水平生长。若水过多,基质过饱和,通气性差,根部极易腐烂,根颈处变黑,不生新根,原有根系发黄、发褐,根尖坏死,变成空根。因此,若有这种情况应将兰苗脱出,在空气中晾一段时间重新种植,新根长出后即挽救成功。
水质必须经过处理的微酸性水,pH值在5.2~6.5之间,EC值在0.1~0.5最好,否则将造成生长不良,甚至更大的损害。浇水要见干见湿,但忌勤浇水、浇大水。浇水时宜用微喷浇,浇水要均匀,不能漏浇。
在夏季生长旺盛期浇水一定要充足,一般要每天浇1~2 次为宜,浇水不足,膨大的假鳞茎就会皱缩,不利于养分的积累,影响正常的生长。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大花蕙兰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此时浇水可减少至3 天1 次,尽量使植料湿润,保护正在生长和发育的花芽。同时在浇水过后,还应每10~15 天对植株进行喷洒1 次杀菌剂和杀虫剂,预防病虫害。在开花期间,要减少浇水,一般3~7 天浇1 次,以维持植料湿润为好。若浇水过多,容易使花蕾或花朵产生褐斑,影响花朵外观,并应注意下午过后不宜浇水,否则晚间叶片积水易感染病害。浇水时切忌浇到花朵上。
肥料的施用
大花蕙兰根系为肉质,施肥时要特别注意浓度,高浓极易造成组织伤害,尤其是根系腐烂。最好有机肥和无机肥并用,辅以微量元素。施肥应薄施勤施,结合浇水施肥。盆栽材料不同,施肥次数和成分比例不同。保水和持肥能力较强的材料如苔藓,施肥次数可少些;排水好、持肥能力差的材料如碎砖块,则需每周施1 次追肥。以树皮块为主的盆栽材料,应在栽培中提高氮肥比例。发酵后的油粕和骨粉固体肥料作为追肥在树皮、椰壳和蕨根(蛇木屑)为基质的盆栽兰苗的盆面上施用,但不能施在以苔藓为基质的盆土中,否则苔藓接触有机肥会很快腐烂,使苔藓完全失去原有的优良特性,透水性、透气性变差,影响兰苗生长。
大花蕙兰植株比较肥大,生长迅速比较快,故需肥量较多。从幼苗、中苗直至开花植株均需要充足的肥料。施肥必须依气候状况、环境条件、植株生长状况等综合考虑。在冬季休眠状态和开花期,应停止施肥,春季新芽开始生长直至夏季生长旺盛的几个月中,氮肥的需要量较多。如能配合适量的钾肥,则可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植株也能长得更健壮。夏末秋初,植株逐渐成熟,应增加钾肥的施用量,稍降低氮肥比例。花芽形成期,应增加磷肥施用量,以利于花芽分化和生长。
施用时要根据大花蕙兰的不同生长期,调整氮、磷、钾的比例,并应更换缓释肥的型号或类型。幼苗生长期按薄肥勤施的原则,施肥主要以氮磷钾比例为20:20:20的肥料,浓度为1500~2000倍液。中苗期应施氮磷钾比例为10:20:30的肥料1500~2000倍液,每周1次,大苗期施肥浓度可以加大,氮磷钾比例为10:20:30,配成1000倍液。7月以前每两周施1 次,8月以后每周1 次,9月以后用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促进假鳞茎充实膨大。开花株的大花蕙兰应改施氮磷钾比例为10:45:20的复合肥1000~1500倍液,每周1 次。对于采用树皮或苔藓盆栽的兰苗,缓释肥料既可作为基肥放在基质下部,也可作可追肥撒在盆面,让植株慢慢吸收。
生长周期与适时疏芽。种苗于3月左右定植于8 cm盆内,在种植6 个月之后,即是同年9月当兰苗叶片展开超过20 cm,兰根长出盆外时进行换用至12 cm盆,栽培半年后于隔年3月再至18 cm盆种植。换盆后一年又10 个月后,即是于栽培后第三年的1月份便能顺利开花。因此从小苗开始生长到形成一棵高品质的大花蕙兰,至少需要经过2年又10 个月到3年的时间。
大花蕙兰的假鳞茎一般都含有4 个以上叶芽,萌芽力强的品种可能会产生更多叶芽,为了不使营养分散,必须彻底摘掉新生的小芽,使一个假鳞茎着生一个叶芽。视品种、产期而定,操作时应从年初到10月期间,每个鳞茎只留1~2 个新芽,随时除去多余的新芽。留芽原则为新芽左右对称且位置正中,在花芽分化完成后,疏芽处理要慎重,将有新生的叶芽全部摘除。疏芽应从芽的基部摘除,疏芽工具可选择锋利的有柄小刀。为防止疏芽产生的伤口引起植株腐烂,疏芽时可用70%酒精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浸蘸工具。摘芽后24 h内不要浇水或喷水,使伤口尽快干燥,以防软腐病的发生。
其它养护管理措施
每月进行1 次基质pH值、EC值的检测,pH值低于5.0时,用0.2%碳酸钾溶液灌浇基质提高pH值;pH值高于6.5时,用0.1%磷酸溶液灌浇基质降低pH值,使基质pH保持在5.2~6.5之间;同时基质EC值应小于0.5 ms/cm,宜结合浇水进行调整。
定期对植株和栽培基质进行营养成分检测,了解营养的丰缺状况,及时调整肥料中各元素的比例,确保最适合植株生长发育需要的肥料配方。
在养护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分级管理,温室里环境条件并不一致,不同规格的苗对环境要求也不同,分级可以把统一规格的苗放在一起,不仅视觉上美观,也便于养护管理。另外,盆与盆之间要留出间距,不可太密,过密将导致通风不良,影响兰株的生长。应以植株的叶片不相互交接为标准。
大花蕙兰叶片的长度在50~60 cm时,若不用矮化剂则叶片会长至70~80 cm。因此采用浇灌多效唑(PP333)的方式来使叶片长度变短。具体浇灌方法:当叶片长到30~40cm时,施用矮化剂效果最好。应在2~3月份,用10~30 mg/L的多效唑浇灌,特殊品种需要处理2次,多数品种可处理 1次即可,观赏效果更佳。
花箭长到25 cm左右,出现花苞时,用大花蕙兰专用支柱固定调整株型,以提高商品价值。竖立支柱的同时,要将贩黄的老叶,自基部切除。
温室屋面玻璃或薄膜的透光率因灰尘积聚低于75%时,应对其进行清洗,保持温室内的光照强度。
花期调控
环境调控
花期环境调控主要有以下2种方法 :
催箭 环境调控催箭时把成苗放入单一温室,将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夜温控制在15℃左右,湿度控制在70%左右,光照控制在4 万Lx左右,同时适当延长肥水浇灌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 1 个半月,就可见成效 。
延迟花期 在植株达到花芽分化期以前,将生产温室 白天的温度保持在28%左右,夜间保持在20%左右以抑制花芽分化 。
药剂调控
施用乙烯利 、赤霉素 、B9等化学药剂为主,促进或抑制花芽分化,控制花期的时间。
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病害
疫病
危害部位较多,根、茎 、叶易感染疫病 。由于发病部位不同,所产生的症状也不同。
防治方法:①用80%锌锰乃浦500倍溶液喷施 。②用 1:2000的8-羟基喹啉硫酸盐喷洒 。
软腐病
状不规则病斑,后逐渐肿大,挤压有液体流出,并伴有异昧。
防治方法:①将病株除去,用四环素 800倍液喷洒。②用68.8%多保链霉素或18.8%链霉素1000倍液,每隔7 ~10 天喷洒1 次,连续3~4 次。
根腐病
发病主要在根部和茎部。感染根腐病的植株,初期叶片发蔫,严重时,环绕植株基部会形成一圈褐腐区域。
防治方法:应在定植缓苗后,立即用根腐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恶霉灵水剂600倍液灌根,每隔7~10 天对兰苗连株灌根,连续灌3~4 次。在生长期,植株得病后及时将病株除去,并用苯来特进行消毒,以防止病株蔓延危害。
炭疽病
危害叶片、假鳞茎以及花萼、花瓣等部位 。初期,叶片以及假鳞茎出现褐色或黄色不规则病斑,成熟时病斑上出现通心环纹,同时病斑上出现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用炭疽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1000~1500倍液,每隔5~7 天喷洒 1次,连续2~3 次。
虫害
介壳虫
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假鳞茎等部位,使兰株逐渐衰退 、黄化,易感染病害 。
防治方法:可选用具一定穿透力的杀虫剂,如40%杀扑磷(速扑杀)1000~1500倍液等进行喷杀 。
蚜虫
主要危害花穗、花苞,造成花穗扭曲变形,发育不良。
防治方法:用吡虫啉、除虫菊酯等药剂1000~1500倍液轮换喷洒。
螨虫
主要危害叶片、叶鞘等部位。受害部位初期出现一些灰白的小点,进而成为银灰色或灰褐色粗糙的不同规则的斑点或斑块。
防治方法:必须使用杀螨剂喷洒叶面及叶背,可选用克螨特药剂,每星期喷洒1 次,连续3 次。
蓟马
较易危害叶片、芽、球茎 。得病植株初期有水渍次,在花期专啃食花芽、花蕾和花朵等。
防治方法 :可用3%啶虫胖乳油 1000 ~1500倍液每15 天喷1 次。
蛞踰和蜗牛
在6~10月份通风不良时,蛞蝓和蜗牛发生严重,多在叶片背部隐藏,同时危害根部,防治时可在地面撒石灰粉,然后喷水,即可杀死大量成虫。同时可用蛞克星颗粒剂诱杀,或向叶面喷雾敌杀死2000倍液进行防治。
寒兰的养殖方法 睡莲的种植方法
相关知识
大花蕙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鲜花养护:兰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季茶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花蕙兰家庭养殖总结
地栽玫瑰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盆栽薄荷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如意花的养殖方法以及养殖如意花的注意事项
室内玫瑰花的养殖方法 玫瑰花室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太阳花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花蕙兰栽培
网址: 大花蕙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753.html
上一篇: SG553 |
下一篇: 鲜花养护:金铃花的栽培技术以及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