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氮肥施用时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氮吸收和利用的影响(英文)

氮肥施用时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氮吸收和利用的影响(英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0年02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氮肥施用时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氮吸收和利用的影响(英文)

DavidA.Bull,张国平,陈锦新   开通知网号

【摘要】:研究了氮肥施用时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氮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氮肥施用时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植株氮含量、积累和利用有显著影响 .烯效唑 ( S3 3 0 7)和 GA3 处理均能增加植株的氮含量 ,二者又以 GA3 处理的效果更为明显 .S3 3 0 7和 GA3 混合使用能明显提高各生育期的氮含量 .植株氮含量在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 ,孕穗期叶片和茎杆扬麦 5号显著高于浙农大 94 1 ,而成熟期则以浙农大 94 1较高 .S3 3 0 7由于抑制干物质合成而减少了氮的积累 ,而 GA3 则增加氮的积累并减轻 S3 3 0 7的抑制作用 .氮利用效率 ( NUE)和氮效率比 ( NER)在基因型和不同植物生长剂处理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扬麦 5号的 NU E和 NER高于浙农大 94 1 .与 S3 3 0 7或 GA3 单独使用相比 ,两种生长调节剂混合应用显著增加了 NU E和 NER.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DavidA.Bull,张国平,陈锦新氮肥施用时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氮吸收和利用的影响(英文)[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0年02期 2 许宁;钟大森;吴长付;澳大利亚农业氮肥施用概况及对我国氮肥施用的启示[J];作物杂志;2021年01期 3 王天亮;程皓;农业生产中的氮肥施用现状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0年03期 4 缑国华;杨森;种艳丽;马卫;减施氮肥对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8年02期 5 魏伟;小麦氮肥施用方法试验[J];种业导刊;2013年02期 6 吴中福;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农技服务;2007年04期 7 郭瑞英,何文寿提高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氮肥施用技术研究进展[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隋宪红蔬菜氮肥施用技术[J];北京农业;1999年03期 9 孙长锋;刘琴;孙永莲;不同机插方式下水稻氮肥施用技术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16年05期 10 李青专;水稻氮肥施用技术试验研究[J];种子科技;202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紫阳;王悦帆;Syed Tahir Ata-UI-Karim;刘小军;田永超;朱艳;曹卫星;曹强;大数据下的小麦氮肥推荐模型:面向小农的精确管理方法[A];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3年 2 赵同科;张俊英;环境质量与氮肥施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巨晓棠;刘学军;张福锁;过量施用氮肥和不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法是氮肥引起环境污染的根源[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辉;王帅;许超;罗尊长;朱捍华;朱奇宏;黄道友;张杨珠;李佰重;不同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镉吸收积累的影响[A];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5 杨从党;龙瑞平;夏琼梅;邓安凤;朱海平;李贵勇;云南水稻氮肥减量后移增效技术研究[A];全国第十八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专辑[C];2019年 6 Mohammad Saiful Alam;氮肥施用对水稻水中甲烷氧化的抑制作用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晓林;张福锁;刘兆辉;山东设施蔬菜氮肥施用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张文忠;北方水稻氮肥轻简高效利用研究[A];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9 孙治强;赵卫星;张文波;不同氮肥施用模式对日光温室生菜品质及土壤环境影响[A];《中国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资料汇编[C];2010年 10 高宏艳;索全义;师秀峰;白云龙;氮肥施用时期对春小麦光合器官建成及衰退的影响[A];2007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万伟帆;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对氮肥施用的响应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23年 2 熊华烨;氮肥施用对柑橘氮素再利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24年 3 蔡光容;1,2,4—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年 4 盖志佳;氮肥密度互作对大豆产量影响的生理机制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5 韩江培;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酸化与盐渍化耦合发生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徐超炯;不同采前和采后因子对青花菜芥子油苷与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D];浙江大学;2010年 7 邓文超;稳定同位素示踪南海真光层微生物氮吸收过程[D];厦门大学;2018年 8 张洋;苏北沿海滩涂稻田细菌群落演替及其氮肥调控[D];扬州大学;2020年 9 师晨娟;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苗木生长及其抗性生理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超仪;中国桃主产区施肥现状及氮肥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2 惠珊;秸秆还田及氮肥施用对土壤性状及水稻生长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9年 3 王海月;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4 李晴;京津冀主要作物氮肥施用氨排放趋势分析及减排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9年 5 历春艳;不同氮肥基追比对小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9年 6 朱锦;不同氮肥对设施栽培西兰花生长、品质及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7 张永强;氮肥和密度互作对关中灌区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8 周红韵;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吸收累积汞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9年 9 罗小仁;不同形态氮肥对超级稻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10 李烨;氮肥类型及其减量对小麦—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闫芝莉;测叶追肥 氮肥施用更合理[N];河北科技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星海;氮肥施用应控制[N];北京科技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黄朝武 实习生 王海霞;氮肥施用不能“多多益善”[N];农民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汪名立;氮肥施用过量会致减产[N];新农村商报;2010年 5 支勇平记者 张哲浩;高原旱地氮肥施用研究取得重大成果[N];科技日报;2007年 6 景春 孔哲;绿宇农化破解氮肥施用效率低难题[N];中国化工报;2006年 7 记者 蒋建科;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高产基因[N];人民日报;2022年 8 记者 秦志伟;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利用粉垄技术提高玉米产量[N];中国科学报;2019年 9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赵艺璇;植物生长调节剂 神奇“小药水” 植保“大作为”[N];农民日报;2023年 10 本报记者 黄慧 李丽颖;植物生长调节剂之于瓜果 不是你“听说”的那样[N];农民日报;2020年

相关知识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植株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轮作休耕对小麦和油菜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施氮对不同肥力土壤小麦氮营养和产量的影响
滴灌和施肥频率对强筋小麦产量及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衰老及粒重的影响
生物有机肥对烤烟氮磷钾积累、吸收和含量的影响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微喷补灌水肥一体化管理对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调节的生理基础
施氮量对膜下滴灌棉花氮素吸收、积累及其产量的影响

网址: 氮肥施用时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氮吸收和利用的影响(英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824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某集成电路芯片,查手册知其最大输
下一篇: 如果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