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省统计局

近年来,全市高度重视生猪生产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生猪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宁乡作为生猪养殖大县,以“一县一特”产业为引领,深入挖掘宁乡花猪文化内涵,广泛构建营销网络,有效延伸产业链条,力促产业转型升级,宁乡生猪产业朝着“百亿产业、富民产业、品牌产业”的发展目标阔步迈进。为了解宁乡市“一县一特”生猪产业发展现状,探索生猪产业提质提档方向,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的层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特开展宁乡生猪产业发展研究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以生猪养殖单位进行产业分析研究。生猪养殖单位以宁乡市生猪养殖场单位名单为总体,选取部分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总计入户调查22个乡镇266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生猪养殖单位资金成本、收益情况、信息化建设投资、当前存在的困难以及对生猪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二、生猪产业链及经营模式分析

(一)生猪产业链情况

生猪行业产业链较长,从饲料供应到育种养殖环节,再通过屠宰加工由活猪变成猪肉及猪肉制品,最后通过零售进入消费者市场。目前,生猪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猪饲料行业、猪育种行业和猪疫苗行业。产业链上游企业各有分工,也同时都有自己的优劣势,其中饲料行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生猪养殖在整个生猪产业链上是最受人瞩目的中游环节,受猪价变化的影响在整个生猪产业链中利润波动最大,目前生猪养殖的集中度正在逐步提升。产业链的下游则是生猪屠宰、深加工及销售行业。目前,市场上的猪肉销售以冷鲜猪肉为主,大多数肉制品为初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产品相对较少。

(二)生猪养殖经营模式

生猪养殖模式一般分为散养模式、松散型“公司+农户”、紧密型“公司+农户”以及公司自繁自养四种。小型养殖企业偏向于散养或松散型“公司+农户”模式,而大型养殖集团一般采用的模式是“公司+农户”和自繁自养式。“公司+农户”是指需要农户代养,农户和公司签订分工合作协议,农户作为生猪养殖产业链条的一环,比如说公司养仔猪交给农户育肥。自繁自养是指公司建设养殖基地进行规模一体化养殖,饲养母猪繁育仔猪,然后将仔猪饲养成肥猪出栏。在非洲猪瘟的背景下,自繁自养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因为其整个流程可控,保证了生猪健康安全,目前生猪规模一体化养殖已成为一个明显的行业发展趋势。

三、生猪生产经营分析

(一)生猪养殖基本情况

1、花猪养殖占比偏低。调查的生猪养殖单位中,87.7%的养殖户饲养的生猪品种为白猪,仅21.8%的养殖户饲养宁乡花猪。宁乡花猪作为“四大名猪”之一,因其独特的种质资源特性被誉为“猪中大熊猫”,宁乡花猪在市场上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有散卖、餐店、超市、百货等各类销售渠道,但在调查的养殖户中,饲养花猪的占比并不高。

2、养殖集中度不高。因受双疫情和猪肉价格市场波动影响,接近半数的生猪养殖单位目前的生猪存栏量为100头以下,500头以上存栏量的养殖单位占比15.0%。各生猪养殖单位2020年出栏育肥猪数量以101-500头规模为主,占比为51.4%,出栏量500头以上的养殖单位占比30.9%。

3、以自繁自育为主。94.6%的仔猪都是通过自繁自育实现的,仅10.9%的养殖户通过购买增加仔猪规模。自繁自育的方式能够打通从育种到出栏整个养殖环节,可降低购买仔猪的成本,增加养殖收益,减少与外来猪的接触,保证猪场稳定生产。

4、饲料以购买为主。92.8%的受访养殖户采购饲料的主要途径是饲料厂购买,有22.7%的养殖户通过自行配置的方式制作饲料。

(二)生猪养殖投入成本分析

1、从固定资产投入来看,生猪养殖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在51-100万元之间的占30.5%,在101到500万元之间占36.8%,在500万以上的占9.1%。新建栏舍是生猪养殖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有42家受访养殖单位新建了生猪栏舍,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市场实际需求稳步提升生产能力。在新建栏舍的42家养殖单位中,投资费用在1万元到50万元四个区间占比较为均匀,50万元以上的占比21.4%。

2、从购买生猪养殖设备(包括风机、水帘、产床、饲喂系统)费用来看,各养殖单位的设备购置花费大都位于1-30万元不等,仅11.4%的养殖户设备投入在30万以上。55.5%的生猪养殖单位对风机设备投入费用为养殖设备总费用的10.0%-30.0%;75.9%的养殖户对水帘设备投入费用为养殖设备总费用的10.0%以下;产床费用在养殖设备成本中占比最大,60.0%以上的养殖户在产床投入费用占比总设备费用的30.0%-70.0%;43.6%的养殖户在饲喂系统投入费用占总设备费用的10.0%以下。

3、从猪场维护(包括粪污处理、设备维护、栏舍改造、道路维护、死亡花猪)费用来看,2020年各养殖单位全年猪场维护费用位于1-5万元之间占比60.9%,5-30万的占比23.6%;30万以上的占比5.5%。

粪污处理费方面,71.8%的受访养殖户在2020年度没有产生该项花费,产生粪污处理费的花费基本在猪场总维护费的10.0%左右。死亡猪处理费方面,有94.5%的受访养殖户无此项支出,产生此费用的花费在猪场总维护费的10.0%以内。道路维护费方面,有83.2%的养殖户无此费用支出;产生此费用的养殖户中,74.7%的养殖户花费在猪场总维护费的10.0%以下。由于养殖设备折旧和损耗成本较高,因此设备维护费在猪场维护费用中占比较高,48.8%的养殖户在设备维护的花费达到了猪场总维护费的50.0%以上。栏舍改造费方面,43.7%的养殖户改造花费占猪场总维护费在10%-30%区间,31.9%的养殖户改造花费占猪场总维护费在30%-50%区间。

4、从全年饲喂成本(包括:饲料、保健药品、疫苗、消毒剂、生物防控、检测费)来看,49.1%的生猪养殖单位2020年猪场饲喂成本位于50-500万元之间,500万元以上的占比6.8%。从饲喂各项分摊成本明细看来,饲料费用在全年饲喂成本中占比最大,93.4%的养殖户在饲料成本的花费占全年饲喂成本比达到了70.0%以上,其余保健药品、消毒剂、生物防控以及检测成本均在总饲喂成本的5.0%以下。

5、从配种、繁育等配套支出成本来看,2020年生猪养殖单位配种、繁育配套支出费用根据其生产规模和实际情况各有所侧重,28.2%的养殖户配种、繁育成本为10-30万元;20.5%的养殖户配种、繁育成本为5-10万元;38.6%的养殖户配种、繁育成本在5万元以下。

6、从其他成本(包括:水电费、人工支出、其他劳保等低耗品支出、科研投入费用、建设前期行政审批费)来看,人工支出和水电费在其他成本中占比较大,其中80.0%以上的生猪养殖单位在2020年人工支出成本在5万元以上,60.0%以上的生猪养殖单位在2020年水电费支出在1万元以上,其他成本投入在2020年均低于5000元。

综合以上分析,固定资产投入和饲养成本是生猪养殖单位成本费用的最大投入项。受访生猪养殖单位在2020年每头出栏肉猪的饲养成本(包含饲料、兽用药、疫苗)主要在1500-2500元之间,其中50.7%的养殖户每头出栏肉猪的饲养成本在1500-2000元,40.3%的养殖户每头出栏肉猪的饲养成本在2000元以上。

(三)生猪养殖单位经营情况

1、销售渠道方面。95.5%的生猪养殖单位销售渠道主要是商贩收购,合格的育肥猪出栏也是收购企业上门拉货;对于部分养殖单位通过自己屠宰进行销售的,则通过第三方物流进行商品配送。

2、经营信心方面。通过生猪养殖单位对未来生猪的生产计划来了解其对该行业的经营信心。其中77.2%的生猪养殖单位表示在未来会继续维持现状,14.6%的养殖户则表示会扩大生产。整体来看,生猪养殖单位对于该行业的信心比较乐观。

3、信息化建设方面。生猪养殖单位在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建设覆盖较广,91.8%的养殖户已经实现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的全覆盖;但在进场、待宰、检疫检验、无害处理、产品出场等关键环节的视频监控系统以及生猪屠宰过程台账记录信息系统都较落后,信息化建设率不足10.0%。整体看来,生猪养殖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

4、经营困难方面。生猪养殖单位面临的主要经营问题是:防疫技术缺乏支持、猪价波动大以及资金匮乏。防疫技术缺乏支持加大生猪死亡风险,使得养猪单位成本增高。其次,对市场供需信息掌握不足,猪价市场波动直接影响生猪养殖单位的盈利水平和经营信心。规模化生猪养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54.1%的养殖户都面临资金匮乏的压力。

5、政策支持和帮助需求方面。62.7%的生猪养殖单位希望政府能够提供贷款贴息等金融支持,46.4%的生猪养殖单位希望能够得到专业技术指导。

四、生猪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养殖技术不强

大部分猪场场内管理者以夫妻俩或亲戚协助为主,场内无专门养猪技术人员,对生猪饲养管理技术缺乏系统的、全面的掌握,仅凭自己饲养经验进行饲养,既没有制定科学的饲养方法,也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部分中小型养猪场选址不合理、设计布局不科学、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防疫条件及环保要求不达标,远远达不到防控生物安全要求。有的养猪场在猪未发生疫病前,未主动进行疫苗接种。有的猪场主动接种疫苗,但存在接种的疫苗种类少、剂量不足、程序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二)生猪销售渠道单一

本次调查的养殖户中,仅15.0%的生猪养殖单位参与养猪合作经济组织,3.6%的生猪养殖单位与生猪屠宰企业签订生产或销售合同。生猪养殖单位一般通过商贩直接收购或中间商收购。销售模式的不完善造成了养殖户在整个商品猪的销售环节基本处于被动地位,有时会造成对养殖户经济收益的影响,还会对其养殖的积极性造成挫伤。

(三)价格波动幅度大

各生猪养殖单位的成本费用较高,除在建设前期大量固定资产投资外,还有饲料费、猪场维护费、配种繁育费、水电费以及人工支出等费用产生,其中饲料费在诸多成本费用中占比达到了70.0%以上,且2020年以来国内玉米价格节节走高、豆粕价格震荡上行。除此之外,预混料、仔猪全价料和兽药等价格都持续上涨,养殖饲养成本大幅上涨。同时,仔猪的价格也随着商品猪的收购价同步浮动,当商品猪价格持续下降时,仔猪就成了烫手山芋,养猪户避之不及,当商品猪价格上涨时,仔猪则被一抢而空。高昂的养殖成本背后隐藏的是养殖户对于市场供需信息缺乏了解,无法预测生猪市场价格的另一个拐点。

(四)信息化建设不足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宁乡生猪养殖产能恢复和转型升级高效推进,在稳定“肉篮子”供应的同时,现代养殖水平全面提升,通过新扩建规模养殖场进一步提升产能。然而在养殖场的信息化建设能力方面,大部分中小规模生猪养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不足,在关键环节视频监控系统、生猪屠宰过程台账记录信息系统等方面都没有实现信息化。访谈中发现,生猪养殖户的经营者虽然能意识到信息化手段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引导,尚未开展信息化手段进行猪场管理,并不能及时发现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效益水平较低。

五、产业发展提升建议

(一)打造生猪产业链条

要着力打造集育种、饲料、养殖、屠宰、肉制品深加工、冷链物流等为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提高生猪产业附加值,能实现政府、企业、农户共赢的目标。构建生猪全产业链要从源头上解决良种繁育、种猪短缺问题。宁乡各生猪养殖单位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特色花猪品种,采取“特色花猪+标准化养殖场代养”模式,在做好生物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加快生产。积极探索产业园实施主体和养殖户之间的产业融合与链条延伸增值收益分配模式,发展生猪优势产区联农带农优势。加快中小养殖户提档升级。散户养殖设备、技术不足,抗风险能力弱,应通过加大补贴、贷款、保险等支持政策,加大改造标准化规模养猪场,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运用“互联网+”,优化购买渠道及用户体验,拉动花猪销售。

(二)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

发展推广标准化养殖是必然选择,加速推进宁乡不同规模的生猪养殖单位生猪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加快智能防疫、猪舍环境控制、高效养殖工艺、数字化管理、智能化装备等设备与技术集成示范,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和扶持“公司+家庭农场”等产业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粪污处理难度,全面推动高效养猪生产。提升规模养殖场设施水平,实施规模养殖场精细化管理。在生态环保上做示范,运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严格规范地推进科技治污、做好无害化处理,做到粪污不落地、臭气不发散;在规模养殖上做示范,科学整体规划、形成规模产业,通过多种形式来积极推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的物流链、产业链建设,促进产销衔接;在市场运作上做示范,建立“政府主导打造、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运营服务模式,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把宁乡花猪产业做大做强。

(三)控制生猪养殖成本

饲料成本是生猪养殖最主要的生产成本。根据2021年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的《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可使用糙米、小麦、高粱、大麦、木薯等替代玉米,使用菜籽粕、棉籽粕、花生粕、葵花粕、芝麻粕等杂粕替代豆粕,通过原料替代优化措施,每吨饲料成本可降低100元以上。在饲喂管理上,做好料槽管理,减少生长育肥期每种料型损耗和饲料浪费。推广阶段饲喂,根据生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选择相应的饲料日粮,专业育肥场(户)可使用精细阶段饲喂,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各养殖户在自繁自养的过程中,要注重环境卫生和防疫方面的考虑,通过建设相关卫生配套设施和防疫检测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实现肉类产品直接与消费者对接,从而提升利润空间。

(四)做好生产整体规划

一般情况下,生猪养殖现金成本占总成本的70.0%左右,现金流管理十分关键,养殖单位融资、借款在猪价不稳定的时候就越加困难。要维持猪场正常生产经营,养殖单位应科学管控生产过程中的现金成本。生产者应密切关注行情变化,制订损益表,科学规划生产。一旦商品猪销售收入低于现金成本,就应当考虑适度控制规模、减少投入,全方位节省现金支出。如果预期价格持续低于现金成本,可适当降低育肥猪出栏体重和母猪配种量,最大限度减少现金支出,同时还要多渠道争取金融政策支持,保障持续经营。养殖单位应积极与上下游产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饲料供得上、生产能维持、肥猪销得出。

(五)加强防疫体系建设

疾病是影响生猪养殖效益的重要风险,养殖单位要时刻抓好防疫,降低生猪死亡率。对于非洲猪瘟这类尚无有效疫苗的猪病,要通过构建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和环境净化措施来预防。一方面,养殖单位要做好场区的隔离封闭和环境卫生,强化进场人员、饲料、车辆和其他物资的管控和消毒;另一方面做好猪群健康排查和采样检测,发现疾病风险及时处置。政府应加快市级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建设,通过完善软硬件设施设备、配齐监测人员,尽快具备PCR能力;可推广“公司+乡镇站”联合监测模式,即当地较大养殖公司出资购买PCR监测设备,并提供检测技术人员和检测耗材,乡镇动物防疫站提供检测场地,为本地区生猪养殖户开展非洲猪瘟PCR检测服务,为科学养殖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已有疫苗的猪病,要在做好生物净化的前提下,根据养殖场实际和免疫要求,做好免疫接种。通过均衡饲料日粮、改善通风质量、减少猪群应激等综合饲养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猪群自身免疫力与成活率,提高猪群整体效率。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审核:廖闻菲]
[责编:张艳]

相关知识

市统计局指导我县化肥农药使用量调查工作
重庆市统计局绿色植物租赁项目竞争性磋商采购公告
春暖花开 情融统计——市统计局工会举行花艺培训暨花艺作品评比活动
重庆市统计局绿色植物租赁养护项目结果公示
市统计局开展“以花为名、绽放美丽”主题活动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湖南省植物园
湖南省林业局搜索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生态环境科普和教育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湖南省隆平培训中心

网址: 湖南省统计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930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玉露市场,为啥实生的贵?其实都一
下一篇: 云南昆明市斗南花市鲜切花销量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