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摄影师来说,一定是善于观察的。
有时“看到”比“拍到”更为重要。
唐·麦库宁(Don McCullin),(1935-)著名英国战地记者。
回忆起那段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日子,麦库宁显得出奇的平静:“曾有一个狙击手试图要杀我,不过他只是击中了我放在脸上的相机,到现在我还保留着那台留有弹孔的尼康相机。”
——在战场上,相机就是摄影师的武器。
▲唐·麦库宁使用过的尼康大F相机
见过的摄影师都特别珍爱自己吃饭的家伙事儿,除了关键时刻能保命,它还是最棒的记录者,最贴心的好伙伴。
在信息极度视觉化的今天,“拍照”已经不再是摄影师的独门绝技:
出门旅行,留住风景;为家人拍照,记录生活;随手一拍,又是可以po到社交网站上的好素材......
可以说,“图像化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孔不入。
除了专业摄影师,许多人都将“摄影”当成是一项爱好来培养,这本无可厚非。
可一旦要以“摄影”来传达信息,制造话题,博人眼球。没有专业的摄影知识来帮衬,怕是很难拍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通过三天的学习,摄影班的学员们从想要拍好“花艺作品”的角度出发,收获了满满的专业技能。
虽说是针对静物的“花艺作品”展开的学习,但摄影的理论知识本就触类旁通。
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再熟练掌握好拍摄技巧,直面“非花艺”的摄影作品,自然也能不在话下。
“技多不压身”,在人人看图说话的时代,get到这样一身好本领,让花艺销售业绩妥妥提升几个level也是极有可能。
从认识自己手中的相机开始,摄影班的学习内容逐渐延展深入到专业层面,由平面变得立体:
如何用光?色彩搭配?比例关系?对焦问题?虚实关系......
作为新手,要想在拍摄过程中同时兼顾几大要点或许并不容易。但技法精于勤练,几天功夫下来,学员们就已经摸到了不少门道,也找到了不少感觉:
他们会为了得到一组满意的照片儿追着光线跑;会因为一个令人叫绝的构图而埋下身子,俯地拍摄;也会为了让照片更加有味儿,尝试学习使用专业的修图软件。
▲ 学员作品
摄影不是什么特别高精尖的工种,但要想将记在笔记本上的内容全部消化,圆融自如的运用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课后的勤学苦练自然是少不了。
此外,汲取并学习他人作品中的优点也特别重要——这是提升自己摄影水平的另一条捷径。
对此,张老师给出了一套自己“亲测有效”的课余学习方法:多看,多想,多拍。
▲ 学员作品
多看:绝不是单纯的“看高兴”,而是有目的的去看。这张照片的光线方向是什么?色调偏冷还是偏暖?景深控制的如何?
说白了,就是要以专业摄影师的眼光去“审视”一张照片。
多想:思考的步骤往往会随着“看”的同时自然的流淌出来: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进行拍摄?为什么这么拍是好看的?想要达到类似的效果,我应该如何尝试?
也就是说,要在“看”的基础上加入“分析”的内容。
▲ 学员作品
多拍:将所有看到的,分析过的摄影作品编入自己头脑中的视觉影像库之后,就要试着从“模仿”开始去进行实践的拍摄和练习。
对于这一步,老师建议要多摁快门多尝试,别怕失败。只有这样,才能在摄影的道路上一路驰骋,突飞猛进。
▲ 学员作品
三天功夫下来,摄影班的学员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除了从彼此的作品中汲取优点,大家也大方的晒出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以前一度觉得自己就是个“数码白痴”,现在看看自己的作品,还是蛮骄傲的呢!
恭喜技能+1!也恭喜花艺摄影班的学员们顺利毕业了。
从今往后,希望你们都能带着这项“加分技能”,在花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鹿石花艺,全外教先锋花艺服务机构
国际讲师 ▏进口工具 ▏LOFT空间
微信公众号:SIKASTONE-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