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第十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第十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会议现场

本网讯(通讯员 陈云)9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平,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一级巡视员刘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副司长孙鸿雁,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张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园林绿化处张盛,副校长赵鹏出席大会。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林业局相关领导,以及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134个单位的400多位代表参会。同时,7000多人次在线观看了大会直播。

开幕式上,马克平、刘宁、孙鸿雁和赵鹏分别发表开幕式致辞。马克平重点介绍了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的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刘宁介绍了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相关举措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孙鸿雁强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及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实践的主要成果。

赵鹏指出,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自然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立足河南,围绕植物资源与自然保护,开展了森林、湿地、农田等环境的一系列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研究工作,建立了中原地区最大的植物标本库,出版了《河南植物志》、保护区科学考察集等40余部科学专著,摸清了河南省生物多样性及种质资源现状,为我省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发掘利用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朱永官院士等九位行业专家作大会专题报告,分别从土壤生物多样性研究前沿、杉属和杜鹃花属的时空演化与濒危物种保护,新疆生物多样性现状与科考新发现,物种共存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卫星遥感精准量化全球土地覆盖及其变化,农业扩张与全球濒危物种分布的协同效应,以及推进高效保护修复策略的前沿思考等方面作了报告。

本次研讨会共设13场专题讨论会和1场期刊交流会,共计155个报告,收录摘要188篇。专题讨论会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分为生物多样性起源、编目、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与生态系统功能及服务及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昆蒙框架与公共参与等核心议题,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实践的成果与贡献。此外,会议还设有生态与进化生物学方法讨论暨生态学期刊交流会,深入探讨了模型构建、机器学习等先进方法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本次会议共有66位在读研究生参加角逐,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名、优秀奖4名。由协办单位之一的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资助本届“自然保护新秀奖”。

据悉,自1994年首届举办以来,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每两年一届,已发展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会议宗旨是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学术研究和交流。为鼓励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领域的优秀在读研究生,从2004年第六届研讨会开始,大会特设“自然保护新秀奖”。

研讨会现场

编辑/黄璞 杨钰晨 审核/张世昌 签发/周红飞

相关知识

​第四届全国萱草学术与产业研讨会在陕西西安召开
第十五届中国(金华)花卉苗木交易会下月举行
第十五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花艺”赛项在我校举办
第四届全国萱草学术与产业研讨会在陕西西安召开
第13届中国球宿根花卉研讨会在湖南省植物园开幕
园艺园林学院协办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 第十五届青年学术论坛顺利召开
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
“生物化学农药的研发与应用”高峰研讨会在崇明举行
保护多样生物 共建美丽云南
第15号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实施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网址: 第十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198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卉租赁绿植租摆,北京丰台承接绿
下一篇: Main Achie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