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番茄4种真菌病害,一网打尽!

番茄4种真菌病害,一网打尽!

番茄4种真菌病害,一网打尽!【蔬菜卫士报 2225】

番茄是世界第二大蔬菜作物,其产量受天气因素的制约。在适宜的环境下,真菌病害是番茄产量急剧下降的关键限制因素,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几种常见的番茄真菌病害吧!

番茄枯萎病(Tomato Fusarium wilt)

1

发病症状

番茄枯萎病主要危害番茄的根茎部。病害症状主要表现期为成株期。生长期根茎染病,表现过程是初始植株叶片中午呈萎蔫下垂,早晚又恢复正常,叶色变淡,似缺水状,反复数天后,逐渐遍及整株叶片娄蔫下垂,叶片不再复原,最后全株枯死。

图片

图片

图1 番茄枯萎病田间症状 

2

病原

番茄枯萎病病原为番茄尖孢镰孢菌番茄专化型(学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ycopersici),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可进行腐生生活,也能以菌丝体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3

防治措施

(1)清洁棚室:番茄收获后首先拔除田间杂草,带出田间集中进行沤肥或烧毁处理;(2)选择抗病品种:为减少番茄枯萎病的发生,在种植番茄前应选择抗病品种;(3)嫁接防病:选用亲和力好、丰产优质抗病性强的砧木进行嫁接防病也是目前生产中比较常用的方法;(4)实行轮作:若某一地块连续种植番茄超过2年,可与种植超过3年的其他蔬菜进行轮作,并避开茄科作物;(5)药剂防治:田间发病初期可用30%噁霉灵600-7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

番茄褐斑病(Tomato target leaf spot)

1

发病症状

番茄褐斑病主要为害番茄的叶片,亦能为害叶柄、果梗、茎及果实。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椭圆形至不整齐形,大小不等,直径1-10毫米,灰褐色至褐色。初为褐色小点,后形成周缘明显、凹陷变薄的叶斑,叶背光亮,大的病斑有时有轮纹,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病斑上往往长出黄色至暗褐色的霉状物。

图片

图片

图2 番茄褐斑病田间症状

2

 病原

番茄褐斑病病原为番茄长蠕孢(学名:Helminthosporiurn carposaprum),属于半知菌亚门、长蠕孢属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翌年生长季节环境适宜时,直接发芽或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主要通过气孔侵入寄主,其次也可由皮孔及伤口侵入。

3

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开沟排水工作,防止畦面积水,降低田间湿度,适当稀植,改善田间通透性;(2)喷药保护:在发病初期喷使用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进行喷药防治;(3)注意田间清洁:早期发现少数病叶应及时摘除,番茄采收结束后清除病残体并烧毁,或集中堆制沤肥。

番茄白粉病(Tomato Powdery Mildew)

1

发病症状

番茄白粉病俗称白毛病、白面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和果实有时也发病。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零星的放射状白色霉点,后扩大成白色粉斑。在日光温室中普遍发生,是日光温室栽培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常造成叶片提早干枯,影响叶片功能从而造成减产。

图片

图片

图3 番茄白粉病田间症状

2

 病原

番茄白粉病的病原为鞑靼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 taurica )和新番茄粉孢菌(Oidium neolycopersici )。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叶表皮气孔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并在受害的部位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借气流飞散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3

防治措施

(1)温湿度调控:早晨揭帘时放风15分钟左右,然后密闭温度升温。当温度达30℃徐徐放风。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夜晚温度保持在13℃左右,温度低时适当增温,减少和防止叶面结露;(2)轮作:与瓜类、豆类等蔬菜轮作3年以上;(3)加强栽培管理:栽培密度不宜过大,植株间保持通风透光;种植多年或连作多年的日光温室采用无土基质栽培;应用膜下滴灌、膜下沟灌技术,避免大水漫灌;多施农家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40毫升/亩进行喷雾防治。

番茄炭疽病(Tomato anthracnose)

1

发病症状

其主要危害接近成熟的果实,果面初生褪绿小斑点,后扩展为黑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凹陷,略具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着生小黑点,湿度大时,病斑上出现淡红色黏质物。初期果实不腐烂,后期果实腐烂、脱落。

图片

图4 番茄炭疽病田间症状

2

病原

番茄炭疽病病原为果腐刺盘孢(学名:Colletotrichum phomoides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喜高温高湿的环境,适宜的发病温度15-34℃,相对湿度在95%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果实着色到采收中后期。

3

防治措施

(1) 茬口轮作:发病严重田块提倡与非茄果类作物3年以上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2)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是防治番茄炭疽病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3) 加强栽培管理:深沟高畦、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增加开棚通风降湿。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果;(4)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45%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延缓病害的发展。

图片

参考文献:

[1]Khaire P B, Mane s, Pawar S V.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ungal diseases of tomato-a review [J]. 2021, 1 (1-18). 

编译:温智浩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相关知识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番茄早疫真菌病害的防治研究综述,植物保护论文
番茄真菌病害防不胜防,这样做就对了!
大棚番茄真菌性病害的症状与防治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二)
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与病毒性病害的区别
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病害简易区分法
真菌性病害与病毒性病害有什么区别?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细菌性病害与真菌性病害的区别

网址: 番茄4种真菌病害,一网打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289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Diversity and ec
下一篇: 甲真菌病有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