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玉米茎秆细胞壁和组织构建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玉米茎秆细胞壁和组织构建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植物科学学报》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玉米茎秆细胞壁和组织构建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王庭杰   张亮   韩琼   郑凤霞   王天琪   冯娜娜   王太霞   开通知网号

【摘要】:耐密抗倒伏玉米品种是玉米育种的重要方向,探究影响玉米茎秆抗压强度的机制是培育玉米新品种的重要途径。本实验采用组织化学、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了10个玉米品种茎秆的形态结构、解剖特征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并分析了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茎的皮层/半径、厚壁组织比例、机械组织比例和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与抗压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薄壁组织比例、茎长/茎粗、维管束个数与抗压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利用共线性诊断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茎秆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为皮层/半径、机械组织比例、维管束个数、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利用通径分析进一步定量研究了这5个变量与抗压强度之间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明确了决定玉米茎秆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为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和单位面积维管束个数。本实验还建立了玉米茎微观结构与细胞壁化学构成的数学模型,为进一步揭示玉米茎微观力学形成机理提供了思路,进而为耐密抗倒伏玉米育种提供了研究方向。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敏桦;武佳颖;俞新华;张凯旋;卢海博;赵海超;刘子刚;黄智鸿;玉黄金对春玉米茎秆显微结构及抗折强度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22年10期 2 陈燕;李想;曹勉;胡小春;王令强;基于语义分割与实例分割的玉米茎秆截面参数测量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23年06期 3 高春华;宫慧慧;张玉娟;崔新晓;张艳欣;张秀荣;赵军胜;不同品种向日葵花盘和茎秆特征差异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23年08期 4 赵雪;周顺利;玉米抗茎倒伏能力相关性状与评价研究进展[J];作物学报;2022年01期 5 田杨秋;靳范;杜志高;黄强斌;玉米茎秆甩刀式切碎装置的设计与试验[J];农机化研究;2022年04期 6 耿文杰 ;李宾 ;任佰朝 ;赵斌 ;刘鹏 ;张吉旺 ;种植密度和喷施乙烯利对夏玉米木质素代谢和抗倒伏性能的调控[J];中国农业科学;2022年02期 7 白建飞;韩升才;高聚林;于晓芳;青格尔;胡树平;张赛楠;郭江岸;内生菌莫拉维假单胞菌GF-55促进玉米生长和提高抗倒伏功能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22年07期 8 周海宇;江禹奉;杨明冲;程伟东;覃兰秋;谢小东;谢和霞;覃宝祥;王令强;玉米茎秆强度与维管束数目及纤维含量的关系和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2年06期 9 赵小红;白羿雄;姚有华;安立昆;吴昆仑;禾谷类作物茎秆特性与茎倒伏关系的研究[J];植物生理学报;2021年02期 10 杨硕;郑云霄;黄亚群;祝丽英;赵永锋;贾晓艳;陈景堂;郭晋杰;不同玉米自交系茎秆上部维管束数目的差异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硕;ZmACS7调控玉米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D];河北农业大学;2023年 2 刘笑鸣;高密种植下黑龙江春玉米对氮素和化控的生理生态响应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23年 3 祁炳琴;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解剖结构及结构性物质合成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22年 4 万映伶;中国观赏芍药品种数据库构建和遗传多样性评价及直立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 5 谢刘勇;玉米茎秆强度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重要基因挖掘[D];山东农业大学;2021年 6 李翔;甘蔗抗倒伏性评价及抗性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7 徐瑶;大豆植株力学特性受冠层光谱组成与激素调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 8 谢卢鑫;甘蔗收割机切段、剥叶及断尾装置设计及参数优化[D];浙江大学;2019年 9 辛尚龙;立辊式玉米摘穗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20年 10 薛军;玉米冠层光分布对茎秆抗倒伏性能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祥;玉米生理成熟前后茎秆抗倒特性变化规律[D];四川农业大学;2022年 2 曹丽茹;藜麦抗倒伏的遗传改良及藜麦种子表型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1年 3 樊旭东;鲜食玉米夹持摘穗装置设计与试验[D];河南农业大学;2023年 4 吴希;施氮量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氮素利用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 5 普布仓决;控释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下施氮量对夏玉米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 6 高悦;美国春玉米宜机收品种引进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23年 7 郭宗翔;EthDAH施用时期和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23年 8 单福昕;大豆茎秆解剖结构与GA_3调控节间生长效应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22年 9 陈祥;玉米生理成熟前后茎秆抗倒特性变化规律[D];四川农业大学;2022年 10 陈林荣;半深水灌溉对杂交籼稻茎秆抗倒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2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Eryan Kong;Dongcheng Liu;Xiaoli Guo;Wenlong Yang;Jiazhu Sun;Xin Li;Kehui Zhan;Dangqun Cui;Jinxing Lin;Aimin Zhang;Anatom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lodging resistance in wheat[J];The Crop Journal;2013年01期 2 姚敏娜;施志国;薛军;杨再文;勾玲;张旺锋;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皮层结构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3年11期 3 李妍妍;景希强;丰光;何晶;齐华;玉米倒伏的主要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2013年04期 4 马延华;王庆祥;玉米茎秆性状与抗倒伏关系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12年02期 5 高鑫;高聚林;于晓芳;王志刚;孙继颖;苏治军;胡树平;叶君;王海燕;崔超;李维敏;高密植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茎秆抗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2年04期 6 穆春华;张发军;李文才;孙琦;孟昭东;玉米自交系茎秆显微结构及其与茎节抗折强度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玉米科学;2012年05期 7 崔海岩;靳立斌;李波;张吉旺;赵斌;董树亭;刘鹏;遮阴对夏玉米茎秆形态结构和倒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8 王敏;徐萍;刘新江;张正斌;杨引福;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年05期 9 杜家菊;陈志伟;使用SPSS线性回归实现通径分析的方法[J];生物学通报;2010年02期 10 王芬娥;黄高宝;郭维俊;张锋伟;吴建民;赵多佳;小麦茎秆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仲发;群体光分布对玉米茎秆强度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庭杰;张亮;韩琼;郑凤霞;王天琪;冯娜娜;王太霞;玉米茎秆细胞壁和组织构建对抗压强度的影响[J];植物科学学报;2015年01期 2 刘东尧;闫振华;陈艺博;杨琴;贾绪存;李鸿萍;董朋飞;王群;增温对玉米茎秆生长发育、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1年17期 3 刘世伟;许莹莹;朱凯丽;宋希云;裴玉贺;玉米茎秆纤维组分近红外反射光谱模型的建立[J];玉米科学;2020年04期 4 唐春双;杨克军;李佐同;王智慧;赵长江;王玉凤;张翼飞;徐晶宇;王聪;付健;张发明;杨系玲;张文超;张静;陈天宇;吴琼;张鹏飞;范博文;生物炭对玉米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年03期 5 曹百穹;王满苹;李云东;朱娟花;孙晓晖;陈睿鹏;胡建东;角度不敏感玉米茎秆抗弯强度的测定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6 卞云龙;邓德祥;王益军;杜凯;孙东雷;玉米茎秆糖分研究与应用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7 丰光;刘志芳;李妍妍;邢锦丰;黄长玲;玉米茎秆耐穿刺强度的倒伏遗传研究[J];作物学报;2009年11期 8 赵安庆,袁志华玉米茎秆抗倒伏的力学机制研究[J];生物数学学报;2003年03期 9 向方玉米茎秆青贮方法[J];河南农业;1999年09期 10 邵聪;玉米茎秆直径及外皮透度阻力对玉米倒伏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粮食;202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夏青;石子;张如养;李静欢;王天依;孙轩;王荣焕;宋伟;赵久然;玉米茎秆柔韧性相关表型及QTL研究[A];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3年 2 刘世伟;玉米茎秆营养品质相关性状的GWAS分析[A];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3 邹先维;张二朝;张文阳;付志一;玉米茎秆双模量梁模型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陈建辉;玉米茎秆性状与倒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李仕途;罗燕;宋成良;付志一;玉米茎秆节间抗折强度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巍;陈奎孚;玉米茎秆动力性能实验与计算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汪黎明;李建生;姚国旗;穆春华;孟昭东;刘德友;戴景瑞;玉米茎秆与根系抗倒的特性研究[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8 孙露露;张二朝;黄佳伟;梁栋煊;潘颖政;陈炜杰;王惠民;付志一;玉米茎杆力学参数与抗弯能力的有限元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王怀鹏;杨克军;张翼飞;王玉凤;叶面喷施硅肥对玉米茎秆力学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A];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0 林洁琼;杨俊;孔佳;余强;陈奕;申明月;谢建华;纳米纤维素对豌豆蛋白乳液凝胶的流变、结构和凝胶特性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坤;玉米茎秆细胞壁组分及消化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2 祁炳琴;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解剖结构及结构性物质合成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22年 3 杨硕;ZmACS7调控玉米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D];河北农业大学;2023年 4 黄海;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及根系抗倒伏特性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5 李威;电脉冲对变形纯铝微观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6 秦盟盟;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嘉莉;硅磷配施对玉米茎秆形态特征及抗倒能力和产量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2 丛旭;基于玉米茎秆物理特性分析的喷药机开冠机构工作参数研究[D];吉林大学;2022年 3 周富亮;甜玉米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9年 4 柴孟竹;乙烯利对不同基因型玉米茎秆抗倒伏性的调控效应[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5 王琪;利用连锁和关联分析剖析玉米茎秆细胞壁组分及消化性状的遗传基础[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6 陈睿鹏;玉米茎秆倒伏角度和拉力角度实时测量方法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7年 7 杜凯;玉米茎秆含糖量配合力及其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D];扬州大学;2010年 8 刘东尧;全生育期增温对玉米茎秆生长发育、结构特征及抗倒特性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21年 9 刘魏魏;密度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王春鹏;化控对夏玉米茎秆发育、产量形成及养分积累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2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崔艳;科学家发现玉米茎秆发育调控基因和机制[N];科技日报;2022年 2 本报记者 莫志超;玉米茎秆二次利用背后的秘密[N];农民日报;2017年 3 ;平新乔:中国股市的微观结构[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记者 聂翠蓉;人马座星系迄今最详细化学组成公布[N];科技日报;2017年

相关知识

菊花CmHLB基因调控木质素合成和茎秆强度的分子机制研究
玉米茎腐病的研究现状及防治策略
不同品种向日葵花盘和茎秆特征差异研究
玉米缺肥症状表现
实验1环境(水)因子对植物结构的影响(10页)
浅析玉米缺肥病理特征及其治理要点
银杏和湿地松花粉、花药及茎尖组织的氨基酸分析
根尖.芽尖和茎的形成层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是因为它们都具有( )A.保护组织B.营养组织C.机械组织D.分生组织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高温对当前春播玉米授粉灌浆的影响及田管措施建议
玉米蚜虫如何防治?玉米蚜虫防治方法

网址: 玉米茎秆细胞壁和组织构建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428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介于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地衣,因抗压
下一篇: 配植物筋砌块砌体轴心抗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