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目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剖析国土空间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目标、对象、方法、途径。研究方法:"理论方法—工程技术—试验示范—标准规程—监测监管—推广应用"互逆研究范式。研究结果:(1)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角度,将矿区生态系统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四种类型、三个过程,以及不同恢复重建方案对效益的影响;(2)从技术经济角度佐证原脆弱生态系统、极度退化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生态系统、重建生态系统正向演替与逆向演替的可能;(3)从地上光温资源、地表水土资源和地下矿产资源变化角度,将矿区生态系统演变划分为极不稳定生态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低稳定生态系统、高稳定生态系统4种模式;(4)通过大量的实践,在系统诊断矿区生态系统受损特征与恢复重建的学科支撑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了矿区"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实现途径;(5)讨论了矿区生态恢复重建研究具有普适意义、提供中国方案的国情差异认知、学科交叉认知、规划决策认知和环境规制认知。研究结论:为国土空间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1 卞正富;雷少刚;金丹;王丽;矿区土地修复的几个基本问题[J];煤炭学报;2018年01期 2 张绍良;米家鑫;侯湖平;杨永均;矿山生态恢复研究进展——基于连续三届的世界生态恢复大会报告[J];生态学报;2018年15期 3 毕银丽;孙金华;张健;宋子恒;蔡云;孙欢;接种菌根真菌对模拟开采伤根植物的修复效应[J];煤炭学报;2017年04期 4 杨翠霞;赵廷宁;谢宝元;曹福存;张成梁;张艳;基于小流域自然形态的废弃矿区地形重塑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5 胡振琪,赵艳玲,程玲玲中国土地复垦目标与内涵扩展[J];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03期 6 白中科,郭青霞,王改玲,张前进,魏忠义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效益演变与配置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06期 7 白中科,赵景逵,李晋川,王文英,卢崇恩,丁新启,柴书杰,陈建军大型露天煤矿生态系统受损研究——以平朔露天煤矿为例[J];生态学报;1999年06期 8 白中科,赵景逵,朱荫湄试论矿区生态重建[J];自然资源学报;1999年01期 9 李树志当前煤矿土地复垦工作中应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土地科学;1999年02期 10 徐嵩龄采矿地的生态重建和恢复生态学[J];科技导报;1994年03期
相关知识
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精选5篇)
山地公园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以重庆洪恩寺公园为例
神达花沟煤业:矿区变身“生态区”
矿区复垦地土壤改良研究进展
矿区生态修复措施精选(九篇)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机制
矿山生态恢复研究进展——基于连续三届的世界生态恢复大会报告
《生态恢复生态工程》.ppt
论当代都市生态景观再配置的功能及管护实践——对昆明莲花池公园重建的再认识
周晋峰:矿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应紧密服务生态修复/恢复目标 | 周道生态文明(第306讲)
网址: 再论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4569.html
上一篇: 狼来了!围场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恢复 |
下一篇: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