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南日报客户端丨记者易宗平 通讯员文宏武
还没走进前面的龙眼、菠萝蜜林,就听到一阵“咯咯哒”的鸡鸣声。1月23日,海南日报记者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三弓村采访时,见识了山鸡飞到树上的“功夫”。
负责看管山鸡的村民黄孝平还没歇口气,就听到树林外面有人喊道:“有人在里面吗?我们要买山鸡。”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三弓村放养的山鸡畅销。图为消费者到基地购买山鸡。海南日报记者易宗平 摄
声到人到,家住三道镇三道居的居民刘湘玉和母亲,轻车熟路地来到挂着累累果实的菠萝蜜树林,打量了一下四处觅虫的山鸡,笑盈盈地说:“这里放养的山鸡味道好哇,这次先买两只回去吧,过年时又来买几只。”
黄孝平撒出一把玉米,很快聚拢来几只山鸡,于是顺手抓住了两只。
“两只150元——”黄孝平话音未落,刘湘玉边掏钱边说:“不算贵,以前吃过这里的山鸡,放养的味道就是不一般。”
送走一拨拨购买山鸡的顾客,黄孝平抹着脸上的汗,但却像吃了菠萝蜜一样露出甜蜜的笑容:“我和老公都在这里看管山鸡,2018年挣了8万多元,想想以前日子紧巴巴的,现在手头上越来越活络了!”
更多村民依靠山鸡产业脱贫致富。
“发展山鸡产业,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带动了贫困户共同发展。”三弓村党支部书记黄超说,他牵头组建的三道镇兴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镇政府给的20万元扶贫资金发展山鸡养殖产业,带动14户建档立卡户加入专业合作社,采取“托管托养”的模式,近3年每年为每户贫困户分红5000元、村委会分红1万元。
除了发展林下放养山鸡的循环经济,三弓村还通过种植兰花发展“美丽经济”。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三弓村发展兰花产业。图为村民在基地管理兰花。海南日报记者易宗平摄
在馨香宜人的三弓村兰花产业园,一群戴着斗笠的“娘子军”正在有序地工作。
“我在兰花基地上班,每周休息一天,每个月能挣2600元。”三弓村村民王海玲抬起头来说道,但管理兰花的活儿却没停,尤其是提起活泼可爱的双胞胎儿女,那幸福的笑容就跟兰花一样灿烂,“回家不到10分钟路程,晚上下班后我可以照顾两个孩子!”
规划基地60亩、目前已有25亩的三弓村兰花产业园,不但带动本村贫困户参与兰花种植,而且还吸收周边部分村的村民务工增收。
三道镇首弓村村民李江明也在三弓村兰花产业园上班。她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两个小孩上小学,免交学费,每学期政府发放生活补助。“国家政策好,日子有奔头!”李江明微笑着说,“我在这里上班收入稳定,老公在自己村里是森林防护员,加上养猪、养鸡,家境好起来了。”
作为三弓村兰花产业园技术员的曾海燕,是三道镇什者村人。她说,这个产业基地的主要种类是石斛兰,临近春节,来购买兰花的客户很多,以后种植规模扩大后,村民们的收入会更高。
三弓村兰花产业园兰花项目统计数据显示,该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配合三道镇政府投入175万元带动三弓村135户贫困户参与兰花种植,每户每年可分红2000元。
抓住“鸡”遇结硕果,幽兰绽放幸福花。黄超介绍,三弓村共有15个村小组,依靠养殖山鸡,种植兰花、龙眼、菠萝蜜、槟榔、冬季瓜菜,以及村民外出务工等收入,到2018年底,该村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795人已脱贫摘掉“穷帽子”。2019年,将继续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做大做强产业,让脱贫致富之路更加宽广。
相关知识
保亭:兰花盛开致富路 乡村振兴有门路
巍山文笔村:鲜花经济助农就业增收
三亚崖州区三更村探索花卉产业经济助村民增收
【起步开局 大理这样干】巍山文笔村:鲜花经济助农就业增收
花卉经济助农增收
兰花“电商”带动村民致富
河源日光村:玫瑰绽放幸福花 产业铺就致富路
黔西:鲜花经济助增收
5月29日汉滨区红莲村兰花繁育基地兰园庆典暨盆栽奇石展览活动
“芬芳产业”盛开“致富之花”
网址: 山鸡+兰花产业 保亭三弓村发展立体经济助村民脱贫致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4981.html
上一篇: 兰花产业化撬动十亿元的“美丽经济 |
下一篇: 马路上兜售的白兰花是用香精泡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