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秋天,去哪里赏菊花?

秋天,去哪里赏菊花?

在北方,秋天能够欣赏的花不多,菊花是个例外,仿佛是专为这个萧瑟的季节而生。

一千多年前的某个秋天,唐代诗人元稹睹物思情,感慨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比他稍晚一点的落榜青年黄巢,说的更决绝——“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然而,菊花并非天生自带流量,在成为万众瞩目的观赏名花之路上,它凭着自身的努力,加上贵人的赏识,成功逆袭。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宋代·朱淑真 供图/图虫创意

从野花到观赏名花的逆袭

菊花最早起源于中国。早在《周礼·秋官》中,便记载时人用不开花的菊烧灰用以治虫,楚国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歌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在两千多年前,小小的野菊已开遍华夏大地,从中原到南国,都可见其芳踪。那时,人们主要以菊花作饮食和药用,还没有注重它的观赏之美,也许那时的野菊还不够楚楚动人。

东晋时,陶渊明辞官归乡,种植菊花于庭院之中,并发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绝唱。从此,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菊,菊花也成为高洁、隐逸的象征。因其多盛开于农历九月,与重阳节叠合,九代表“久”,因而又逐渐承载起人们对长寿、吉祥的向往。

到了唐代,种菊之风日盛,菊花品种日渐丰富,大量咏菊诗篇也出现。刘禹锡写道“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李商隐则说“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可见当时已有白色和紫色的菊花。宋代,是中国赏菊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大量新品种出现,形成了中国最早的菊花会,并出版了中国第一本菊花专著《菊谱》。

经历一千多年的繁衍培育,菊花已成为世界上品种最丰富的栽培植物之一,并从中国香飘世界,成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菊花园艺品种约为20000-30000个,而中国的菊花品种仅独本菊就达3000多种。这是因为菊花自身有丰富的自然变异,同种内不同植株都能看到明显的遗传差异,经过人工选育栽培也极易形成新的品种。

菊花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分布也较为广泛。菊花喜阳光,忌荫蔽,喜温暖湿润气候,亦耐旱耐寒,严冬季节根茎能在地下越冬。花能经受微霜,幼苗生长和分枝孕蕾期最适温度为20℃左右。喜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土中均能生长。

如今,国内以菊花为市花的城市不下十座,包括北京、开封、中山、南通、太原、唐山、湘潭、芜湖、潍坊、彰化等。此外,上海、南京、天津、成都、济南等众多城市都会定期举办菊展,似乎处处都可赏菊。多反而不好选择,去哪里赏菊好呢?在菊花的成名路中,有几座大放异彩的“菊城”,不得不隆重介绍。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代·白居易 供图/图虫创意

开封菊花:天作人合的奇迹

菊花与开封结缘,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杰作。千年前,这里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养菊中心。而今天,这里依旧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菊花栽培基地,堪称奇迹。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经数千年之演进, 造极于赵宋之世”。两宋时期,中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峰,在这高峰之中,自然少不了花文化的点缀。北宋都城开封,市民文化极为发达,上自宫廷下至百姓,无不爱菊。《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开封酒楼商家常用菊花编扎装饰门面,用以吸引宾客。

在开封自北宋形成的养菊潮中,喜欢养菊的宋徽宗赵佶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明代《枣林杂俎》记载:“宋徽宗艺菊,有小朵银色者,不令分种于外,禁中名曰:不出宫”。这位丢掉北宋江山的皇帝,除了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也是一位称职的园艺专家,他不仅营造了北宋皇家园林养菊的风气,还亲自培育了被称为“御爱菊”的小朵银色品种菊。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宋徽宗亲笔画的《芙蓉锦鸡图》,左下方那两簇银色的菊花,就是他培育的新品种。

古老开封遗留下来的养菊风气,今天还在影响着开封居民的养菊热情,近年来不少菊花新品种,都是由普通养花人培育的。著名的“汴梁腾云”,是无线电厂的一位师傅偶然发现并培育成功,而开花时碧绿如玉的“汴梁绿翠”,由肉联厂一位普通的花师培育。

开封菊花能历经千年,至今兴盛,最根本与其地理位置有关。开封位于黄河南岸豫东冲击平原中上部,海拔70米左右,属沙质土壤,给花浇的水很快下渗,非常适合菊花耐旱的生长习性。气候上,开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寒春暖,秋天日照充足,能提供菊花生长所需的日照条件,而当菊花开始萌发隐芽时,开封又提供了恰到好处的20℃-25℃的温度。

在今天中国争奇斗艳的菊花市场中,开封菊花以其品种多样、造型丰富、株型丰满匀称傲立潮头。每年10~11月举办的“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已成为国家级节会,吸引了众多游客。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东晋·陶渊明 供图/图虫创意

北京菊花:秋天的调色板

原本在开封遍地生长的菊花,伴随北宋的灭亡传到了各地,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地是北京。

公元1127年,金兵攻占开封,俘获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把他们及其他艺师、工匠等一起掠往北方,他们中的大部分留在了燕京,从而使中原地区的赏菊风俗逐步在北京传播开来。后来金、元、明、清相继定都北京,政治与经济的集中,使得北京的艺菊与赏菊之风愈加浓厚。金元时期,赏菊还主要是宫廷中皇室贵族的娱乐活动,到了明清,赏菊不再局限于皇室贵族,也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家汪曾祺说“全国有几个城市的菊花都负盛名......黄河以北,当以北京为最”。菊花在北京能扎下根来,除了政治力量的推动,也跟北京的气候有关。试想,在北方萧瑟的深秋,万物苍茫,群芳凋落,人们想要眼目中多一点色彩与可爱,也唯有怒放的菊花可以做到了吧。北京人也觉得菊花傲霜凌寒不凋,颇似他们的性格,因此在百花之中,菊花当仁不让,与月季一起成为天子脚下的市花。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北海公园每年秋天都会举办全市性的菊展,名品云集,灿烂辉煌,完美融合帝都气质。另外,北京植物园、北京国际鲜花港、天坛公园等,也都是金秋北京赏菊的好去处。

▲飒飒西风满园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唐代·黄巢 供图/图虫创意

杭州菊花:一杯菊茶沁心脾

在中原赏菊风俗跟随徽宗北上的同时,他的儿子赵构幸免于难,随后建立南宋王朝并迁都临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的一次整体南迁,也把中原的菊花品种、养菊技术传遍了大江南北。杭州的赏菊文化当然一发不可收,成为开封之后中国第二个艺菊中心,并出现了最早意义上的菊花评比活动为主的菊展。

杭州与菊花的故事,除了从南宋开始流传至今的菊花会,还有一桌菊花宴席。杭州的秋天,开一桌菊花筵并不是困难的事,“菊花火锅”、“菊花饼”、“菊花虾仁”、“菊花肉丝”等,色香味俱全,但对杭州人来说,最熟悉的仍是一杯沁香的菊花茶。透明的玻璃杯,放入四五粒菊花,倒入沸水冲泡,即成菊花茶。吸水之后,原本干枯萎缩的花瓣舒展开来,在水中轻盈飞舞、慢慢沉淀。

入茶的杭白菊又称甘菊,为杭州地区的特产,也是中国驰名的茶用菊,一向与”龙井“并提。不过杭白菊的原产地并不在杭州,而在旁边的桐乡市。清代时,桐乡茶商利用杭州的知名度打开市场,将桐产小白菊冠以“杭州”之名,延用至今。

长期以来,桐乡市杭白菊的栽培面积、总产量均占全国白菊的一半以上。2000年,桐乡市因有“世界上最大的田野菊海”,甚至被列入世界吉尼斯名录。每到深秋、初冬时节,杭白菊盛开,在吃了菊花宴,品了菊花茶,感受了水乡的静谧温柔后,去桐乡千里沃野观看繁花如雪,也是别有一番风情。

近年来,“中国福白菊之乡”湖北麻城、“中国药材之乡”江苏盐城射阳县异军突起,也形成了大面积的菊花花田,每到秋天都会举办盛大的菊花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菊海景观。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唐代·司空图 供图/图虫创意

小榄菊花:故乡的记忆

大宋王朝的南渡,除了使杭州的菊文化兴起之外,在遥远的南海之滨,也孕育了一个“菊城”明日之星——今位于广东中山的小榄镇。

传说南宋度宗时,一位胡姓贵妃因得罪了皇帝,被命削发为尼。后来胡妃佯装投水逃走, 躲到了南雄珠玑巷。皇帝知道后,扬言要在珠玑巷屠村灭口,于是珠玑巷部分难民南逃至珠三角小榄地区。时值深秋,他们被地上长满的金菊吸引,便在此定居。他们感念野菊引领他们到此地,因此移栽到园圃中,开始了自栽自赏的菊花种植。

以上虽是传说,却有其相当可信度。珠玑巷何许地也?从秦代开始,便一直是岭南与中原往来的主要通道,大量中原移民在此聚集并继续南迁。可以肯定的是,小榄最早的住民都来自中原,在他们心中,对于菊花有着深深的情结。南宋灭亡后,小榄住民以纪念祖先为情由举办了菊花大会,此后相沿成习。

清嘉庆19年(1814年),小榄举办了第一次规模盛大的“甲戌菊花大会”,此后每60年举办一次,成为名扬海内外的奇观。上一次是1994年,据说超过600万人慕名而来,下一次要等到2054年,我们有生之年能看一次也是一大幸事。除此之外,小榄每10年举办中型菊花会,每年举办菊会,秋天来此一定不会后悔。

虽然小榄多雨易涝的环境,并不十分适合菊花生长,但小榄人凭着对菊花的挚爱依旧创造了灿烂的菊文化。在菊花会上,除了可欣赏来自全国的菊花名品,“菊联”、“菊诗”、“菊灯”、“菊酒”等也十分精彩。如今,小榄菊文化更渗透到餐饮、建筑、日用品等众多行业。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清代·曹雪芹 供图/图虫创意

黄山菊花:山野上的浪漫

在观赏性菊花越来越为人瞩目时,保留了原始野生菊花特色的实用性菊花也并没有没落。虽然其没有观赏性菊花仪态万方的外表,咋看往往很不起眼,然而由于它们种植面积大,却也可以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实用性菊花里,最为人称道的是四大名菊——杭菊、贡菊、滁菊、亳菊,它们的主产地分别是浙江桐乡市、安徽黄山市、安徽滁州市、安徽亳州市。除了上面说到的杭州菊花,其他三个都位于安徽。它们都位于北纬29.8-33.8度之间,东西跨4.8个经度,这一地区年均温14℃-16℃,降水丰富,无霜期长,是最适宜药(茶)用菊花生长的地理区域。江南的杭菊、贡菊以茶用为主,兼顾药用;而江北的滁菊、亳菊以药用为主,兼顾茶用。

全国各地的菊花基本都在平原种植,只有黄山贡菊主要种植在山上。在黄山贡菊主产地歙县,其海拔200-600米的向阳山坡是最佳的贡菊种植地。与山下产的贡菊相比,高山贡菊因日照时间长、空气湿度大、山上低温病虫害少等原因,其整体品质往往更好。在清代,王公贵族和后宫嫔妃热衷养生养颜,黄山产的茶菊成了他们的最爱,它也因此有了一个霸气的名字——“贡菊”。

当深秋时节,贡菊漫山遍野开放时,如同雪落乡野,与当地清雅的山水、深厚的徽州文化一起,共同构造着新的风景线。如今,除了游黄山、逛古村,赏秋菊也成为越来越多人到黄山的选择。

▲寒花已开尽,菊蕊独盈枝。——唐代·杜甫 供图/图虫创意

中国菊花既有高雅孤傲之美,又有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之美,更有山花烂漫的群体美。菊花之美,美不胜收。如今的菊展上,菊花种类越来越多样,包括大立菊、塔菊、悬崖菊、盆景菊和微型菊、壁挂菊等大类,一株大立菊可以高达几米,同时开出上千个花朵,令人叹为观止。菊花的颜色也五彩缤纷,有红、黄、白、紫、粉、绿等,让人目不暇接。

中国人赏花往往不会停留在造型和颜色,而是全身心投入,从花色、花韵、花香、姿态等全方位地欣赏,借花喻人,抒发情怀。你是否也准备好了,去菊展上或花田里,与屈原或陶渊明来个时空对话,吟诵几句菊诗呢?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明代·沈周 供图/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

·王韬.开封菊花:天作人合的奇迹[J].中国国家地理繁体版,2009,(03):50-63·李双喜.贡菊 萦绕徽州800年的幽香[J].中国国家地理繁体版,2018,(04):132—139·毛静.中国传统菊花文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戴思兰.中国菊花与世界园艺(综述)[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06)·宋利培,张树林.中国菊花主题花展及其对行业发展的作用[J].中国园林,2020,36(3):130-133

- END -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版权归“国家全景地理”及《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国家全景地理”联系。

相关知识

秋天,去哪里赏菊花?
宁波中秋节去哪里赏桂花?附中秋赏桂花好去处推荐
【武汉赏花】武汉赏花去哪里,武汉赏花全年花期表
武汉2016清明节去哪里赏花?郁金香主题公园郁金香花展
秋天别急着给这几种花剪枝条,以免剪掉花苞没花赏,你家养了几种
株洲中秋节有哪些花可赏?(附赏花地)
这些绝美“芦苇荡”等你去赏秋拍照
北京十大赏花好地方 北京赏花去哪里 帝都看花好去处推荐
赏花去哪里旅游?最全赏花攻略
浙江花卉市场关停,今后杭城市民去哪里买花更实惠?首选这里...

网址: 秋天,去哪里赏菊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67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菊花的功效与作用,菊花的副作用
下一篇: 如何正确控制菊花的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