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教学课件.ppt

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教学课件.ppt

1、 病理程序病理程序:病害的发生是一个病害的发生是一个持续持续的过程,当植物遭的过程,当植物遭受到病原物侵袭和不适宜环境因素影响后,首先表现受到病原物侵袭和不适宜环境因素影响后,首先表现为正常的为正常的生理功能失调生理功能失调,继而出现组织结构和外部形,继而出现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的态的各种不正常变化各种不正常变化,使生长发育受到,使生长发育受到阻碍阻碍,这种逐,这种逐渐加深和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渐加深和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病理程序。病原病原:将将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引起植引起植物病害的直接原因称为物病害的直接原因称为病原(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病原

2、(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性病原)。2020/11/31病理程序:病害的发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当植物遭受到病原物侵(一)植物病害的症状(一)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是植物感病后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现象(病症状:是植物感病后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现象(病状和病症)状和病症)病状病状:植物感病后由寄主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植物感病后由寄主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现象称为病状常现象称为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畸形五大类型)病症:植物感病后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称病症:植物感病后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症(为病症(常见类型有常见类型有粉状

3、物粉状物、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点状物、颗颗粒状物粒状物、脓状物脓状物等)。等)。2020/11/32(一)植物病害的症状2 0 2 0/1 1/3 21、病状类型病状类型l(1)变色变色:主要表现为褪绿主要表现为褪绿、黄化黄化、花叶花叶l(2)坏死坏死:常表现为坏死斑常表现为坏死斑、叶枯叶枯、疮痂疮痂 、溃疡溃疡 l(3)腐烂腐烂:腐烂程度不同腐烂程度不同分干腐和软腐分干腐和软腐l(4)萎蔫萎蔫:是指植物的整株或局部因脱水而枝叶下垂是指植物的整株或局部因脱水而枝叶下垂的现象。的现象。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l(5)畸形畸形:有矮化有矮化、矮缩矮缩、丛枝丛枝、皱缩皱缩、瘤肿瘤

4、肿、变形、变形等等2020/11/331、病状类型(1)变色:主要表现为褪绿、黄化、花叶2 0缺铁缺铁导致导致新叶新叶黄化黄化棣棠棣棠2020/11/34缺铁导致新叶黄化棣棠2 0 2 0/1 1/3 4山茶花叶病山茶花叶病2020/11/35山茶花叶病2 0 2 0/1 1/3 5叶片叶片变色变色界限界限模糊模糊2020/11/36叶片变色界限模糊2 0 2 0/1 1/3 6发病发病健康健康2020/11/37发病健康2 0 2 0/1 1/3 7小小黑黑点点2020/11/38小黑点2 0 2 0/1 1/3 8红瑞木枝干溃疡病红瑞木枝干溃疡病2020/11/39红瑞木枝干溃疡病2 0

5、2 0/1 1/3 9新新芽芽腐腐烂烂真真菌菌霉霉层层2020/11/310新芽腐烂真菌霉层2 0 2 0/1 1/3 1 0雪松枯梢雪松枯梢2020/11/311雪松枯梢2 0 2 0/1 1/3 1 1菊花植株枯萎菊花植株枯萎2020/11/312菊花植株枯萎2 0 2 0/1 1/3 1 22020/11/313皱缩卷曲2 0 2 0/1 1/3 1 32020/11/314大叶黄杨疮痂病疮痂斑2 0 2 0/1 1/3 1 42020/11/315樱花根癌病2 0 2 0/1 1/3 1 52020/11/316竹丛枝病2 0 2 0/1 1/3 1 62 2、病症类型、病症类型l(1

6、)粉状物粉状物:锈粉、白粉、黑粉和白锈。锈粉、白粉、黑粉和白锈。l(2)霉状物霉状物:霜霉霜霉、灰霉、绿霉、黑霉、赤霉灰霉、绿霉、黑霉、赤霉。l(3)点状物点状物:小颗粒状物,它们大多暗褐色至褐色,针尖小颗粒状物,它们大多暗褐色至褐色,针尖至米粒大小。至米粒大小。l(4)颗粒状物颗粒状物:其形态大小差别较大,有的似鼠粪状,其形态大小差别较大,有的似鼠粪状,有的像菜籽形,多数黑褐色,生于植株受害部位。有的像菜籽形,多数黑褐色,生于植株受害部位。l(5)脓状物脓状物:是细菌性病害在病部溢出的含有细菌菌体是细菌性病害在病部溢出的含有细菌菌体的脓状黏液。的脓状黏液。2020/11/3172、病症类型(

7、1)粉状物:锈粉、白粉、黑粉和白锈。2 0 2 0/2020/11/318白粉状物蔷薇白粉病2 0 2 0/1 1/3 1 82020/11/319霜霉状物葡萄霜霉病2 0 2 0/1 1/3 1 92020/11/320烟霉灰霉2 0 2 0/1 1/3 2 02020/11/321凤尾兰叶斑病小黑点2 0 2 0/1 1/3 2 1(二)植物病害的类别 引起植物病害的的病原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类。1、非侵染性病害 特点:有不良环境引起的、无侵染过程、无传染性。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害有:(1)营养失调 包括营养缺乏、各种营养间的比例失调或营养过量。(2)气候不适宜(3)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

8、污染和土壤污染等。(4)植物药害 农药或激素不当对植物引起的伤害2020/11/322(二)植物病害的类别引起植物病害的的病原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 2、侵染性病害 特点:有病原物,具有传染性,有病症。(三)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两者的关系 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对于复杂的症状变化,首先需要对症状进行全面的了解,对病害的发生过程进行分析(包括症状发展的过程、典型的和非典型的症状以及由于寄主植物反应和环境条件不同对症状的影响等),结合查阅资料,甚至进一步鉴定它的病原物,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2020/11/3232、侵染性病害2 0 2 0/1 1/3 2 3二、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 病原:引起植物发病

9、的原因。分为生物病原和非生物病原。生物病原主要是指以植物为寄生对象的有害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等。非生物病原主要指除了生物以外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和营养等因素。2020/11/324二、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病原:引起植物发病的原因。分为生物病原l 蘑菇、木耳、银耳、香 菇、草菇、鸡丛、羊肚 菌、口蘑、松口蘑、喉 头菌等。l 茭白l 酱、醋、面 包、奶 酪、蒸 馒 头、豆 腐 乳的制作一、真菌2020/11/325(1)食品与食品加工: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一、真菌2020/11/3262 0 2 0/1 1/3 2 6l 中药:灵芝、茯苓、

10、冬虫夏草、马勃、雷丸、猪苓。l 西药:青霉素(penicillin)、灰 黄霉素、头孢霉素等。2020/11/327(2)医药卫生:2 0 2 0/1 1/3 2 7 糖化酶 酒精酶 淀粉单糖酒精 糖化酶(根霉、毛霉)酒精酶(酵母菌)甘油、柠檬酸、乳酸、葡萄糖酸、延胡索酸。2020/11/328(3)工业:发酵工业:2 0 2 0/1 1/3 2 8l 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 菟丝子炭疽病菌。白僵菌防治害虫幼虫。木霉菌、拟青霉、轮枝菌等对其它真菌病原的拮 抗作用、防治作用。非致病菌、致病菌的弱菌系诱导植物对致病菌的 诱导抗性。l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l 菌根菌:扩大了植物根的吸收面积。2020/11/

11、329(4)农业、园林:2 0 2 0/1 1/3 2 9 一、一、真菌的一般性状真菌的一般性状 1.1.真菌的营养体真菌的营养体 真菌有细胞结构,营养体为菌丝体真菌有细胞结构,营养体为菌丝体,菌丝管状,菌丝多数无色透菌丝管状,菌丝多数无色透明,少数表现不同颜色明,少数表现不同颜色,低等真菌的菌丝无隔膜,称为低等真菌的菌丝无隔膜,称为无隔菌无隔菌丝丝。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称为。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称为有隔菌丝有隔菌丝。2020/11/330一、真菌的一般性状 病原真菌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寄生于2020/11/331有隔菌丝与无隔菌丝2 0 2 0/1 1/3 3 12020/11/332菌丝的

12、变态真菌的菌丝体为了适应某些特殊功能,产生一些特殊变态真菌的几种吸器真菌的几种吸器2020/11/333真菌的几种吸器2 0 2 0/1 1/3 3 3 2020/11/3344、菌丝组织形成的特殊结构 由菌组织和寄主组织结合在一2020/11/335(1)菌核(S c l e r o t i u m):是由许多菌丝交织2020/11/336(2)子座(S t r o ma):产生繁殖器官的菌丝组织,2020/11/337(3)根状菌索(R h i z o mo r p h):菌组织常见的菌丝变态常见的菌丝变态2020/11/338常见的菌丝变态2 0 2 0/1 1/3 3 82020/11

13、/3392、真菌的繁殖 真菌在发育过程中,经过营养生长阶段后,即进入 2020/11/340(1)、无性繁殖和无性孢子 无性繁殖是指真菌不经过2020/11/341芽孢子 营养体以芽殖的方式形成的孢子,芽孢子在脱离母2020/11/342厚垣孢子(c h l a my d o s p o r e)由菌丝体或2020/11/343 孢囊孢子 产生在孢子囊内,有细胞壁,没有鞭毛。孢2020/11/344 游动孢子(z o o s p o r e)在孢子囊内形成2020/11/345 分生孢子(c o n i d i u m)真菌中最常见的无性 常见的有性孢子有:常见的有性孢子有:(2 2)真菌的有

14、性繁殖及孢子类型)真菌的有性繁殖及孢子类型2020/11/346有性孢子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常见的有性孢子(3 3)真菌的子实体:)真菌的子实体:任何产生孢子的任何产生孢子的组织或结构统称组织或结构统称为为子实体。子实体。常见常见的有分生孢子盘、的有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子分生孢子器、子囊盘、闭囊壳、囊盘、闭囊壳、担子果等担子果等.2020/11/347(3)真菌的子实体:任何产生孢子的组织或结构统称为子实体。常 真菌从某个孢子开始,真菌从某个孢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称为真菌的称为真菌的生活史

15、生活史。真菌的真菌的营养菌丝体营养菌丝体在适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宜条件下产生无性孢子无性孢子,无,无性孢子性孢子萌发萌发形成芽管并继续形成芽管并继续生长形成新的生长形成新的菌丝体菌丝体,这,这是是无性阶段无性阶段。在生长季节。在生长季节中,这种无性繁殖往往发中,这种无性繁殖往往发生若干代。至生长后期进生若干代。至生长后期进入有性阶段,从入有性阶段,从菌丝体菌丝体上上形成有性孢子,从而完成形成有性孢子,从而完成真菌个体发育的循环过程。真菌个体发育的循环过程。2020/11/348 真菌从某个孢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病原细菌一、病原细菌 1、形态和结构、形态和结构 细菌的形态有球

16、状、杆状和螺旋状。植物病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植物病原细菌大多为杆状,菌体大小为(原细菌大多为杆状,菌体大小为(0508)m(13)m。有有细胞壁细胞壁、黏质层黏质层(比较厚比较厚而固定的黏质层称为荚膜而固定的黏质层称为荚膜,植物病原细菌细胞壁植物病原细菌细胞壁外有厚薄不等的黏质层,外有厚薄不等的黏质层,但很少有荚膜但很少有荚膜)、)、细细胞膜胞膜、细胞质细胞质、细胞细胞核(拟核),核(拟核),大多数的植物大多数的植物病原细菌有鞭毛病原细菌有鞭毛。2繁殖繁殖 多以裂殖的方式进行繁殖。多以裂殖的方式进行繁殖。2020/11/349一、病原细菌2 0 2 0/1 1/3 4 92020/

17、11/3502 0 2 0/1 1/3 5 02020/11/3512 0 2 0/1 1/3 5 13 3细菌病害的特点细菌病害的特点 1)1)在田间,多数细菌病害的症状往往有如下特点:一是在田间,多数细菌病害的症状往往有如下特点:一是受害组织表面常为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状或油渍状水渍状或油渍状;二是在潮湿条件下,二是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有病部有黄褐或乳白色、胶黏、似水珠状的菌脓黄褐或乳白色、胶黏、似水珠状的菌脓;三是腐烂;三是腐烂型病害患部往往有型病害患部往往有恶臭味恶臭味。2)2)细菌一般通过细菌一般通过伤口伤口和和自然孔口自然孔口(如水孔、气孔等)(如水孔、气孔等)侵入寄主植物。侵入寄主

18、植物。3)3)侵入后,通常先将寄主细胞或组织杀死,再从死亡的侵入后,通常先将寄主细胞或组织杀死,再从死亡的细胞或组织中吸取养分,以便进一步扩展。细胞或组织中吸取养分,以便进一步扩展。4)4)在田间,在田间,病原细菌主要通过病原细菌主要通过流水流水(包括雨水、灌溉(包括雨水、灌溉水等)水等)进行传播进行传播。由于暴风雨能大量增加寄主伤口,有利。由于暴风雨能大量增加寄主伤口,有利细菌侵入,而且促进病害的传播,创造有利于病害发展的细菌侵入,而且促进病害的传播,创造有利于病害发展的环境,环境,因而往往成为细菌病害流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因而往往成为细菌病害流行的一个重要条件。2020/11/3523 细菌

19、病害的特点1)在田间,多数细菌病害的症状往往有如下三三、植物病毒植物病毒 1植物病毒的形态植物病毒的形态 高等植物病毒粒体主要为杆状、线高等植物病毒粒体主要为杆状、线条状和球状等。条状和球状等。2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结构 植物的病毒粒体由核酸和蛋白质植物的病毒粒体由核酸和蛋白质 衣壳组成。一般杆状或线条状的衣壳组成。一般杆状或线条状的 植物病毒,中间是螺旋状核酸链植物病毒,中间是螺旋状核酸链 ,外面是由许多蛋白质亚基组成,外面是由许多蛋白质亚基组成 的衣壳。的衣壳。2020/11/353三、植物病毒 1 植物病毒的形态2 0 2 0/1 1/3 5 3 3 3、植物病毒的增殖、植物病毒的增殖 植物

20、病毒作为一种分子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不像植物病毒作为一种分子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不像真菌那样具有复杂的繁殖器官,也不像细菌那样进行真菌那样具有复杂的繁殖器官,也不像细菌那样进行裂殖生长,而是分别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再组装成子代裂殖生长,而是分别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再组装成子代粒体。这种特殊的繁殖方式称为复制。粒体。这种特殊的繁殖方式称为复制。4 4、病毒病症状、病毒病症状 整株发病,常见类型:整株发病,常见类型:花叶花叶、畸形畸形、少数枯萎少数枯萎。2020/11/3543、植物病毒的增殖2 0 2 0/1 1/3 5 4四四、植物病原线虫植物病原线虫 (一)(一)形态与解剖特征形态与解剖特征 线

21、虫体宽为线虫体宽为151535m35m,长,长为为0.20.2lmmlmm,个别种类体,个别种类体长达到长达到3mm3mm。有雌雄同形和。有雌雄同形和雌雄异形。雌雄同形的线雌雄异形。雌雄同形的线虫其成熟雌虫和雄虫均为虫其成熟雌虫和雄虫均为蠕虫形。雌雄异形的线虫蠕虫形。雌雄异形的线虫其成熟雄虫为蠕虫形,而其成熟雄虫为蠕虫形,而雌虫球形、柠檬形或肾形雌虫球形、柠檬形或肾形.2020/11/355四、植物病原线虫(一)形态与解剖特征 2 0 2 0/1 1/3(二)生活(二)生活 植物线虫生活史中具有卵、幼虫和成虫植物线虫生活史中具有卵、幼虫和成虫3 3种虫态。种虫态。卵通常为椭圆形;卵通常为椭圆形

22、;幼虫有幼虫有4 4个龄期,个龄期,l l龄幼虫在卵内发育并完成第一次蜕皮,龄幼虫在卵内发育并完成第一次蜕皮,2 2龄幼虫从卵内孵出,再经过龄幼虫从卵内孵出,再经过3 3次蜕皮发育为成虫。次蜕皮发育为成虫。植物线虫一般为两性交配生殖,也可以孤雌生殖。植物线虫一般为两性交配生殖,也可以孤雌生殖。以水流传播以水流传播(特别是灌溉水特别是灌溉水),),有些通过昆虫传播,人为传有些通过昆虫传播,人为传播播(以带病的、黏附病土的或机械混杂线虫虫瘿的种子、以带病的、黏附病土的或机械混杂线虫虫瘿的种子、苗木或其他繁殖材料的流通苗木或其他繁殖材料的流通).).植物的重要病原线虫植物的重要病原线虫:根结线虫根结

23、线虫、根腐线虫根腐线虫、鳞球茎茎线虫鳞球茎茎线虫、腐烂茎线虫腐烂茎线虫、松材线虫松材线虫 。2020/11/356(二)生活2 0 2 0/1 1/3 5 6五五、寄生性植物寄生性植物 有少数植物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者缺乏有少数植物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者缺乏足够的叶绿素,必须从其他植物上获取营养足够的叶绿素,必须从其他植物上获取营养物质而营寄生生活,称之为物质而营寄生生活,称之为寄生性植物寄生性植物 (一)寄生性植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一)寄生性植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根据寄生性植物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营养物质的方根据寄生性植物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可以将寄生性植物分为式可以将寄生性植物分

24、为全寄生全寄生和和半寄生半寄生两大两大类。类。2020/11/357五、寄生性植物 有少数植物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者缺乏足够的 全寄生植物全寄生植物是指寄生性植物从寄主植物上获取它自身生活需是指寄生性植物从寄主植物上获取它自身生活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质,例如菟丝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质,例如菟丝子等。这些植物叶片退化,叶绿素消失,根系蜕变为吸根,在子等。这些植物叶片退化,叶绿素消失,根系蜕变为吸根,在解剖学上表现为其吸根中的导管和筛管与寄主植物的导管和筛解剖学上表现为其吸根中的导管和筛管与寄主植物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并从中不断吸取各种营养物质;管相连

25、,并从中不断吸取各种营养物质;另一些寄生植物如槲寄生、桑寄生等本身具有叶绿素,能另一些寄生植物如槲寄生、桑寄生等本身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质,但由于根系缺乏而需要够进行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质,但由于根系缺乏而需要从寄主植物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在解剖学上表现为导管从寄主植物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在解剖学上表现为导管与寄主植物的导管相连。由于它们与寄主植物的寄生关系与寄主植物的导管相连。由于它们与寄主植物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故称为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故称为半寄生半寄生 。2020/11/358全寄生植物是指寄生性植物从寄主植物上获取它自身生活需要的所有第三节第三节 植

26、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一、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一、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一)寄生性(一)寄生性 病原物从寄生活的细胞核组织中获得营养病原物从寄生活的细胞核组织中获得营养物质的能力。根据病原物寄生能力的差异,可分为物质的能力。根据病原物寄生能力的差异,可分为3种种类型。类型。1、专性寄生物、专性寄生物 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核组织获得营养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核组织获得营养物质。一般不能再人工培养基上培养。质。一般不能再人工培养基上培养。2、非专性寄生物、非专性寄生物 即能在活组织上寄生,又能在死即能在活组织上寄生,又能在死亡的病组织和人工培养基上生长。根据寄生能力亡的病组织和人工

27、培养基上生长。根据寄生能力的强弱,又分为两种:的强弱,又分为两种:(1)兼性寄生菌)兼性寄生菌 一般以寄生生活为主,但在某一发一般以寄生生活为主,但在某一发育时期或寄主死亡后,可在寄主残体上或土壤中继育时期或寄主死亡后,可在寄主残体上或土壤中继续腐生。续腐生。2020/11/359第三节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一、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2 0 2(2)兼性腐生菌)兼性腐生菌 一般以腐生方式生活,在一定条一般以腐生方式生活,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寄生。但寄生性很弱。件下也能寄生。但寄生性很弱。3、专性腐生物、专性腐生物 以各种物生命的有机质作为营养来源。以各种物生命的有机质作为营养来源。没有寄生能力,一

28、般不会引起病害,但会引起木材腐没有寄生能力,一般不会引起病害,但会引起木材腐朽或部分倒塌。朽或部分倒塌。(二)病原生物的致病性(二)病原生物的致病性 致病性致病性是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是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害的能力。害的能力。致病原因致病原因:获取寄主的营养和水分;分泌各种酶、:获取寄主的营养和水分;分泌各种酶、毒素和生长调节剂等诱发病变。毒素和生长调节剂等诱发病变。2020/11/360(2)兼性腐生菌 一般以腐生方式生活,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寄 寄生能力与致病性的关系:寄生能力与致病性的关系:一般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具有较弱的致病力。专性寄一般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具有较弱的

29、致病力。专性寄生物对寄主细胞或组织的直接破坏性小,所引起的病生物对寄主细胞或组织的直接破坏性小,所引起的病害发展较慢;非专性寄生物对寄主的直接破坏作用很害发展较慢;非专性寄生物对寄主的直接破坏作用很强强,很快的分泌酶和毒素杀死寄主的细胞和指组织,很快的分泌酶和毒素杀死寄主的细胞和指组织,在从死亡的组织和细胞中获得营养。在从死亡的组织和细胞中获得营养。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抗病性是指植物避免、终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抗病性是指植物避免、终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2020/11/361 寄生能力与致病性的关系:2

30、 0 2 0/1 1/3 6 1 1、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1)免疫)免疫 植物不受侵染或侵染后不表现症状。植物不受侵染或侵染后不表现症状。(2)抗病)抗病 病原物侵入寄主,建立寄生关系,但由于病原物侵入寄主,建立寄生关系,但由于寄主的抗逆反应,病原物不能在寄主组织内扩展繁殖,寄主的抗逆反应,病原物不能在寄主组织内扩展繁殖,寄主变现轻微症状。寄主变现轻微症状。(3)耐病)耐病 寄主植物受病原物的侵染,表现较重症状寄主植物受病原物的侵染,表现较重症状但由于寄主自身的补偿能力,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小。但由于寄主自身的补偿能力,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小。(4)感病)感病 寄主植物

31、发病重,对产量品质影响大,寄主植物发病重,对产量品质影响大,能引起局部或全株死亡。能引起局部或全株死亡。2020/11/3621、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2 0 2 0/1 1/3 6 2 2、植物抗病性的分类、植物抗病性的分类(1)垂直抗病性)垂直抗病性 指寄主植物可以高度抵抗病原物的指寄主植物可以高度抵抗病原物的某个或某几个生理小种,这种抗病性的机制对生理小种某个或某几个生理小种,这种抗病性的机制对生理小种是专化的,此类抗性表现为高度抗病或免疫,一旦遇到是专化的,此类抗性表现为高度抗病或免疫,一旦遇到致病力不同的小种,抗病力就会丧失,从而表现为高度致病力不同的小种,抗病力就会丧失,从而表现为

32、高度感病。感病。(2)水平抗病性)水平抗病性 寄主的某个品种能抵抗病原物的多寄主的某个品种能抵抗病原物的多数生理小种,仅在抗性程度上略有差异。这种抗病性数生理小种,仅在抗性程度上略有差异。这种抗病性不存在生理小种对寄主的专化性,不会因小种的变化不存在生理小种对寄主的专化性,不会因小种的变化而失去抗病性。而失去抗病性。2020/11/3632、植物抗病性的分类2 0 2 0/1 1/3 6 3 生理小种生理小种(race):同种病原物的不同群体在形):同种病原物的不同群体在形态上没有什么差别,在生理生化特性、培养性状、态上没有什么差别,在生理生化特性、培养性状、致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

33、不同小种致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不同小种对同种作物不同品种(或不同种、属)之间的致对同种作物不同品种(或不同种、属)之间的致病性不同。病性不同。2020/11/364生理小种(r a c e):同种病原物的不同群体在形态上没有什么差 三、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三、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一)侵染过程(一)侵染过程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原物的侵染过程(infection Progress)是指病原物)是指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过程,又简称为从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过程,又简称为病程病程。侵染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为了分析不同阶段各个因素侵染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

34、为了分析不同阶段各个因素的影响,一般将侵染过程分为的影响,一般将侵染过程分为接触期接触期、侵入期侵入期、潜育潜育和和发病发病4个时期(或阶段)个时期(或阶段)。2020/11/365三、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2 0 2 0/1 1/3 6 5 1接触期接触期 接触期接触期(preinfection periodpreinfection period)指病原物与寄)指病原物与寄主植物接触,主植物接触,到病原物开始萌发为止的阶段。到病原物开始萌发为止的阶段。接触期病原物的活动主要有接触期病原物的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两种方式。被动活动被动活动:是指病原物从休眠场所依靠各种自然动:是指病原物从休眠场

35、所依靠各种自然动力(气流,力(气流,水流及介体)或人为传带,被动地传播到水流及介体)或人为传带,被动地传播到植物感病部位或其周围;植物感病部位或其周围;主动活动主动活动:是指土壤中的某些病原真菌、细菌和线:是指土壤中的某些病原真菌、细菌和线虫受植物根部分泌物的影响,主动向种围或根部移动积虫受植物根部分泌物的影响,主动向种围或根部移动积聚。聚。2020/11/3661 接触期2 0 2 0/1 1/3 6 62侵入期侵入期 侵入期侵入期(infection periodinfection period)指病原物从侵入到)指病原物从侵入到建立寄生关系的阶段。病原物的侵入途径因其种建立寄生关系的阶段

36、。病原物的侵入途径因其种类不同而异,主要有类不同而异,主要有伤口、自然孔口伤口、自然孔口和和直接侵入直接侵入3 3种。种。伤口侵入伤口侵入 全部植物病毒、大部分病原细菌和一些弱寄生性全部植物病毒、大部分病原细菌和一些弱寄生性真菌只能从伤口侵入。包括机械损伤,冻伤、灼真菌只能从伤口侵入。包括机械损伤,冻伤、灼伤、人为创伤等。伤、人为创伤等。2020/11/3672 侵入期侵入期(i n f e c t i o n p e r i o d)指病原物 自然孔口侵入自然孔口侵入 病原细菌能在水中游动,病原细菌能在水中游动,可随水滴或植物表面的水可随水滴或植物表面的水膜进入自然孔口。真菌孢子可萌发产生芽

37、管从气孔膜进入自然孔口。真菌孢子可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侵入,侵入,或芽管形成附着胞和侵染菌丝从气孔侵入。或芽管形成附着胞和侵染菌丝从气孔侵入。包括气孔、水孔、皮孔、蜜腺等。包括气孔、水孔、皮孔、蜜腺等。直接侵入(又称表皮侵入)直接侵入(又称表皮侵入)许多病原真菌、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具有这种许多病原真菌、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具有这种侵染能力。借助机械压力和外渗酶的分解直接穿侵染能力。借助机械压力和外渗酶的分解直接穿透寄主的保护组织,即角质层、蜡质层、表皮细透寄主的保护组织,即角质层、蜡质层、表皮细胞核细胞壁从而侵入寄主植物。胞核细胞壁从而侵入寄主植物。2020/11/368自然孔口侵入2 0 2

38、 0/1 1/3 6 8 环境条件对病原物侵入的影响:环境条件对病原物侵入的影响:以以湿度湿度和和温度温度的影响最大。的影响最大。湿度的高低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湿度的高低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是影响病原物侵入的主要因素。多数的病原物要求高湿是影响病原物侵入的主要因素。多数的病原物要求高湿条件或水膜存在,同时水分过多不利于植物伤口愈合,条件或水膜存在,同时水分过多不利于植物伤口愈合,降低抗病力。湿度是影响病原物能否侵入的限制因素。降低抗病力。湿度是影响病原物能否侵入的限制因素。温度决定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速度。在生长季节或温度决定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速度。在生长季节

39、或冬季温室中,温度均能满足孢子萌发的要求,因冬季温室中,温度均能满足孢子萌发的要求,因此温度不能成为限制侵入的因素。此温度不能成为限制侵入的因素。2020/11/369环境条件对病原物侵入的影响:2 0 2 0/1 1/3 6 9 3潜育期潜育期 潜育期潜育期(incubation periodincubation period)指病原物侵入后和寄主建立寄生指病原物侵入后和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的阶段。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的阶段。潜育期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内进一步繁殖和扩展的时期,也是潜育期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内进一步繁殖和扩展的时期,也是寄主植物和病原物互相做斗争的时期。寄主植物和病原物互相做

40、斗争的时期。很多病原物的扩展范围只限于某些组织和器官,症状表现仅限于很多病原物的扩展范围只限于某些组织和器官,症状表现仅限于这些部位,这种侵染叫做这些部位,这种侵染叫做局部侵染局部侵染,所致病害叫,所致病害叫点发性病害。点发性病害。有些病害入侵后在寄主全株扩展称为有些病害入侵后在寄主全株扩展称为系统侵染,系统侵染,所致病害称为所致病害称为散发性病害。散发性病害。2020/11/3703 潜育期2 0 2 0/1 1/3 7 0 各种病害潜育期的长短不一,短的只有几天,长的可各种病害潜育期的长短不一,短的只有几天,长的可达一年,有些果树和树木的病害,病原物侵入后要经达一年,有些果树和树木的病害,

41、病原物侵入后要经过几年才发病。同一种病害潜育期的长短大致是一定过几年才发病。同一种病害潜育期的长短大致是一定的,但可因病原物致病力的强弱、寄主植物的反应和的,但可因病原物致病力的强弱、寄主植物的反应和状态,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而改变,所以往往有一定状态,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而改变,所以往往有一定的变化幅度。的变化幅度。潜育期的长短与病害流行有密切关系。潜育期短,一潜育期的长短与病害流行有密切关系。潜育期短,一个生长季节中重复侵染的次数就多,病害容易大发生。个生长季节中重复侵染的次数就多,病害容易大发生。2020/11/371各种病害潜育期的长短不一,短的只有几天,长的可达一年,有些果 4发病期发病

42、期 指症状出现后病害进一步发展的时期指症状出现后病害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也是病原物大量繁。也是病原物大量繁殖的时期。殖的时期。此时病原物由营养生长对入生殖生长阶段,此时病原物由营养生长对入生殖生长阶段,产生各种孢子(真菌病害)或其他繁殖体。产生各种孢子(真菌病害)或其他繁殖体。病害发生轻重,也受上述寄主生病害发生轻重,也受上述寄主生长、温度高低等因素的长、温度高低等因素的影响。影响。2020/11/3724 发病期2 0 2 0/1 1/3 7 2(二)侵染循环(二)侵染循环 侵染循环(侵染循环(disease cycledisease cycle)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

43、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程。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发展有两种情况: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发展有两种情况:(1)只有出此侵染没有再次侵染的病害称为单循环病)只有出此侵染没有再次侵染的病害称为单循环病害。害。(2)有再侵染的病害,在侵染次数的多少因病害种类和)有再侵染的病害,在侵染次数的多少因病害种类和环境条件而异。少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环境条件而异。少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2020/11/373(二)侵染循环侵染循环(d i s e a s e c y c l e)是指侵病原物越冬越夏病原物越冬越夏 初侵染初侵染 寄主发病,病原物繁殖寄主发

44、病,病原物繁殖 传播传播包括:包括:1 1、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2 2、病原物的初次侵染,再次侵染;、病原物的初次侵染,再次侵染;3 3、病原物的繁殖与传播。、病原物的繁殖与传播。2020/11/374再侵染传播包括:2 0 2 0/1 1/3 7 41病原物的越冬病原物的越冬、越夏越夏 寄主植物生长季节结束,寄主植物生长季节结束,其上的病原物也就停止其上的病原物也就停止了活动。因此,了活动。因此,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就是指病原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就是指病原物在一定场所度过寄主休眠阶段而保存自己的过程。物在一定场所度过寄主休眠阶段而保存自己的过程。不同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各

45、异。同一病原物也不同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各异。同一病原物也可有不同的越冬场所。也就是病原物初次侵染的来可有不同的越冬场所。也就是病原物初次侵染的来源。病原物的越冬、越夏一般有寄生、休眠、腐生源。病原物的越冬、越夏一般有寄生、休眠、腐生等不同方式,等不同方式,而越冬、越夏的场所主要有:而越冬、越夏的场所主要有:2020/11/3751 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寄主植物生长季节结束,其上的病原物(1)田间病株)田间病株黄瓜霜霉病菌在北方以连续侵染黄瓜霜霉病菌在北方以连续侵染的方式的方式夏季在田间露地植物和夏季在田间露地植物和冬季在保护地植物冬季在保护地植物上传播和危上传播和危害。害。田间病株田间病株

46、包括:包括:寄主植物寄主植物 其他作物其他作物野生寄主野生寄主 转主寄主转主寄主等。等。各种病原物都可以其不同的各种病原物都可以其不同的方式,在田间正在生长的病株方式,在田间正在生长的病株的体内或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体内或体外越冬或越夏。大白菜软腐病可以在大白菜软腐病可以在田间生长的田间生长的芜菁属寄主芜菁属寄主上越夏,冬季在窖藏的上越夏,冬季在窖藏的种菜上越冬种菜上越冬。2020/11/376(1)田间病株黄瓜霜霉病菌在北方以连续侵染的方式夏季在田间露(2)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病原物可以它的休眠体和种子病原物可以它的休眠体和种子混杂混杂在一起,在一起,以休眠孢子

47、以休眠孢子附着附着在种子上,在种子上,病原物可以菌丝的形式病原物可以菌丝的形式侵入侵入而潜伏在种子、苗而潜伏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内部内部。种苗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带菌,常常是下年初次侵种苗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带菌,常常是下年初次侵染最有效的来源。染最有效的来源。2020/11/377(2)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病原物可以它的休眠体和种子混杂(3)土)土 壤壤 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主要场所。病原物以病原物以休眠体休眠体可在土壤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中长期存活。病原物还可以病原物还可以腐生的方式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在土壤中存

48、活。2020/11/378(3)土 壤 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2 土壤寄居菌土壤寄居菌 在土壤中随病株残体上生在土壤中随病株残体上生存的病原物,残体腐败分存的病原物,残体腐败分解后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解后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期存活。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都属于这一类。细菌都属于这一类。土壤习居菌土壤习居菌 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可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可在土壤中独立的长期存在土壤中独立的长期存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机质上繁殖。菌核病、机质上繁殖。菌核病、白绢病、立枯病、枯萎白绢病、立枯病、枯萎病等。病等。深翻、间作、合理轮作改变环境条件

49、是消灭深翻、间作、合理轮作改变环境条件是消灭urangzhong病原物的重病原物的重要措施。要措施。2020/11/379 土壤寄居菌 (4)病株残体)病株残体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或者以腐生的方式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或者以腐生的方式生活一定的时期。生活一定的时期。专性寄生的病毒,有的也能在病残体中专性寄生的病毒,有的也能在病残体中存活一定时期。存活一定时期。2020/11/380(4)病株残体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株残体中 病原物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时期较长,病原物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时期较长,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植物主要原因

50、就是受到植物组织的保护,对环境因子的抵抗能力较强,尤其是受到土壤中腐生菌组织的保护,对环境因子的抵抗能力较强,尤其是受到土壤中腐生菌的拮抗作用较小。的拮抗作用较小。残体中病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一般决定于残体分解的残体中病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一般决定于残体分解的快慢。快慢。无论是休眠孢子的萌发或病株残体上孢子的产生,都无论是休眠孢子的萌发或病株残体上孢子的产生,都与环境条件有关,尤其是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最大。与环境条件有关,尤其是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最大。2020/11/381病原物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时期较长,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植物组织的保(5)肥)肥 料料病原物可以随着病株的残体混入肥料内,病菌的休眠体

相关知识

园林病虫害防治完整版电子课件.ppt
花卉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课件PPT
园林病虫害防治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佘德松 李艳杰 3园林病虫发生规律
花卉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PPT课件
小园艺师PPT教案课件下载
《植物病害诊断技术》PPT课件ppt课件.ppt
园林花卉的应用PPT课件
园林常用绿化花卉ppt课件课件下载.ppt
《花卉学》教学课件.doc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防治

网址: 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教学课件.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696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什么是植物病害
下一篇: 植物病害概述.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