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山镇芦山村:生态茶叶的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花山镇芦山村:生态茶叶的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芦山村和镇沅千家寨山水相连,一片片的生态茶园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背爹箐小组和花山万亩野茶坝隔河相望,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温优势成就了背爹箐小组茶叶品质,喝过芦山茶的人都会为其频频回头。而背爹箐小组的茶叶则是芦山茶叶中的极品,经久耐泡,汤色透亮,口感温润而回甘,喝茶有一种临仙境之妙感。背爹箐小组共有21户农户,春茶年收入50万余元。)

杨春四月,2000米海拔的芦山村背爹箐小组,微风吹绿了茶叶满山坡。村民周慧在忙碌的采摘自己家的古树茶:“我们这里一年收入大项就是春茶,我家春茶均价都是一斤500左右,春茶以后就价格回跌,也就80元一斤左右的均价,年收入就5万多一点”。

近年来,芦山村借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古茶树资源引来了企业入驻。通过政府政策扶持和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发展,芦山村茶产业从追求单一产量,到从品质出发结合地理优势提质增效,打造了一批具有高原特色产的生态精品茶叶。群众只需在家里安心的“服侍”好家里的茶树,从管理、采摘、加工,打造了一批高原特色生态优质的茶产品,晒青毛茶、红茶、茶砖、茶饼吸引了一批批外商老板定价收购。出现了芦山姑娘不想远嫁,伙子不务远工的社会现象。

茶产业成为芦山村支柱产业,为打破群众“小富即安”的思想。脱贫攻坚以来,花山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渠道,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从山区产业特色出发不断强化政策支撑体系,引导农户与企业合作。通过“龙头企业+基地+三农综合服务部+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促使芦山茶产业形成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格局。  

目前,景东大千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着本村128户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引领着200余户农户开展种植、加工技术培训。通过构建了高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推动了茶产业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解决了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对接,使小规模生产者能够较好地满足加工商进而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同时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实现了“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芦山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也吸引周围村寨纷纷走生态茶发展路子。

据悉,今年芦山春茶鲜叶均价在每公斤30元左右,春茶产值预计在2020年基础上增加40万余元,收入将达260万余元。(兰萍)

相关知识

江川区光山村铺就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一片茶叶→一个茶业,科技赋能助丰顺茶产业实现二次腾飞!
博雅视野 | 茶文化焕发活力与生机,助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抗“疫”者说③】鼠年春节,桃花山村的一道特殊考题
漳平永福西山村:芬芳产业开出“致富花”
茶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耦合路径
聚焦花卉产业蝶变 带动村民多元致富——以花卉产业擦亮生态底色,推动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茶产业】做好“茶文章” 广东打造生态茶业大省
增强花卉消费动力,促进花卉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关于推进花卉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
乡村史记|江苏丹阳管山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

网址: 花山镇芦山村:生态茶叶的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845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开江县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特色
下一篇: 贵州日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贵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