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秋天盛开的花卉中,最负声名、最惹人喜爱的草本花卉恐怕莫过于秋海棠了吧。秋海棠在植物学中隶属于秋海棠科秋海棠属(Begonia),全世界约有1500到2000种之多,是被子植物的十大属之一,可谓是一个名门望族。但在我国常为人们所熟悉的种类不多,主要是秋海棠(中华秋海棠)、四季秋海棠、球根秋海棠(或丽格秋海棠)、竹节秋海棠、蟆叶秋海棠等少数种类以及它们的杂交品种。今天要介绍的就是秋海棠属的“属长”大人——秋海棠(B. grandis)啦!
先安利一下本园观赏点:矿坑花园一处比较隐秘的地方,看你找不找得到喽!
古人眼中的秋海棠:冷艳、相思、苦恋
秋
海棠是一种以雅致著称的花卉。在我国古代又称其为相思草、八月春,被予以“相思怀春”之意,后又多与“苦恋”的爱情故事扯上关系,故又被冠以“断肠花,断肠草”,寓意“肝肠寸断”。
清朝词人高士奇在咏秋海棠的词《南柯子》中写道:“嫩碧丛新叶,嫣红缀小枝。笼烟邑露更多姿。闲倚疏阑、偏称晚凉时。冷艳妆初卸,微酡态故低。非关春睡也相宜。别有风情、无地著相思。”词人把秋海棠比做“冷艳”的秋美人。
民间也流传着很多关于秋海棠的动人故事。《采兰杂志》上载:“昔有妇人,怀人不见,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即今秋海棠也。”(译:古时有一妇人,因怀念心上人,常面墙而泣。后来洒泪之处竟然长出了一棵草,花妩媚动人,花色又极像那妇人的脸。)
相传南宋大诗人陆游与其表妹唐琬甚为交好,然而陆母因对方家境贫寒,不想让陆游与知书识墨的才女唐琬恋爱,陆母遂托人在远地为他谋取仕途,想借此断绝两人的关系。临别时唐琬赠送一盆秋海棠给陆游留念。一别十年,陆游回归故里后,唐琬早已改嫁他人。就在陆游重游故地沈园时,两人在桥头意外相遇,彼此痛苦万分,陆游过了桥便在墙壁上题了一首千古经典《钗头凤》以寄哀伤,唐琬也和词一首,不久便郁郁死去,后人便把秋海棠作为苦恋的象征。
秋海棠的繁殖策略
秋
海棠(B. grandis)有时也称作中华秋海棠,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野生秋海棠。外表看上去是一种非常柔弱的草本,脆嫩而多汁的茎叶简直不堪一击,然而在我国分布却十分广泛,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多有分布,也是该属成员中最为耐寒的一种。要做到这点,没有两把刷子可是不行,那么它究竟深藏着什么本事呢?
上图示:秋海棠植株
原来在秋海棠地下,能长出球形的块茎(简称球茎),可以储藏营养并兼有繁殖的作用。凭借这个地下营养器官,可以在环境不适宜生长时进入休眠,而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季或躲过干旱少雨的旱季。
上图示:秋海棠的叶(叶背常为红色)
另外,秋海棠还具有本属植物普遍具有的一个本领,那就是“分身大法”!在环境适宜的时候,秋海棠的叶子脱离母体后并不会立马枯死,而是可以在叶柄与叶片的连接处,以及小叶脉的交汇处长出丛生芽,每一个丛生芽都可以长成一个与原来母株一模一样的个体,这就是无性克隆(无性繁殖)啦!
当然,秋海棠的有性繁殖能力那也是惊人的!一个果荚就能结出上千粒细如尘埃的种子,更别说一个植株就能开出上百朵花结上百个果荚。。。
雌雄花同株不同时
秋
海棠的花为单性花,雌雄同株,均为粉红色,均由四枚花瓣十字状排列。雄花仅具有雄蕊,不能结实。多枚金黄色雄蕊基部合为一体,甚是可爱。而雌花则具有下位的子房和扭曲的柱头,子房外常具有3个棱,具薄翅,一枚较大,另两枚较小,而柱头常分裂为3枚。雌花和雄花常排列在一起(或者有时不在一起),形成稀疏的聚伞花序,但同一花序内的雌、雄花不会同时开放,以避免自交授粉。(长期自交或近交会导致后代衰退,这么平白浅显的事情大家都明白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上图示:雌花的柱头
上图示:雌花的子房
上图示:雄花及雄蕊(可以清楚地看到雄花先开,雌花尚未打开)
号内搜”→“华东乡土植物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每周一花|嫣然于萧瑟之秋的秋海棠
扦插繁殖秋海棠
【常见乡土植物(二)】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乡土植物在地域性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应用与配置模式
东莞植物园乡土观赏植物收集利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花之声 | 秋海棠
花花“视”界|开在秋天的“海棠花”——秋海棠纷纷绽放
秋海棠(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
秋海棠为何成植物中的“大家族”?六类秋海棠习性有何不同?
网址: 乡土植物|嫣然于萧瑟中的秋海棠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0672.html
上一篇: 四个形态各异的秋海棠,花友们有在 |
下一篇: 《秋海棠属植物纵览》正式出版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