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蔷薇常见病虫害防治技巧

蔷薇常见病虫害防治技巧

        蔷薇常见的病虫害有介壳虫、蚜虫以及白粉病、锈病、黑斑病等,除应注意用药液喷杀防治病虫外,每年冬季还需要对蔷薇花的老枝、病枝及密生枝条进行修剪,保持透光及通风良好,可减少病虫害。

         一、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一)黑斑病

        症状: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发病初期叶表面出现红褐色至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定形的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边缘呈放射状、病斑直径约3-15毫米。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泡子盘。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早期落叶,致个别枝条枯死。

  防治:⑴及时铲除落叶和病株并烧毁。⑵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整形修剪,通风透光。⑶可喷洒多菌灵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药物进行防治,5-7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

  (二)白粉病

        症状:主要侵害嫩叶,两面出现白色粉状物,早期病状不明显,白粉层出现3—5天后,叶片呈水渍状,渐失绿变黄,严重时则造成叶片脱落。

  防治:⑴冬季修剪时,注意剪去病枝、病芽。⑵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可减少发病。⑶可喷洒己唑醇1000倍液或三唑酮1000倍液等药物进行防治,5-7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

  (三)锈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枝条,叶片正面出现小黄点,背面出现小黄斑,外围有褪色环。随病情发展,病部产生粉红色粉末,即病菌的锈孢子器,以后叶背又产生多角形的较大病斑,约3—5mm,并着生黄粉状夏孢子堆。秋末,病斑上产生棕黑色粉状冬孢子堆。嫩梢、叶柄、果实受害后病斑隆起。病情严重,会引起叶片大面积脱落,以致使花卉失去观赏价值,甚至死亡。

  防治:⑴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结合修剪及时清除病体烧毁。⑵可喷洒多菌灵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药物进行防治,5-7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

  (四)蚜虫

        症状:蔷薇常见虫害,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发病时叶片上密密麻麻的白色虫子,导致植株叶片皱缩,长势不良。

  防治:⑴结合修剪,将残花、病枝枯叶,彻底清理干净。⑵使用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药物进行防治,5-7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

  (五)介壳虫

        症状:蔷薇常见虫害,固着在植株枝干上吸取汁液,使枝叶枯萎,严重时整个枝干被虫所覆盖,像一层白絮,可导致枯死。

  防治:使用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药物进行防治,5-7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

  二、养护建议

         在使用药剂防治病虫害的同时,更应注意其养护管理工作,以增强树势,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一)蔷薇喜润而怕湿忌涝,从早春萌芽开始至开花期间可根据天气情况酌情浇水3-4次,保持土壤湿润。如果此时受旱会使开花数量大大减少,夏季干旱时需再浇水2-3次。雨季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涝,因蔷薇怕水涝,水涝容易烂根。秋季再酌情浇2-3次水,全年浇水都要注意勿使植株根部积水。

         (二)蔷薇喜肥,按“薄肥勤施”原则,不断供给各种养料。植株蔓生愈长,开花愈多,需要的养分亦多,每年冬季需培土施肥1次,保持嫩枝及花芽繁茂,景色艳丽。

         (三)蔷薇系阳性花卉,喜温暖,我市可在室外安全越冬。蔷薇夏季要适当遮荫,避开阳光曝晒;要松土透气,保持通风流畅;要叶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

         (四)每年冬季还需要对蔷薇花的老枝、病枝及密生枝条进行修剪,保持透光及通风良好。

更新于 2020-04-14

相关知识

蔷薇常见病虫害(蔷薇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蔷薇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花卉种植必备:常见病虫害防治技巧.docx
蔷薇常见病症防治
蔷薇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蝴蝶兰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巧大全
蔷薇开花时间及常见品种介绍(蔷薇开花周期、品种特点和栽培技巧)
常见花卉病虫害防治
月季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如何养殖山茶花?山茶花常见病虫害防治技巧

网址: 蔷薇常见病虫害防治技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160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精彩]蔬菜病虫害防治技巧
下一篇: [新版]春季油菜病虫害防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