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为探究杭州市校园常见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及光合响应差异,以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为研究区,选择阔叶树和竹类在内的7种杭州市常见校园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数据采集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在一年中秋季(2015年9~11月)和冬季(2015年12月~2016年2月)雨后5、10和15 d进行植物叶片滞尘能力的测定,并研究蒙尘过程对植物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影响,比较不同类型植物对粉尘污染的抗性优劣,探究在不同季节中是否存在普遍性。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测定,所选的7种杭州市校园常见绿化植物均有一定的滞尘能力,并发现植物叶片在蒙尘过程中,滞尘量均出现随时间推移而增加的现象,且叶片的滞尘能力在相同污染源条件下,综合秋、冬两季滞尘总量,表现为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29)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29)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H.deLeh.)(29)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Carr.)A.Rivet C.Riv.)(29)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29)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Gawl.)(29)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Lindl.)Schott);(2)随着蒙尘过程滞尘量的增加,所选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随之降低,并发现珊瑚树和毛竹在蒙尘过程中,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相同污染源条件下,相比其他植物损失较小,即抗粉尘污染能力较强,而苦槠、香樟、木荷的损失率相对较大,即抗粉尘污染能力较弱。(3)综合植物叶片滞尘能力及其光合特征参数,珊瑚树和毛竹具有一定滞尘能力的同时,在蒙尘过程中光合能力相对较好,可初步判断具有一定的抗粉尘污染性。因此,可作为校园滞尘绿化植物的优先选择;相反,苦槠、香樟、木荷不宜在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区域种植或作为滞尘植物进行栽植。(4)由此可见,本研究进一步证实植物的滞尘量与其光合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选择校园绿化植物及配置时,不但需要考虑植物叶片的滞尘能力,更要参考其抗粉尘能力因素,综合选择评价绿化植物。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相关知识
郑州市7种园林植物滞尘能力与叶片生理及光合响应
绿化植物叶面特征对滞尘效应的影响
城市园林绿地滞尘进展及发展
桂花滞尘效应及其生理生态响应研究进展.docx
半封闭大棚实验下广州市植被滞尘光谱特征分析2.0-莱森光学
半封闭大棚实验下广州市植被滞尘光谱特征分析1.0
18种常见灌木绿化树种光合特性及固碳释氧能力分析
中小学校园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5种园林植物生态效益研究
牛皮杜鹃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基因表达差异
网址: 杭州市校园几种常见绿化植物滞尘能力及光合响应差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1770.html
上一篇: 赣南脐橙高品质栽培技术 |
下一篇: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功能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