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是一种有机茶园高效绿色防控病虫害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茶叶种植过程中化学农药与化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茶叶农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制约我国茶叶发展。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与化肥不仅叶子常被虫吃掉,茶叶产量也受到严重影响。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随着农药的大量施用,以及单一品种的大规模推广种植和化学肥料施用水平的大幅提高,有害生物不但未能得到稳定控制,反而常常处于危险的爆发状态。
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绿色防控病虫害种植方法,茶叶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可以达到有机标准,同时也提高了茶叶的品质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环保的有机茶园高效绿色防控病虫害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有机茶园高效绿色防控病虫害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茶园的规划;
s2、整地:对地块进行全面复垦,挖至80cm深度;
s3、茶苗品种的选择;
s4、茶苗栽植;
s5、花卉树木的套种:
s5.1采用灌木类加球类的套种形式,每5行茶树套种1行花卉树木,套种花卉树木与茶行的间距为3m,灌木类株行距2.5m*9.5m,球类株行2.5m*9.5m;
s5.2套种品种选择:套种花卉树木要选择本身病虫害较少的品种;
s6、间作套种绿肥。
进一步的,所述s1步骤包括,
s1.1路、沟、渠规划:主路宽9m、支路宽4m、步道宽2m;主渠沟宽0.65m,深0.45m;支沟宽0.4m,深0.3m;隔离沟与主沟同等标准;
s1.2茶园林网的规划:
s1.2.1防护林的建设,茶园四周设置防护林作为隔离带,防护林上风口方向采用常绿乔木广玉兰等套种常绿灌木桂花,形成15m以上的立体式防护林;其它方向采用落叶乔木无患子、黄山栾树、朴树,套种常绿灌木桂花,形成10m宽的立体式防护林,乔木株行距套种3m*3m,灌木株行距套种2.5m*2.5m。
s1.2.2行道树的栽植,采用乔灌相间的方式栽植,乔木树种可选香橼、青钱柳、朴树、巨紫荆、黄山栾树、大叶女贞,中间栽灌木紫薇、鸡爪槭、桂花、樱花;
s1.2.3茶园中不适合种植茶叶的地块用来种植林木与绿肥。
进一步的,所述s4步骤采用双行双株的种植模式,以快速成园,大行距1.6m,小行距0.33m,株距0.3m,每穴2株,栽植深度10-15cm,栽后浇足水分,培土踏实。
进一步的,步骤s5.2中套种品种包括金桂、丹桂、樱花、红枫、茶花、腊梅、石榴、枸骨树、垂丝海棠、日本金叶女贞、红花继木球、茶梅球、无刺枸骨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机茶园高效绿色防控病虫害的种植方法的有益效果是:丰富了茶园的生物群落,促进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建立了合理的茶叶生长体系和生态环境,提高了茶园生产系统内自然生物防治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抑制了茶园病虫害的爆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有机茶园高效绿色防控病虫害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茶园的规划:针对海拔较低的丘陵坡岗地的特点。
s1.1路、沟、渠规划:主路宽9m、支路宽4m、步道宽2m;主渠沟宽0.65m,深0.45m;支沟宽0.4m,深0.3m;隔离沟与主沟同等标准。
s1.2茶园林网的规划:
s1.2.1防护林的建设。茶园四周设置防护林作为隔离带。防护林上风口方向采用常绿乔木广玉兰等套种常绿灌木桂花,形成15m以上的立体式防护林;其它方向采用落叶乔木无患子、黄山栾树、朴树等,套种常绿灌木桂花,形成10m宽的立体式防护林。乔木株行距套种3m*3m,灌木株行距套种2.5m*2.5m。
s1.2.2行道树的栽植。采用乔灌相间的方式栽植。乔木树种可选香橼、青钱柳、朴树、巨紫荆、黄山栾树、大叶女贞等。中间可栽灌木紫薇、鸡爪槭、桂花、樱花等。
s1.2.3茶园中不适合种植茶叶的地块也可用来种植林木与绿肥。
s2、整地
新建茶园或老茶园换种改植都需对地块进行全面复垦,采用挖掘机挖至80cm深度。
s3、茶苗品种的选择
应引进适应地方环境条件与抗劣性强的品种。如农业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十二五期间主推的茶树品种之一“中茶108”等。
s4、茶苗栽植
采用“双行双株”的种植模式,以快速成园。大行距1.6m,小行距0.33m,株距0.3m,每穴2株。栽植深度10-15cm,栽后浇足水分,培土踏实。
s5、花卉树木的套种:
s5.1采用灌木类加球类的套种形式,每5行茶树套种1行花卉树木,套种花卉树木与茶行的间距为3m。灌木类株行距2.5m*9.5m,球类株行2.5m*9.5m。这种乔灌结合的种植方法,不仅达到了树种间结合互利共生的目的,也避免了与茶树争肥争水。
s5.2套种品种选择;
套种花卉树木要选择本身病虫害较少的品种。如:金桂、丹桂、樱花、红枫、茶花、腊梅、石榴、枸骨树、垂丝海棠、日本金叶女贞、红花继木球、茶梅球、无刺枸骨球等。以上品种的选择,不仅避免了与茶树病虫害有共性或是有中间寄株的树种,同时还兼顾了经济效益与景观效果。
s6、间作套种绿肥
幼龄茶园耕作空间较大,可以套种绿肥,在绿肥开花前,翻耕到土壤中。
本发明采用有机茶园高效绿色防控种植方法与合理的生物多样性配置方法,形成了茶中有林,林中有茶,茶林相间,茶行有树,树中有花的生态茶园良好格局,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茶园周围与茶园间优选种植一些与茶树相得益彰的树木、花卉、绿肥等,再通过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间作、套作、多个品种混合种植,营造了茶园的生物多样性,招引鸟类、青蛙、蛇类、等脊椎动物入驻茶园栖息繁衍,修复和完善茶园中茶树-害虫-天敌食物链,对茶树害虫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2、不同作物合理搭配形成的条带群落,互为病害蔓延的物理障碍,阻隔了茶园病虫害的传播。
3、茶林套种,有效降低风速,昼夜温差也小,延长了无霜期。适度遮阴,有利于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形成漫射光较多的生态环境,能提高茶树光合效率,一般可增产10%以上,同时,还提高茶叶的质量,遮阴茶树中的氨基酸总量,有的可以提高34.8%以上。
4、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美化了茶园环境,也改善了茶树的生长环境,增加了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与风蚀,改善小气候,更好地利用光、热、水、气、肥等自然资源,提高了茶叶品质与茶园的综合效益。
因此,这种有机茶园高效绿色防控病虫害的种植方法,模拟有利于茶叶生长的自然的生态环境,打破了单一的作物结构,丰富了茶园的生物群落,促进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建立了合理的茶叶生长体系和生态环境。提高了茶园生产系统内自然生物防治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抑制了茶园病虫害的爆发。这是一种对作物环境友好,有利于作物生态良好发展的新型种植方法。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知识
有机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解决方案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服务团队
绿色防控知多少?面对茶园病虫害,应该这样做!
一种金银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与流程
有机茶园绿色防控措施
茶园变花海——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开发与应用
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不用化学农药)
商南生态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成效明显
网址: 一种有机茶园高效绿色防控病虫害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1792.html
上一篇: 盐碱地上西府海棠、北美海棠生长特 |
下一篇: 土壤修复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精选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