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绿化建设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居住的环境,同时还缓解了污染问题,进一步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当前林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苗木病虫害问题尤为显著,并且病虫害发生种类也十分繁多,严重影响了苗木的正常生长,阻碍了林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要认真分析苗木病虫害发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从而降低病虫害对苗木的影响。本文就苗木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以及防治进行探讨。
关键词:苗木;病虫害;发生;防治
引言:
病虫害是林业苗木栽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严重危害了苗木的健康成长,降低了苗木的成活率,并且影响了林业建设的质量,严重时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病虫害也变得更加的复杂和多样化,对此,有关部门需要对苗木病虫害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结合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进而降低病虫害对苗木的危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苗木感染病虫害的原因
1、前期树种选择不合理
在林业建设过程中,树种的合理选择尤为重要,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地理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性,这就需要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合理的选择树种。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不少地区林业部门过于追求建林的指标,并没有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没有详细的了解本地区的环境情况,而且存在跟风和过于追求美观问题,从而引进的树种无法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不仅导致苗木成活率较低,而且很容易引发病虫害,对整体林业造成严重的影响。
2、苗木栽种管理不到位
苗木的栽种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苗木的成活率和抗病虫害能力,但当前明显存在苗木全过程管理不到位的情况。首先,在引进苗木时,并没有进行必要的消毒检查,进而导致部分苗木自身携带病虫卵,从而在生长过程中引发病虫害。其次,抚育管理工作存在不足,引发病虫害。主要体现为:其一,对栽植区域土地进行整理时,并没有合理的清除杂物,这就使得杂物中含有病虫,进而埋下了隐患。其二,土壤肥力不足,无法供给苗木成长所需的营养,使得苗木抗病虫害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其三,栽植密度较大,使得通风、光照等都存在不足,进而导致细菌滋生,从而引发病虫害。
3、管理方式过于陈旧
在当前林业管理工作中,明显存在管理模式粗放、陈旧的问题,导致病虫害频发病大范围传染。管理人员由于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开展工作时仍借助以往的经验进行,并没有结合苗木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消毒、修剪,使得苗木存留或传染病虫害。同时,在病虫害高发期没有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并且在农药的使用上也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导致病虫害极易发生并大范围传染,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常见病虫害的发病情况
1、根腐病
根腐病常是由于苗木伤口处被感染所致。苗木发生根腐病原因有很多种,如环境潮湿或根部掩埋过深等,多发生于新生根部。根腐病发病初期为浅褐色,随着病情的严重颜色也不断的加深,局部树皮组织会呈现坏死的情况。此病发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但严重时会导致树木出现落叶和死亡,尤其苗木患上此病后会出现皮层组织变软、腐烂和枯萎的情况。对此,首先需要在栽植时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并且发病后要及时的用药。
2、蚜虫
春季是蚜虫多发期,4、5月份是蚜虫最严重的时期。通常情况下,蚜虫将卵产在苗木的新芽或梢部,发病后会导致苗木出现枯黄的症状,虽然不会导致苗木死亡,但会对苗木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对蚜虫进行防治时多是在冬季进行,将带有虫卵的枝条进行修剪,并喷洒相应的吡虫啉类药物。
3、叶斑病
叶斑病就是发病部位多位于树木的叶片,主要是受病菌感染所致,病菌可在树木上过冬,并且在高温环境和多雨气候下更容易发病。发病初期叶片会出现褐色斑点,然后不断的增加并变为外圈红褐色内圈灰白色的圆斑,最终导致叶子死亡,进而影响了树木的生长。进行叶斑病防治时,需要及时的对带病枝条进行修剪,并且喷洒相应的杀菌药剂。
4、蚧壳虫
蚧壳虫多发于春季,会在树木的根本过冬,当树木通风、采光条件较差时更易发作。发生蚧壳虫后会严重影响树木的长势,并且具有较快的繁殖和蔓延速度,会造成树木大范围的死亡。对蚧壳虫进行防治时,需要注意做好通风、透光灯工作,并且及时的对树木进行修剪,发病后需要利用人工或药物进行合理的治理。
5、天牛
天牛也是较为常见的一中病虫害,其幼虫时期对苗木有着较大的危害。发病后会导致苗木生长缓慢,并且缩短苗木的寿命,甚至导致苗木死亡。对天牛进行防治时可利用人工捕捉、注射药物以及借助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等。
三、苗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预先调查
在进行苗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对苗木栽植前,需要对栽植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查,不仅要调查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还需要对周边可能存在的病虫害进行研究,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发生频率,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避免苗木受到感染而造成损失。
2、树苗选择
合理的进行苗木的选择能有效的保障苗木的成活率,并且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首先,根据种植地区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苗木种类,并且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品质优良的苗木。其次,栽种前对苗木进行严格的检查,及时的将带病、破损以及抗病能力弱的苗木剔除掉。最后,栽植后还需要进行相关药剂的喷洒,做好预防措施。此外,在苗木运输、装卸和存放过程中要加强管理,避免苗木受到病虫害侵蚀。
3、严格监测
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对苗木进行病虫害监测,时刻关注苗木生长环境的变化,做好相应的预防准备工作。当发现苗木感染病虫害后,需要及时的对苗木进行隔离和治疗,降低病虫害蔓延趋势,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对患病苗木要做好跟踪记录,查明引发病虫害的原因,并在最佳时期对病虫害进行治理。
4、建立档案
建立病虫害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了解本区域病虫害的种类、繁殖情况以及发病频率等等,从而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并且能够作为今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经验和参考依据,更好的进行预防,为新药物研发和天敌的引入创造有利条件,进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5、改善管理技术
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还可以增加栽种区域的苗木种类,从而实现苗木抗病虫能力的提升。要加强对苗木习性等方面的了解,分析相互搭配产生的影响,从而实现相互抵抗病虫害。栽种时合理控制苗木的间距,从而保证苗木密度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透光。
结语:
总之,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对病虫害发生原因、类型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制定完善的防治措施,并将其落到实处,从而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保证苗木的健康成长,推进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强. 苗木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N]. 中国花卉报,2020-05-21(007).
[2]黄清华.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其优化对策[J].种子科技,2020,38(06):84-85.
[3]胡利华.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J].江西农业,2019(24):62.
[4]张国奇.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3):90-91.
[5]黄春玲.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其应用方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0(01):114-115.
[6]缪彦荣.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与探究[J].南方农机,2019,50(23):94.
相关知识
石榴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常见苗木病虫害防治
苗木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秋季园林绿化苗木草坪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鸡蛋花上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花椒病虫害怎么防治 常见病虫害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常见苗木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例6篇
月季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论文范文)
黄精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常见苗木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文
网址: 苗木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1827.html
上一篇: 莲藕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 |
下一篇: 水稻病虫害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