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种养的花卉植物总是养不好?施肥了也没什么效果?大都是因为“死土”原因造成的。
导语
园林绿化植物是生长在土壤中,它们靠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植物的根系还要有足够的氧气等才能不断生长;
而土壤中的微生物也不能缺乏氧,没有微生物的土壤,有机质与无机质就难以分解,这样的土壤就是“死土”,植物就无法生存下去。
所以园林绿化植物的土壤管理学问大,如何不让土壤变“死土”? 对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绝不可掉以轻心。
土壤干湿的管理
植物在土地上生长,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而养分又必须有水分才能传递到枝叶及各部位;故土壤水分是植物生存的第一要素。
如果土壤水分不足,植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反之,若土壤中的水分过多,土壤中的空气就会被排挤出来,从而使根系缺氧,造成窒息,严重者会使植物受涝而死亡;
若积水过多,土壤瘫软,还会使植物失去平衡而倒伏。土壤水分随季节变化常有差异,夏季高温期植物蒸腾和地面蒸发量都大,因而失水就多;
冬季气温低,植物蒸腾和地面蒸发轻。失水相对少;降水量大的雨季,因雨水进入土壤而含水量多易涝;旱季不降雨或降雨少而只蒸发,故土壤中水分减少易出现干旱。
我国华北地区冬、春季节气温低,多干旱的西北风,尤其是春季风力很大而又是旱季,降水量很少,有的年份几乎春季毫无雨水,而升温速度很快,5月初立夏时节的高温达到30℃以上;
而真正的降雨很少,正式雨季大都在 6月中旬才能开始。这一时期对很多幼树、珍贵花卉和新栽植的植物,都有严重的影响,常因高温、干旱而萎蔫甚至死亡。
云南、海南、两广南部的石质山地,冬、春也是旱季,极少降雨而又处于温度较高时期,同样的新植树木和幼嫩花卉等,也容易遭受干旱之害而引致萎蔫甚至枯死。
这一时段就应注意土壤水分的增补,予以适当灌溉,防止干旱影响植物成活和良好生长。长江流域中游地区的四川、两湖地区、陕南及豫南、赣、浙等省都有经常出现的“伏旱”
即入伏高温期出现干旱无雨,短则半月,长则30~40天或更久,滴雨不下,而高温多在 36℃上下,蒸发量极大,最易造成旱灾。
新植树木和多数草本花卉,往往因为土壤水分不足而枯萎甚至枯死;这时必须进行灌溉补充土壤水分,同时对土壤进行覆盖以减少土壤直接蒸发。
灌水后的地表稍干就应立即锄地,划破地表毛细管以减缓地面蒸发。
土壤水分过多则常出现在暴雨之后。我国多数地区均有雨季、旱季之分,雨季常出现集中降雨,降雨量达100mm 以上;
这样大的雨量,除地表径流外,大量雨水渗入土壤,短时间难以排走,特别是在低平地段,除接承本地段雨水外,还有较高地段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渗进来,故极易形成积水涝灾。
很多植物,如银杏、松类、玉兰、桃、杏、牡丹、芍药、铁线莲、玫瑰、月季、茉莉、泡桐、花椒、刺槐、火炬树、菊花、杜鹃等陆生植物,有的积水8小时就会因根系缺氧而死亡,有的12小时也会死去。
多数浅根性和肉质根植物最忌土壤积水,即使不致死去,也会形成大量落叶发生。不但影响当时的景观效果,更因落叶后要重新萌发长叶,造成生理紊乱,白耗养分,还会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有的得3~4年才能恢复。
更有某些植物由于落叶重新萌发而消耗了养分,而影响积累越冬物质不够,降低了越冬能力,若不采取措施保护,也会导致越冬死亡。
解决土壤积水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管理任务,除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认真对待外,管理中更应特别注意,一遇暴雨就应及时检查,发现积水后立即采取措施排水。
此外,在新栽植树木时,注意浇水很必要,但切不可无限浇灌,应注意掌握适度。特别是春季植树,新芽未萌发,又有一些根系损伤尚未完全愈合,过多的土壤水分将土壤中的氧气排挤走了,还会促使伤口溃烂引发树木死亡。
结语:
正是这样的“死土”,让你的植物总是长不好,甚至慢慢地死掉了!
相关知识
养花最容易出现的“5大误区”,难怪你总养不好植物,原因在这里
花总是养不好,十有八九都跟浇水有关
养花新手的盆栽植物容易养死的6个原因
养花常见的5个“点”,是养好的关键,养不好是因为你在“瞎养”
家里养的花总是养不好处理方法
养花总是养不好?3个关于浇水时机的小细节,你知道多少
长寿花养不活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养花的9大误区,怪不得花总是养不好~
在室内养花,关键要掌握3个“点”,高手掌握不好,也会把花养死
栀子花老是养不活,其实是四个原因造成的,你做对没有!
网址: 你种养的花卉植物总是养不好?大都是因为“死土”原因造成的。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4686.html
上一篇: 科普安徽|什么是土壤污染?引起土 |
下一篇: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 |